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29 17:13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今日(7月29日),A股午后拉昇走高,滬指重返3600點上方,創業板指漲近2%站上2400點續創年內新高;港股走勢疲弱,但尾盤跌幅有所收窄。
具體來看,滬指早盤窄幅震盪,午后拉昇收復3600點,深證成指、創業板指均大幅走高。截至收盤,滬指漲0.33%報3609.71點,深證成指漲0.64%報11289.41點,創業板指漲1.86%報2406.59點,科創50指數漲1.45%,滬深北三市合計成交18296億元,較此前一日增加約630億元。
市場走勢現明顯分化,保險、銀行板塊下挫;半導體板塊拉昇,東芯股份20%漲停,復旦微電漲近10%;鋼鐵板塊再度活躍,西寧特鋼、八一鋼鐵漲停;創新葯概念再度爆發,三元基因漲超20%,睿智醫藥、辰欣藥業等漲停,藥明康德漲近8%;PCB概念延續強勢,方邦股份連續兩日漲停;CPO概念崛起,天孚通信漲近14%,中際旭創股價突破200元續創歷史新高。值得注意的是,10倍大牛股上緯新材盤中突破90元大關,再創新高。此外,受傳聞提振恆生電子強勢漲停,但隨后公司迴應,暫無法確認公司是否與螞蟻數科達成合作。
港股方面,中國育兒網絡暴漲100%,藥明康德漲超11%,泰格醫藥漲近10%,石藥集團漲超8%。
創新葯全線爆發
創新葯概念今日再度爆發,截至收盤,三元基因漲超20%,睿智醫藥20%漲停,藥石科技漲近19%,藥明康德漲近8%,恆瑞醫藥漲近3%。
值得注意的是,藥明康德28日晚間披露的半年度報告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利潤總額同比增長96.20%,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同比增長101.92%。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持續經營業務在手訂單566.9億元,同比增長37.2%。公司持續經營收入204.1億元,其中來自美國客户收入40.3億元,同比增長38.4%;來自歐洲客户收入23.3億元,同比增長9.2%。
藥明康德預計2025年持續經營業務收入重回雙位數增長,增速從10%—15%上調至13%—17%。公司預計全年整體收入從415億元—430億元上調至425億元—435億元。公司將聚焦CRDMO核心業務,持續提高生產經營效率。
另外,恆瑞醫藥28日披露,公司與GSK(葛蘭素史克)達成協議,將HRS-9821項目的全球獨家權利和至多11個項目的全球獨家許可的獨家選擇權有償許可給GSK。GSK將向恆瑞支付5億美元的首付款,如果所有項目均獲得行使選擇權且所有里程碑均已實現,恆瑞將有資格獲得未來基於成功開發、註冊和銷售里程碑付款的潛在總金額約120億美元。
興業證券指出,當前我國創新葯行業處於3.0時代,從「跟跑者」到「引領者」,2025年成為中國創新葯海外爆品爆發的元年,大量峰值超過30億—50億美元的品種浮出水面,對外授權交易不斷刷新紀錄。預計今年產業趨勢帶來的投資機會大於2020—2021年。同時,展望后續行業催化劑不斷,一方面2025世界肺癌大會(WCLC)將於9月6日至9日召開,2025歐洲腫瘤內科學會(ESMO)將於10月17日至21日召開。今年的AACR和ASCO兩項會議見證眾多國產優質創新葯品種數據超預期,后續的產業大會數據值得期待。另一方面,今年的對外授權交易持續出現進展,其中不乏重磅交易落地,目前可以預期仍有較多優質國產創新葯品種潛在有出海機會,潛在授權交易值得期待。
半導體板塊拉昇
半導體板塊盤中強勢拉昇,截至收盤,東芯股份20%漲停,復旦微電漲近10%,廣立微、東微半導、源傑科技等漲超7%,寒武紀漲近5%股價重返700元上方。
消息面上,近日,美國政府發佈《AI行動計劃》,多項措施並舉以加速美國AI產業的發展,同時從全球AI勢力版圖的角度,提出了加強AI算力出口管制執法力度、加大半導體制造出口管制力度等措施。
中信證券認為,美國此次《AI行動計劃》內容限制進一步明確在AI算力芯片和半導體制造上,扶持美國本土企業,掌握更強的國際話語權,試圖限制中國的AI和半導體的發展,或會倒逼國內自主可控進程加速推進。建議核心關注晶圓代工、國產設備及零部件、算力芯片設計、先進封裝四大方向:1.晶圓廠具備半導體先進國產替代的核心戰略資產地位。2.國內半導體設備和零部件環節應用到先進製程、晶圓代工等環節的企業,未來有望迎來訂單的突破。3.AI推理增量需求下,國產算力的差異化性價比成為突圍之路,國產算力份額有望加速提升。4.先進封裝在AI芯片領域發揮作用增強,在2.5D、3D、HBM相關方向有持續技術迭代空間。
10倍牛股再創新高
上緯新材今日再度飆升,盤中大漲近18%突破90元/股大關,續創歷史新高。截至收盤,該股漲約6%,全日成交21.8億元。以盤中最高價計算,該股自7月以來已累計大漲超10倍。
上緯新材28日晚間提示,目前,公司基本面未發生重大變化,但近期公司股票交易價格已嚴重脱離公司目前的基本面情況,投資者參與交易可能面臨較大的市場風險。公司主營業務和生產經營未發生重大變化。目前公司主營業務為環保高性能耐腐蝕材料、風電葉片用材料、新型複合材料以及循環經濟材料的研發、生產及銷售,未發生重大變化。
收購方未來12個月內不存在資產重組計劃。截至目前,收購方、智元恆岳和致遠新創合夥不存在未來12個月內對上緯新材及其子公司的資產和業務進行出售、合併、與他人合資或合作的計劃,不存在關於上緯新材擬購買或置換資產的重組計劃。
公司控制權變更事項仍存在重大不確定性風險。公司前期披露的控制權變更交易尚需取得上海證券交易所的合規性確認意見並在中登公司上海分公司辦理股份過户登記手續,以及相關法律法規要求可能涉及的其他批准,相關審批程序能否通過及通過時間尚存在一定不確定性。本次股份協議轉讓能否最終完成尚存在不確定性。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着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