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中報季即將來臨!業績接連預喜,創新葯概念仍值得期待?

2025-07-30 16:40

今年以來,超過30只生物醫藥B類股實現翻倍上漲,包括德琪醫藥-B(06996.HK)、和鉑醫藥-B(02142.HK)、科濟藥業-B(02171.HK)、華領醫藥-B(02552.HK)等。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科濟藥業、和鉑醫藥、華領醫藥已經在近日披露了2025年上半年業績預告,均傳出了好消息。

其中,7月28日盤后,華領醫藥公告稱,預期今年上半年錄得溢利11.84億元(如非特別指出,以下元均指人民幣),去年同期則虧損1.42億元;預期上半年的毛利為1.18億元,而毛利率也由去年同期的46.5%提升至今年的54.2%。

上半年溢利大增主要有如下原因:公司於2025年1月1日終止與拜耳所訂立獨家推廣服務協議后,未攤銷合約負債12.435億元已撥回損益,並確認爲集團的收益;由於成功移交華堂寧在中國的商業化任務及生產效率改善令毛利率增加。

 

7月28日盤前,和鉑醫藥則公告稱,預期上半年溢利介於6800萬美元(約5.32億港元)至7400萬美元(約5.79億港元)之間。

和鉑醫藥表示,上半年溢利預期增長主要由於:與全球領先製藥企業的持續戰略合作,例如與阿斯利康達成的全球戰略合作。目前公司已收取配發及發行認購股份與部分首付款,里程碑付款及選擇權付款的所得款項總額約1.75億美元。新取得的創新產品許可及合作對上半年的收入有重大貢獻,且這些來自業務發展活動的收入已轉化為公司的常態化收入。

7月25日,科濟藥業的公告則顯示,今年上半年的淨虧損不超過約8000萬元,去年同期則虧損3.51億元;經調整淨虧損(指不包括以股份為基礎的薪酬)不超過約7500萬元,去年同期為虧損3.42億元。

科濟藥業表示,有關虧損減少主要由於以下各項的綜合影響:CT053在中國內地的商業化收益增加;外匯波動的影響;及CT053及CT041的研發開支大幅減少。

總的來看,科濟藥業屬於虧損收窄,而華領醫藥與和鉑醫藥則發佈了盈喜,在上半年實現溢利。

實際上,近兩年以來,生物醫藥B類股的業績出現了明顯改善,這也是生物醫藥B類股的股價在今年實現暴力上漲的一大原因所在。

而在經歷大幅上漲后,值此中報季即將來臨之際,以生物醫藥B類股為代表的創新葯概念仍受到眾多機構追捧。

興業證券研究人員在日前的研報中指出,即將臨近中報季及創新葯產業大會,繼續看好創新葯+創新葯產業鏈。

光大證券研究人員認為,醫保政策的精準調控正在重塑醫藥行業生態:集採「反內卷」,清除低質產能,引導藥品採購質優價宜;醫保資源持續支持高水平、真創新的藥械企業。建議重點關注兩類標的:一是過往被集採降價過度壓制的優秀仿製藥械龍頭企業;二是研發管線豐富、具備商業化實力的真創新葯械企業。

海通國際研究人員表示,創新葯高景氣,持續看好價值有望迎來重估的Pharma;持續看好創新管線逐步兑現、業績進入放量期的Biopharma/Biotech;看好受益創新,景氣度修復的CXO及製藥上游;看好有望受益於政策支持、集採優化的高值耗材,如惠泰醫療、南微醫學。

不過,創新葯概念股畢竟積累了巨大漲幅,也要警惕股價短期回調的風險,尤其是一些業績表現不及預期的創新葯企。

 作者|燕十四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