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廣發基金:小盤風格領漲,如何看待當前位置風險?

2025-07-29 14:52

近期許多投資者有種「指數漲,賬户卻不一定漲」的體感。廣發基金近日文章指出,今年A股玩的就是「分化」。

廣發基金引用的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7月16日,萬得微盤股漲幅42%,中證2000漲幅18%,遠超同期中證500(5%)、滬深300(2%)等大市值指數。量化產品業績更是亮眼: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百億量化私募平均收益13.5%,其中中證2000指增策略中位數近30%。

拉長時間看,2010年起,萬得全A、微盤股年化收益率分別為4.1%、30.4%,年化波動率22.3%、31.2%,小盤風險收益比顯然更好。

對「小微盤」的強勁漲勢,廣發基金分析有三方面原因。

宏觀環境基本面弱復甦構成有利土壤

覆盤微盤股明顯跑輸的2017年和2020年,共性是經濟火熱。微盤股表現與PMI存在負相關性,也即經濟弱復甦或下行時,小盤勝率更高。

經濟增長方向迷茫期,往往炒創新、炒題材。今年扶持「新質生產力」(AI應用、低空經濟等),中小市值企業成為產業創新載體,成分股里總有能業績爆發的黑馬。同時監管「松綁」助攻,2025年5月重組新規發佈(簡易審覈程序、鼓勵私募參與併購重組),題材+政策雙輪驅動下,資金熱衷於小盤風格。

流動性「活水」是小微盤的燃料

小盤股流通盤小、易被資金撬動,與流動性外溢效應高度適配,充足的流動性環境通常對微盤股表現形成支撐。回顧2010-2024年小盤5次趨勢性行情,市場成交量和小盤行情對應關係較好,意味着我們可以基於市場成交量前瞻小盤走勢。

此外,剩余流動性(M2-社融余額同比)也是風向標。當前剩余流動性充裕,居民超儲搬家流向股市、債市。

去年「924」以來交易熱度直線上升,截至2025年7月16日,滬深兩市日均成交額1.37萬億,同比63%,去年同期8400億元,前年9400億元,交易環境繼續利於量化策略。

量化資金形成自我強化

量化不等於小微盤,量化是對應主動投資的投資範式,藉助算法和模型而非依賴主觀判斷,但其淨值走勢和微盤股走勢高度一致,量化多頭確有押注小微盤可能性。

量化資金屬性與小市值特徵「天然契合」。標的選擇上,電腦容易追蹤高頻的量價因子,而非主觀多頭注重的營收、利潤、現金流等低頻基本面因子,同時主觀多頭擅長非公開線下調研、行業上下游深度研究,對於計算機而言也是無法完成的任務,選股標準就此產生分野。對應到市值,小市值票量價波動明顯、基本面大部分較差、難以容納大量資金的特點自然勸退主觀多頭。由於波動率高、錯誤定價多,反而為動量、趨勢等價量類因子提供超額土壤。

如何看待當前位置小微盤風險?

近期提示小微盤迴調風險的聲音越來越多,包括小盤成交額佔比高位、PB估值高位、期指深度貼水等指標都亮起預警燈。

然而,風格擁擠並不意味着中期行情的結束。部分投資者擔憂去年春節前小微盤流動性危機重演,但廣發基金認為,市場環境大不相同,重演可能性較低,理由如下:

首先,當前擁擠度相對最熱時已經降温。中證2000成交額佔比5月底達到極端高位后迅速走低,微盤股PB雖比萬得全A貴,但還在「合理區間」。同時,量化機構也在慢慢收緊小盤風格暴露,比如1000指增對小市值偏好回落。

其次,槓桿產品規模相比2024年初大幅下降。當時危機誘因是大量掛鉤中證1000的「自動贖回型期權產品」雪球敲入。當前監管提高購買門檻至1000萬,存量雪球規模小得多,且距離敲入點更遠。當時DMA(加高槓杆的中性產品)槓桿達到4倍,現已被大量出清且平均槓桿降至1倍,殺傷力驟減。

再次,小微盤彈性較強,即使回調也有望逐漸修復。去年春節前兩周,微盤股下跌35%,但節后連續7個交易日快速「回血」超33%。

總結來看,廣發基金認為,市場流動性仍然充裕、政策暖風頻吹、衍生品風險大減,且量化開始減少小微盤倉位,發生大級別系統性風險的概率相對極低。單純參考擁擠度進行交易,反而可能判斷錯誤。當然,也不能忽視風險,尤其隨着小盤股持續上漲,切忌重倉追漲,也可以通過定投的方式進行參與。

風險提示:本材料中的信息或表述意見僅供參考,不構成承諾、要約、要約邀請,也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