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網絡小貸背后:增資、資產證券化與消金牌照成必爭之地

2025-07-29 12:12

6月底,平安繫上市公司陸控旗下金聯雲通小貸註冊資本從50億元躍升至100億元。這是其被陸控收購后一年內的首次大規模增資,也是2022年以來的第三次顯著增資。

這一現象並非個例。2025年以來,網絡小貸「增資」明顯提速。除了金聯雲通小貸,四川佳物小貸、廣州耀盛網絡小貸等均完成3億元增資;與此同時,網絡小貸還通過資產證券化(ABS/ABN)獲得數百億融資,構建起多元化資金循環體系。

零壹智庫根據企業預警通數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25年7月,國內註冊資本超過50億元的網絡小貸公司共有12家,具體包括:

中融小貸(字節跳動)、財付通網絡小貸(騰訊)、金聯雲通小貸(平安)、京東盛際小貸、美團三快小貸、度小滿小貸(百度)、星雨小貸(蘇寧)、西岸小貸(滴滴)、中新(黑龍江)小貸、奇富網絡小貸(360)、重慶隆攜小貸及攜程小貸。

這些公司基本都有大廠背景,也是是近年來行業「增資」的主力軍。

 01 

監管邏輯與業務剛需

網絡小貸增資潮背后,是監管邏輯與業務剛需的雙重驅動。

回顧監管歷程,對資本充足性的重視始終是主線。

2020年11月,原銀保監會與央行發佈《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該《辦法》雖最終未正式實施,但提出跨省級經營網絡小貸公司註冊資本需達50億元的要求,已清晰傳遞出監管層強化資本實力的信號。

后續監管思路雖有調整,但核心關切未變。2025年1月,《小額貸款公司監督管理暫行辦法》正式施行,將監管重心轉向地域限制和業務規範,不再直接設定統一的資本門檻。

然而,新規明確要求網絡小貸公司聯合放貸的出資比例不得低於30%。這意味着平臺業務規模越大,所需資本就越多,實質上通過業務規則間接強化了對資本充足性的引導要求。

陸控曾在2024年三季度投資者電話會中披露,金聯雲通小貸於當年8月開始提供新的貸款,截至9月底新增貸款超過10億元。其同時表示,網絡小貸牌照可助力其進一步降低融資成本,是產品組合多樣化,並提高資本管理效率。

低成本的資金已成為支撐平臺業務穩健運行的關鍵要素,通過多種方式「增資」,也是眾多網絡小貸公司的戰略選擇。

 02 

三大支點:流量、場景與科技

大廠背景的網絡小貸公司之所以投入數十億乃至上百億資金,目的在於充分挖掘母公司的生態紅利。具體表現在三大方面:

一是流量資源整合。例如,字節跳動依託抖音8億日活用户,為「放心借」、「抖音月付」等產品提供天然獲客場景,同時通過為奇富科技、樂信等機構提供投流服務(年投流費用近40億元),積累用户行為數據反哺風控。

騰訊則通過微信支付的14億用户場景構建信用閉環。財付通小貸的核心產品「分付」嵌入微信錢包入口,用户可通過消費場景直接使用額度。

二是電商場景滲透。例如,得物集團旗下佳物小貸通過「得物分期」「得有錢」等產品,將金融服務嵌入平臺 5 億用户的交易全鏈路,其中「得物分期」僅限平臺內使用,直接拉動用户消費頻次。京東盛際小貸則依託京東電商場景,為 「白條」「金條」 提供場景入口。

三是技術生態賦能。例如,財付通小貸構建了基於騰訊生態的多維數據融合平臺。通過整合社交、支付、地理位置等超過8000個用户行為特徵維度,結合央行徵信、第三方信用評分等傳統數據,形成了獨特的"生態化風控模型"。

重慶美團三快小貸依託美團生態的消費大數據(如外賣訂單、酒店預訂記錄),AI構建動態信用評分模型。當用户申請貸款時,系統自動交叉驗證信息真實性,例如通過定位數據比對工作地址申報是否一致。

 03 

多元路徑:ABS/ABN 

除直接增資外,網絡小貸還通過資產證券化(ABS/ABN)構建多元化資金循環體系。

2024 年《小額貸款公司監督管理暫行辦法》明確允許網絡小貸發行ABS/ABN,且融資額度上限可達淨資產的4倍(遠超傳統非標融資1倍的限制),為頭部機構打開了更廣闊的資本運作空間。

大廠系玩家憑藉母公司信用優勢,成為 ABS/ABN 融資的主力。

2025年6月28日,字節跳動旗下中融小貸一次性斬獲180億儲架ABS額度,其「中信證券-泓遠1號」「泓晟1號」兩項目在深交所獲批,底層資產主要為抖音電商場景的消費分期貸款。

6月24日,美團三快小貸「招證-美滿生意2025年1期1-20號資產支持專項計劃(中小微企業融資)」獲得上交所受理,擬發行規模為90億元。

而此前1月,規模為50億元的「招證-美好生活2025年1期1-20號資產支持專項計劃」獲得上交所通過,底層資產為來自美團個人用戶的「生活費借款」債權。

6月12日,國聯-度小滿金融4號1-15期資產支持專項計劃獲得通過。這筆ABS為重慶度小滿小額貸款有限公司發行,國聯證券資產管理公司為承銷商管理人,總規模為90億元。

此外,多家頭部小貸ABN獲批發行。2024年,財付通網絡小貸、美團三快小貸、攜程小貸分別累計發行了220億元、70億元、9億元ABN。

 04 

戰略升級:爭奪消金牌照

隨着網絡小貸監管收緊,消費金融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大型科技公司紛紛將消金牌照視為突破業務規模與合規瓶頸的關鍵。

陸金所早年通過平安消金牌照承接P2P存量業務實現轉型,京東以32.5億元控股捷信消金獲取牌照,均是該趨勢下的典型案例。其中,京東的佈局尤為凸顯戰略升級意圖: 

京東旗下網絡小貸主體為重慶京東盛際小額貸款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京東小貸」),成立於2016年1月,註冊資本80億元,是京東100%控股的子公司,主要承載京東白條、金條等核心信貸產品的放貸業務。 

儘管京東小貸2024年淨利潤同比暴增1526%(達5228萬元),且銷售毛利率高達85.86%,但其財務健康亮起紅燈——經營活動現金流淨額鉅虧188.92億元。這種「利潤與現金流嚴重倒掛」現象,正是其激進採用「高槓杆+資產證券化(ABS)」模式(2024年發行超180億)的直接后果。

該模式通過ABS打包出售貸款資產,雖能迅速回籠資金並提前將利息收入計入利潤表,製造短期盈利繁榮,但實質上透支了未來貸款存續期的現金流,導致賬面利潤與實際現金流入產生巨大鴻溝,潛藏風險。

2025年5月19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天津監管局正式批准捷信消費金融有限公司更名為「天津京東消費金融有限公司」(簡稱「京東消金」),標誌着京東集團通過股權重組獲得全國性消費金融牌照。

消費金融牌照「含金量」顯著。相較於小貸牌照,其業務邊界大幅拓展,除核心的個人消費貸款外,還可開展信貸資產轉讓、發行金融債券、代理保險等業務;服務對象覆蓋更廣,包括個人、個體工商户、企業乃至金融機構;資金運作更具優勢,來源渠道多元(如同業拆借),且槓桿率上限高達10倍,遠超小貸公司4倍的約束。

獲得牌照僅是京東消費金融佈局的起點,其后續路徑已清晰可見。核心舉措之一是業務遷移,即京東白條、金條等王牌信貸產品將逐步從京東小貸平移至京東消金。這一遷移不僅能能突破小貸牌照的槓桿率限制,還可藉助消金牌照的融資優勢降低資金成本。

平移完成后,京東消金有望在承接原有核心業務基礎上,進一步探索教育、旅遊、家居等場景化消費金融產品,豐富產品線。同時,京東集團龐大的電商生態流量將與消費金融業務深度融合,形成「場景 + 金融」的協同效應。

從行業視角看,京東拿下消金牌照既是應對監管趨嚴的策略選擇——消金牌照更契合當前金融監管導向,也是科技平臺金融業務合規升級的縮影。未來,網絡小貸與消費金融牌照並行運營,或成頭部平臺平衡業務靈活性與合規性的主流模式。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