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29 11:31
【文/觀察者網 柳白】據中新網消息,英偉達首席執行官黃仁勛早前表示,很高興看到美國取消H20芯片出口限制。然而特朗普政府此番「糾偏」之策,卻讓一撮美國民主黨政客急得跳腳。
在7月27日發送給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的信中,美國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和反華機構「中國委員會」的民主黨議員們,對解禁售華芯片表示「嚴重關切」,稱特朗普此舉逾越了界限,將安全問題當作貿易談判的籌碼。一名美政府官員坦言,政府內部在如何與中國開展技術競爭的問題上分歧嚴重,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美政府官員表示,特朗普現在希望與中國實現「戰略穩定」,而像英偉達這樣的公司都渴望參與其中。
另據多名美國政府消息人士透露,為避免影響對華貿易談判,以及幫助特朗普促成今年中美元首會晤,美國政府已凍結對華技術出口管制。負責實施出口管制的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BIS)在過去幾個月被告知,要避免對中國採取強硬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中方已多次就美國惡意封鎖打壓中國的半導體產業,闡明嚴正立場。中方對此一貫堅決反對,遏制打壓,阻擋不了中國的發展,只會增強中國科技自立自強的決心和能力。
分析人士注意到,隨着中美官員本周在斯德哥爾摩開展新一輪貿易談判,有跡象顯示,在特朗普政府的對華政策中,支持商業利益的硅谷正在壓倒主張安全優先的強硬派。
特朗普政府本月放松英偉達對華芯片出口限制成爲了爭議的焦點。據悉,這一政策風向的轉變震驚了聚焦安全議題的強硬派,他們批評此舉逾越了界限,將安全問題當作貿易談判的籌碼。
在一封27日晚間發出的信中,「中國委員會」民主黨首席議員拉賈·克里希納穆爾蒂和外交事務委員會的格雷戈里·米克斯寫道,他們對政府將芯片出口管控「當作談判籌碼」表示「嚴重關切」。
他們稱,特朗普這麼做等同於向中國和所有正在與美國談判的國家發出了信號——本屆政府爲了關税談判那虛無的好處,甘願犧牲美國國家利益和經濟安全。
28日一早,又有五位民主黨參議員致信盧特尼克,呼籲他「迅速撤銷這些不明智的行為」「不應該把關鍵技術優勢當作貿易談判的讓步條件」。這封信的聯署者包括參議院情報委員會副主席馬克·華納以及少數黨領袖查爾斯·舒默。
曾在特朗普第一任期擔任國家安全委員會官員的梅根·哈里斯表示,特朗普解禁H20芯片出口中國,讓負責出口管制工作的共和黨和民主黨人士都「大為震驚」。
她説:「現在每一項后續的出口管控措施都令人質疑——我們為什麼要這樣做?我們是否願意在達成某項協議后撤銷這些措施?」
美國打着「國家安全」幌子限制中國獲取美製計算芯片的政策,早已在國際上面臨質疑。一些外國官員認為,這項政策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由美國產業政策驅動的,旨在推進美國的商業利益,而非純粹的安全考慮。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美政府官員在討論政策細節時表示,政府內部對於如何更好應對與中國的技術競爭存在着嚴重分歧,目前來看硅谷陣營相對於安全鷹派佔據了上風。
另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美政府官員也表示,特朗普現在希望與中國實現「戰略穩定」,而像英偉達這樣的公司都渴望參與其中。
「黃仁勛反覆強調出售H20芯片將改善雙邊關係,」這位官員補充道,「有100位首席執行官都説過和黃仁勛一模一樣的話。」
另據多名知情人士透露,為避免影響對華貿易談判,以及幫助特朗普促成今年中美元首會晤,美國政府已凍結對華技術出口管制。
包括現任和前任美國官員在內的八位知情人士表示,負責實施出口管制的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BIS)在過去幾個月被告知,要避免對中國採取強硬措施。
一些官員還指出,考慮到中國可能進行報復、限制關鍵稀土和磁體對美出口,美國在實施出口管制方面受到掣肘。
普林斯頓大學從事美中競爭研究的博士后研究員凱爾·陳認為,特朗普第一任期更關注限制中國技術發展,而第二任期則將這些政策更多視為談判籌碼。
「2025年的特朗普在對華政策上的調整,恐怕會引來2018年的特朗普強烈抨擊。」他説。
美國反華政客借中美會談之機操弄安全議題,恰恰暴露出其與日俱增的焦慮。
「從一味強硬到示好,特朗普對華政策怎麼就變了?」外媒此前注意到,在對華芯片銷售等問題上,特朗普政策近來發生了戲劇性逆轉,對華鷹派正在失勢。那個最初決心通過懲罰性關税迫使中國屈服的特朗普政府,現在轉而希望拉近與中國的關係,凸顯出中國對美國經濟的影響力。
美國政府各部門官員表示,特朗普政府正在暫停對華採取更激進行動,同時推動會給中國留下好印象的舉措。此外,特朗普渴望獲邀於今年晚些時候訪華,這進一步強化了政府對華政策的謹慎態度。
7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在吉隆坡會見美國國務卿魯比奧。雙方就中美關係以及共同關心的問題交換了意見。
王毅全面闡述了中方對發展中美關係的原則立場,強調雙方應將兩國元首重要共識轉化為具體政策和行動。希望美方以客觀、理性、務實態度看待中國,以和平共處、合作共贏為目標制定對華政策,以平等、尊重、互惠方式同中方打交道,共同找到一條新時期中美正確相處之道。
雙方一致認為會晤是積極、務實、建設性的,同意加強外交渠道及各領域各層級溝通對話,發揮外交部門在推動兩國關係中的作用,在管控分歧的同時,探索擴大合作領域。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