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29 15:29
2025年以來,醫藥板塊的業績先后報喜,作為行業龍頭的藥明康德(603259.SH)也交出了一張亮眼的答卷。
業績大增,股價再次逼近100元
2025年7月28日晚間,藥明康德發佈了2025年中期業績,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07.99億元,同比增長20.64%;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85.61億元,同比增長101.92%。
值得一提的是,藥明康德第二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11.4億元,同比增長20.4%,首次在第二季度實現百億元營業收入規模。同時85.61億元的中期利潤,也創下了近年來新高。
對於業績大幅增長的原因,藥明康德在半年報中提到,主要系公司持續聚焦及加強CRDMO業務模式,營業收入持續增長,同時持續優化生產工藝和經營效率,以及臨牀后期和商業化大項目增長帶來的產能效率不斷提升,提高了整體的盈利能力;同時,公司出售持有的聯營企業WuXi XDC Cayman Inc.部分股票的收益,進一步提升了公司的利潤。
具體來點,2025年上半年,藥明康德化學業務、測試業務、生物學業務、其他業務板塊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63.01億元、26.89億元、12.52億元、1.63億元。化學業務板塊營業收入同比增長33.51%,為營業收入增幅最大的板塊。
截至6月末,藥明康德持續經營業務在手訂單566.9億元,同比增長37.2%。其中,TIDES業務在手訂單同比增長48.8%。
在取得客觀的成績下,截至2025年上半年,藥明康德經營現金流為70.7億,同比增長49.1%。
同日晚間,藥明康德還發布了中期利潤分配方案。公司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3.50元,共計派發現金紅利約10.03億元。
在多重利好之下,藥明康德股價繼續上揚,截至到2025年7月29日收盤,藥明康德收盤報價98.69元,當日漲幅7.72%,2025年以來股價漲幅達到83.75%。
出售GGT業務,危機后的重生
據瞭解,從2023年開始,受集採政策加壓與資本退潮影響,國內創新葯企業紛紛「砍管線、控支出」,行業融資數量和金額雙雙下滑。申萬宏源數據顯示,2024年醫藥領域投融資同比下降近40%。
與此同時,《生物安全法案》在海外施壓,地緣政治緊張、數據合規要求趨嚴,CXO企業的海外業務也面臨輿論與政策雙重審視。
美國《生物安全法案》雖未進入2025年國防授權法案,但其核心矛頭直指「人類基因組數據安全」。 CGT業務因涉及人類細胞操作,成為極易被政治化的標靶。
2024年,藥明康德康德面對多重困境,股價也是一跌再跌,一度跌至35元。
面對困境,藥明康德在2024年底宣佈將其海外細胞與基因治療(CGT )業務以現金對價出售給美國基金Altaris。
被剝離的藥明生基在美英業務雖僅佔集團年營收的2.4% ,卻曾是全球化野心的象徵。
不過這塊曾被寄予厚望的業務已成為財務負擔,2024年上半年,毛利率低至-29.71%。當時藥明生基64個項目中僅2個進入商業化階段,其余80%仍停留在臨牀前期或I期。
此次剝離后,藥明康德通過戰略主動轉型帶來了收益,2025年一季度業績就有所恢復,2025年上半年更是交出了一張亮眼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