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成都未來產業發展按下「加速鍵」

2025-07-29 03:19

2025上半年GDP破1.2萬億元

7月26日拍攝的成都天府新區興隆湖濕地公園。新華社發

7月24日,成都正式發佈首隻未來產業基金,首期規模1120億元,遠期規模2600億元。 成都市經信局市新經濟委供圖

7月24日,成都正式發佈首隻未來產業基金,首期規模1120億元,遠期規模2600億元。 成都市經信局市新經濟委供圖

7月24日,中國中鐵攜手四川省打造的高端裝備產業首臺盾構機在成都市新津區中鐵智能裝備製造基地成功下線。圖據「中鐵工業」公眾號

  近日,成德眉資四市上半年經濟數據相繼公佈。2025年上半年,成都都市圈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5171.78億元。其 中 ,成 都 以12108.2億元的經濟總量佔據都市圈的主導地位,佔比達79.8%;德陽、眉山、資陽分別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588.0億元、945.48億元、530.1億元,為都市圈的協同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7月24日,成都正式發佈首隻未來產業基金,首期規模高達1120億元,遠期規模將達2600億元。該基金將重點聚焦人形機器人、飛行汽車、商業航天、量子科技、前沿新材料等十大未來產業領域,為成都未來產業的發展按下「加速鍵」,助力成都都市圈在產業競爭中脫穎而出。

  隨着未來產業生態的加速構建與完善,新能源汽車、低空經濟、科幻產業等新興產業展現出蓬勃生機。與此同時,產業園區建設穩步推進,各類產業項目紛紛落地生根。在高端裝備製造領域,技術創新與產業升級不斷取得新突破。這些成果共同為成都的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強大動力,助力其在全球產業競爭中脫穎而出,邁向更高層次的發展階段。

上半年GDP破1.2萬億元

特定產業同比增長超300%

  7月24日,成都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成都調查隊發佈2025年上半年成都經濟運行情況: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覈算結果,上半年,成都全市地區生產總值12108.2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8%。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186.7億元,增長2.7%;第二產業增加值3267.4億元,增長5.3%;第三產業增加值8654.2億元,增長6.0%。

  作為一座具有鮮明消費休閒文化屬性的城市,成都消費品市場持續回升,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622.3億元,同比增長6.1%。按經營單位所在地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4928.6億元,增長6.0%;鄉村消費品零售額693.7億元,增長6.6%。按消費類型分,餐飲收入683.4億元,增長4.8%;商品零售4938.9億元,增長6.2%。

  從數據來看,工業經濟較快增長。上半年,成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8%。高技術產業持續向好,規模以上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增長12.1%。值得注意的是,新能源汽車、智能手錶、鋰離子電池產量分別增長352.2%、119.2%、45.8%。1至5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分別增長3.4%、13.4%。

正式發佈千億基金

發佈「雙百」清單

  在經濟數據發佈的當天,成都正式發佈首隻未來產業基金,首期規模1120億元,遠期規模2600億元。該基金重點瞄準人形機器人、飛行汽車、商業航天、下一代移動通信、腦機接口、羣體智能、量子科技、細胞與基因治療、先進核能、前沿新材料等十大未來產業領域。

  該基金的發佈,標誌着成都政府投資基金2.0時代全面開啟。成都市財政局介紹,未來產業基金將充分發揮財政資金引導帶動作用,鮮明「產業培育者」「資源撬動者」「賽道引領者」「生態構建者」定位,打造「天使+創投」基金集羣。該基金將充分發揮在科技創新領域的強大策源作用,搭建起科技成果轉化的高效橋樑,推動更多高水準科技成果在成都開花結果。同時,也將孵化培育出更多「硬科技」企業,為成都產業升級與創新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現場,多個投資子基金和項目完成簽約,達成意向投資金額約800億元。其中創投基金投資金額約40億元,簽約內容包括:成都金控產業引導基金公司與中核產業基金管理公司簽約成立中核科創股權投資基金(四川);成都金控產業引導基金公司與華潤醫藥集團有限公司簽約成立華潤醫藥(成都)創新投資基金。

  聚焦成都市10個未來產業孵化加速園,活動現場發佈了「立園滿園·共投未來」政策禮包。禮包將從多維度解析成都培育未來產業的良好環境,為投資者提供「一站式投資導航」。

  此外,現場還發布了「雙百」清單——100個產品清單、100個場景清單。會上,成都市經信局市新經濟委相關負責人解讀了未來產業場景需求清單。清單聚焦數字智能、前沿生物、新型材料、泛在網絡、未來交通、先進能源6大方向,涵蓋羣體智能、人形機器人、腦機接口、飛行汽車等10大未來產業,匯聚了100家企業的100個硬核產品,共收集融資需求超65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活動同步成立聚合了超過100家投資機構的「投成都」未來產業投資聯盟。作為成都在未來產業發展大局中落定的關鍵一招,投資機構也將以打通產業鏈上下游協作壁壘,加速產業集鏈成羣為目標,為成都構建未來產業創新生態注入全新動能。

一大批項目簽約落地

「政策首創」扶持科幻創作

  未來產業的美好藍圖已然繪就,扶持政策正接踵而至。

  今年5月,《成都市推進科幻內容高質量創作與轉化的若干政策》正式出臺,提出13條針對性強、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值得注意的是,這是全國首部城市級科幻內容創育扶持政策,具有開創性意義。

  該政策貫穿「創作—孵化—消費」全鏈條,致力於打通科幻內容從創意到產業化的閉環。它支持科幻文學、影視、遊戲、舞臺劇、學術理論等多類型內容創作,網絡文學、海外翻譯作品也被納入扶持範圍,單部作品最高可獲10萬元扶持資金,重點鼓勵融入天府文化元素、體現成都城市特色的精品創作。

  同時,政策強調園區引領,推動高能級產業集羣建設。對入駐科幻企業達到一定數量、具有示範引領作用且運營良好的園區,每年給予運營機構最高200萬元獎勵;對首次獲批成為國家級、省級示範園區(基地)的,分別給予運營機構最高100萬元、50萬元一次性獎勵。

  此外,政策從金融支持、公共平臺建設、人才建設三方面精準發力,構建具有競爭力的產業生態。在金融領域,組建總規模超30億元的成都科幻與未來產業發展基金,為產業發展提供堅實的資金保障。

  與此同時,一批批項目也在加速落地。7月24日,中國中鐵攜手四川省打造的高端裝備產業首臺盾構機在成都市新津區中鐵智能裝備製造基地成功下線,標誌着高端裝備製造領域取得新突破。7月25日,2025年「投資成都」全球招商大會低空經濟對接會在彭州市「天空之眼」試驗基地圓滿落幕,14個核心項目集中籤約,為低空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7月24日,錦江區舉辦錦江產業園區科創人才發展賦能專場活動,發佈科創人才賦能發展「十大清單」,並揭牌成都錦江人才發展學院,為科創人才發展提供全方位支持。

  這些政策與項目的落地,共同為成都未來產業的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助力成都都市圈在全球產業競爭中脫穎而出,邁向更高層次的發展階段。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 楊芮雯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