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美股超級周來襲:美聯儲拔劍,科技巨頭誰會倒下?

2025-07-29 17:09

(來源:藏金洞)

洞主江湖説我説的可能都是錯的,但值得你去探索和反思。

親愛的藏金洞友們:

一場決定未來半年全球資本走向的「完美風暴」正在醖釀。

全球金融市場正屏息以待本周(7月28日至8月1日)一系列足以撼動市場的重磅事件。

本周的核心將是美聯儲的利率決議會議,市場普遍預期其將維持利率不變,但關注點在於鮑威爾主席會后聲明中對未來降息路徑、通脹前景以及對最新貿易協議的看法。

與此同時,美國科技行業的「四巨頭」——蘋果、谷歌、亞馬遜和微軟將密集發佈最新財報,其業績表現和對未來的指引將直接影響納斯達克乃至全球科技股的走勢。

此外,備受關注的美國非農就業報告也將在本周五公佈。眾多關鍵事件交織,使得本周成為名副其實的「超級周」,其結果將為下半年的市場走向和全球經濟的温度提供決定性的指引。

投資者情緒普遍謹慎,市場波動性預計將顯著放大。

狼來了

我有一個在華爾街做對衝基金的朋友。

上周五,我們通了個電話。

平日里,他總是一副運籌帷幄、指點江山的樣子,但這次,我從他聲音里聽出了一絲久違的顫抖。

他説:「洞主,狼真的要來了。」

「所有人都在盯着同一件事,這本身就是最大的風險。」

他口中的「這件事」,就是本周上演的「超級周」——美聯儲、科技巨頭、非農數據,三顆足以引爆全球市場的核彈,將在72小時內密集引爆。

這感覺,像極了金庸筆下華山之巔的決戰前夜。

空氣中瀰漫着肅殺之氣,每一個交易員的神經都繃得像一根即將斷裂的琴絃。

因為他們知道,這一戰過后,有人將一戰封神,更多的人,將屍骨無存。

風暴之眼

決戰的第一個主角,是美聯儲。

如今的鮑威爾,就像一個走在鋼絲上的雜技演員,底下是萬丈深淵。

一邊,是像惡鬼一樣糾纏不休的通脹,核心PCE數據居高不下,這逼着他必須板起臉,繼續揮舞緊縮的大棒。

另一邊,是已經顯露疲態的經濟。製造業PMI指數已經掉到了49.5,跌破了50的榮枯線,陷入萎縮。

這又警告他,再敢用力過猛,經濟衰退的「滯脹」魔咒可能就會降臨。

甚至,連特朗普都跑去美聯儲施壓,要求降息。

雖然鮑威爾有美聯儲的獨立性當擋箭牌,但這種政治壓力,無疑讓他的決策更加如履薄冰。

所以,這次會議,7月份降不降息已經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鮑威爾會后那張嘴,他説的每一個字,都將被市場用顯微鏡來回解剖。

市場現在最關心的是什麼?

是9月份!

根據CME的「美聯儲觀察」工具,市場押注9月降息的概率,已經達到了60%。

這是一個極度危險的信號。

這意味着,市場已經提前把「降息」這顆糖給吃了。

一旦鮑威爾的講話稍稍偏「鷹」,哪怕只是強調一下「通脹還很頑固」,都將給這60%的狂熱預期,澆上一盆刺骨的冰水。

屆時,對股市,尤其是那些被高估值泡沫吹起來的科技股,衝擊將是毀滅性的。

美債收益率會飆升,美元會走強,黃金會承壓,新興市場甚至可能上演「股匯雙殺」的慘劇。

審判之日

風暴的第二個主角,是曾經不可一世的科技巨頭們。

這一周,蘋果、亞馬遜、微軟、Meta將排隊接受市場的審判。

從歷史數據看,美股財報季向來報喜不報憂,過去有77.1%的公司盈利都超預期。

但這恰恰是最大的陷阱。

因為預期已經被拉滿了。

過去,它們靠着一個叫「AI」的故事,把股價炒上了天。

谷歌甚至把資本開支上調到了850億美元,大家也願意買單,覺得這是為未來投資。

但現在,故事講完了,該交作業了。

市場的邏輯變了,從「只要你投錢搞AI就是好樣的」,變成了「你燒了這麼多錢,回報率在哪?」。

高昂的資本開支,正在壓縮它們短期的利潤率。

更要命的是,需求端可能跟不上了。

雖然美歐達成了貿易協議,暫時移開了一座大山,但這反而讓大家的目光,更加聚焦於企業自身的需求和指引。

一旦財報顯示需求疲軟,或者對未來的增長指引過於保守,那所謂的「AI泡沫」,可能一戳就破。

看明白了嗎?

這里的核心矛盾已經浮現:靠企業買單的AI基建(比如微軟)和靠消費者掏錢的硬件(比如蘋果),正在走向兩個世界。

一個鷹派的美聯儲,對后者的打擊將遠遠大於前者。

所以,華爾街的「聰明錢」已經在佈局了:做多微軟、谷歌,同時買入蘋果的看跌期權。

這就是在不確定性中尋找確定性。

最后一根稻草

如果説美聯儲的決議是「狼來了」的嘶吼,科技股的財報是狼的試探。

那麼周五的非農就業報告(NFP),就是那隻把所有人都撲倒的狼。

這份報告,將最終裁決美聯儲的立場是真是假。

在它公佈之前,ADP就業數據和JOLTS職位空缺數據,都只是開胃小菜。

市場現在普遍預期,就業市場會繼續降温。

這里面,有三種可能:

  1. 數據火爆(新增就業強勁):

     最壞的情況。直接坐實了美聯儲的鷹派立場,股市債市雙殺,美元暴漲。

  2. 「金發姑娘」(數據温和):

     最理想的情況。經濟在降温,但沒崩盤,支持「軟着陸」。

  3. 數據冰冷(就業增長放緩):

     最複雜的情況。市場會先因為衰退擔憂而下跌,但隨即又會因為預期美聯儲將瘋狂降息而反彈,上演「壞消息就是好消息」的戲碼。

但洞主提醒你,別隻盯着那個新增就業的標題數字。

比新增就業人數更重要的,是平均時薪(AHE)。

這個數字,直接關係到美國人民的工資,關係到通脹的核心,是鮑威爾心里最深的那根刺。

只要工資數據超預期上漲,哪怕就業人數不好看,也足以讓市場嚇破膽。

各位洞友,聽完這些,你是否感到一絲寒意?

這三天,就像一場濃縮的權力的遊戲。

美聯儲、華爾街、科技巨頭,三方勢力在牌桌上互相試探,彼此恐嚇。

而我們絕大多數普通人,連上牌桌的資格都沒有,只能在牌桌下,祈禱掉下來的是麪包屑,而不是被砸碎的酒瓶。

那麼普通人該怎麼辦?

洞主不講虛的,直接給你幾條來自對衝基金內部備忘錄的「錦囊妙計」。

第一,學會對衝,給自己上保險。

黃金: 在3300-3350美元區間,分批買入黃金ETF。這是對衝利率風險和地緣政治風險最古老、也最有效的工具。

期權: 買入標普500的看跌期權。現在市場的認沽認購比已經上升到1.16,説明「聰明錢」都在買保險了。花一點小錢(期權費),賭一個大跌的可能性,這筆賬不虧。

第二,投機,但要像狼一樣有耐心。

科技股: 不要追高!等財報出來,如果股價因為市場情緒回調,而基本面沒問題(比如微軟、谷歌),那纔是逢低佈局的機會。但記住,一定要設好止損。

債券: 做空長端美債。在利率上行風險高的環境下,長期債券就是活靶子。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管住倉位。

備忘錄里的原話是:「輕倉操作,靜待數據明朗」。

建議把你的投機倉位,嚴格控制在總資產的20%以內。

記住,風暴的目的,從來不是爲了掀翻幾艘小船。

而是爲了讓海洋,重新恢復秩序。

真正的勇敢,不是在風暴中揚帆,而是在風暴來臨前,加固你的錨。

標籤:#美股 #超級周 #美聯儲 #科技股 #投資策略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