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歐盟要採購7500億美元美國能源 業內人士:這個數字無異於痴人説夢

2025-07-29 12:31

財聯社7月29日訊(編輯 瀟湘)美國總統特朗普當地時間7月27日表示,美國已與歐盟達成新貿易協議。在其中的一處關鍵細節中,特朗普提到,歐盟將在三年內每年購買價值2500億美元(合計7500億美元)的美國能源產品。

然而對此,不少業內人士表示,這個誇張的數字多多少少有點「痴人説夢」——要履行這一承諾,歐盟購買的美國能源數量將超過去年購買量的數倍;而美國的能源出口設施本身,也完全無法滿足這一需求……

分析人士指出,這一承諾本身似乎更具「願景性」而非「現實性」。達成協議所需的採購規模將要求對能源流向進行重大調整,而且尚不清楚美國企業能否出口如此大規模的能源。對於歐洲能源進口商主體的私營企業,也需要被説服予以配合,優先遵循政治指令而非市場趨勢。

「這是一個不錯的數字,但根本無法實現,」荷蘭國際集團大宗商品策略主管Warren Patterson表示,「你基本上需要將所有能源貿易轉向,這根本不可能。」

「每年2500億美元」有多誇張?

事實上,歐洲官員周一也表示,增加能源購買的計劃並不具備法律約束力,而是基於該組織認為可承受的數量。他們表示,能源採購還部分取決於美國的基礎設施能力。

歐洲在2022年俄烏衝突后,意識到了依賴單一能源供應國的危險。作為應對,歐盟一直致力於多元化其能源進口。目前,歐盟正從多個國家進口石油和天然氣。而德意志銀行分析師周一在致客户的報告中認為,若遵循與特朗普達成的協議,將使歐盟「從俄羅斯轉向將美國作為主要能源供應國」。

在此之前,歐洲其實已大幅增加了對美國能源的採購。根據歐盟統計局數據,美國去年是歐盟最大的石油供應國,佔進口量的16%。美國還提供了歐盟進口液化天然氣的近一半。

然而,進一步增加美國能源進口以達到「每年2500億美元」的目標,可能依然有些過於誇張。

根據能源分析公司Kpler匯編的數據,歐盟28個成員國在2024年進口了33.8億桶海運石油。假設2025年的產量保持不變,每桶平均價格約為70美元,這意味着歐盟將為其支付約2366億美元。2024年,歐盟從美國進口的石油數量為5.73億桶,如果今年的進口量保持不變,價值將達到約401億美元

就液化天然氣而言,歐盟在2024年進口了8268萬噸,假設平均價格約為每百萬英熱單位12美元,則成本約為512.6億美元。2024年歐盟從美國進口的液化天然氣為3513萬噸,價值約217.8億美元

此外,歐盟還從美國購買煤炭,其中大部分是用於鍊鋼的高價值冶金煤。假設平均價格為每噸200美元,2024年歐盟冶金煤進口總額達到了67.2億美元,其中從美國進口的冶金煤價值為26.7億美元

這也意味着,將歐盟進口的美國原油、液化天然氣和冶金煤的總價值加起來,在2024年達到了約645.5億美元。然而,根據框架協議,歐盟未來三年每年應在美國能源上花費2500億美元,去年的數字其實僅約佔該金額的26%……

而另一角度的數字對比是,如果歐盟確實將美國原油、液化天然氣和冶金煤的進口額增加到2500億美元,這將佔其在這些能源商品上的年度總支出的85%,這等於美國能源商品幾乎完全吞下了歐洲市場……

擴大能源貿易障礙重重

一邊是2500億美元美國能源進口的數字過於誇張,另一方面,美國是否能提供足夠能源以實現目標,也存在疑問。

美國液化天然氣終端——天然氣在這些終端中被超低温冷卻並最終裝載到油輪上,已接近滿負荷運轉。儘管一些能源企業正在路易斯安那州和得克薩斯州擴建設施,但這一過程依然需要數年時間。

「即使歐盟購買了美國全部的原油和液化天然氣出口,其年度採購總額可能也僅為1410億美元,」研究公司Gavekal表示。該公司基於當前價格和美國年底液化天然氣出口能力的估計數據得了出這一結論。

宏觀經濟研究公司TS Lombard經濟學家達維德·奧內利亞直言,「這個天文數字(2500億美元)毫無意義,不僅僅是因為歐盟的能源需求不可能增長那麼多,美國的出口商也供應不了這麼多!」

在歐洲方面,美國能源也將面臨顯著的基礎設施瓶頸。歐洲的再氣化及管道網絡(用於接收和處理LNG)已接近飽和,擴建需鉅額投資。該地區煉油廠也可能難以處理額外的大量美國輕質原油以生產柴油。

另一個根本性障礙在於——在歐盟,從事大部分能源採購業務的是私營公司,而不是各國政府。它們的決策通常受市場價格和消費者需求引導。

法國智庫國際關係研究所(IFRI)能源和氣候項目主任Marc-Antoine Eyl-Mazzega表示,布魯塞爾無法命令私營公司從哪里購買能源。「這在歐洲與美國一樣,屬於私營行業。」

許多歐洲能源企業目前已經與挪威、卡塔爾、阿爾及利亞和沙特等國存在長期的能源供應協議。若這些合同被終止,企業可能面臨鉅額財務處罰和潛在訴訟。

事實上,研究機構ICIS的能源分析主管Andreas Schröder指出,即使與俄羅斯的大部分長期液化天然氣合同,也不太可能在2027年前終止——這是歐盟希望逐步淘汰俄羅斯化石燃料進口的截止時間。「美國無法簡單地承接歐洲市場的全部份額。」

此外,歐美間的能源採購還可能面臨環境阻力——大量進口美國能源可能與歐盟減少化石燃料消費的目標相沖突。

市場動態也可能進一步使該協議的目標金額實現起來更加複雜。ICIS預測,隨着市場進入供應過剩時期,未來幾年全球天然氣價格將下跌。在液化天然氣價格下降的背景下,歐洲從美國進口的能源價值將減少,這將使三年7500億美元的目標更難實現。

「近年來,能源貿易一直是歐盟-美國貿易對話中的一個關鍵項目,」智庫Bruegel高級研究員Simone Tagliapietra表示,「但決定因素是市場動態,而不是政治聲明。」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