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千億育兒補貼即將落地 嬰配粉賽道回暖?|行業動態

2025-07-29 13:23

財聯社7月29日訊(記者 張晨靜)《育兒補貼制度實施方案》(簡稱「補貼方案」)昨日發佈,千億育兒補貼即將落地,「每孩每年3600元補貼」、「新生兒自帶奶粉錢」等話題成為焦點。財聯社記者從業內獲悉,生育補貼政策對刺激社會生育起到推動作用,利好母嬰和乳業等行業。

資本市場方面,嬰童奶粉概念股今日開盤飄紅,貝因美(002570.SZ)、中國飛鶴(06168.HK)、騎士乳業(832786.BJ)、 西部牧業(300106.SZ)、熊貓乳品(300898.SZ)、 三元股份(600429.SH)等多股高開。

補貼方案顯示,從2025年1月1日起,對符合法律法規生育的3周歲以下嬰幼兒發放補貼,至其年滿3周歲。2022年1月1日到2024年12月31日出生的嬰幼兒,則按照應補貼月數折算來發放相應補貼。

育兒補貼將按年發放,現階段國家基礎標準為每孩每年3600元。據國家衞健委估計,這一項全國性的措施,預計每年惠及2000多萬個嬰幼兒家庭。

貝因美相關人士向財聯社記者表示,「嬰兒配方奶銷量主要是看出生率,育兒補貼這類促進生育的政策會對行業產生積極影響。」

伊利股份(600887.SH)向財聯社記者表示,嬰幼兒奶粉與人口增長是有相關性的,國家最新出台的育兒補貼政策,中長期來看,對於年輕人結婚以及新生人口出生應該有一定提升作用。目前公司也在做一些消費者品牌教育和互動引導,從孕期到孩子,孕期管理、母乳餵養知識普及、母嬰專家諮詢服務等都有涉及,希望做到更全生命周期服務。

新生人口出生率與奶粉行業聯繫緊密,2021年全國新出生人口為1062萬人,2022年跌破1000萬,為956萬,2023年為902萬。奶粉行業增速隨之放緩,2024年,新生兒數量實現正增長,回升至954萬,但嬰幼兒奶粉行業增速承壓。

與此同時,2023年2月奶粉新國標落地,為清理庫存,奶粉企業採取各種降價促銷手段,行業競爭日趨激烈。為刺激奶粉消費,乳製品企業在政策落地前已投入大量營銷費用。

今年4月,中國飛鶴在全國範圍內啟動12億元的生育補貼計劃,符合條件的孕期家庭可獲得不少於1500元的生育補貼。隨后,伊利股份加碼推出16億元生育補貼計劃,將標準提升至每户1600元,君樂寶、貝因美、聖元、蒙牛乳業(02319.HK)等乳企均跟進推出類似的生育補貼計劃。

中國農墾乳業聯盟專家組組長宋亮向財聯社記者表示,國家推出生育補貼對刺激社會生育起到推動作用,有助於提升社會生育信心,利好母嬰用品和乳業等行業。但也要注意,人口問題不只是一個簡單的經濟問題,期待更多系統性的解決方案。

華泰證券最新研報顯示,近年來,出生人口嬰配粉行業增速承壓,由於24年新生人口數量同比有所增長,疊加政策刺激與消費信心修復,預計一段奶粉(0-6個月)需求好轉,有望帶動2025年嬰配粉行業迎來短期結構性反彈,但長期增長仍受人口基數制約。期待各省的生育刺激政策接力,助力嬰配粉行業需求實現温和改善。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