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中國創業者做出萬元級家用咖啡機,海外一上市就爆單|產品觀察

2025-07-29 10:00

文|張子怡

編輯|彭孝秋

全球的咖啡機,近80%都產自中國,但中國卻從來不是這個行業主流玩家。

不管是La Marzocco(辣媽)、西蒙利,還是Slayer,都來自意大利和美國。且中國的咖啡機售價多數在百元到千元水平,更適用於家庭場景。特別由於萃取壓力不穩定等問題,這類咖啡機也常被專業咖啡愛好者稱為「玩具機」。

但硬氪最近發現的一家企業——「Meraki」,正開始改變中國咖啡機鮮少掌握核心技術的難題。Meraki研發製造出的首款半自動意式咖啡機,面向家庭場景,售價達1999美元(約合人民幣1.3萬元)。其以歐美市場為主,去年在Kickstarter上眾籌成績超240萬美金。

雖然是初創企業,但創始人陳旭希望填補家用咖啡機「專業配置+低門檻」的市場空白。這款產品研發耗時兩年,不僅自研核心零部件,還突破不少商用咖啡機的技術壁壘。

正因為技術實現上全面對標專業的商用咖啡機,製作過程中也更標準簡單智能化。Meraki咖啡機,纔有定價過萬元的勇氣和野心,

陳旭看到的更大機會是海外家用咖啡設備市場,正迎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據美國國家咖啡協會的數據,到2025年初,71%的日常咖啡消費發生在家中,高於2020年的63%。所以用户除了對精品咖啡需求愈盛外,更鮮明的趨勢是:在家制作咖啡的消費者也變得更多。

回顧全球三次咖啡浪潮可以發現。咖啡,構築了當代都市人精神和身體的雙重堡壘,既是Lifestyle,也是「續命神器」。

在美國國家咖啡協會2024年數據趨勢報告中,67%的美國成年人表示他們前一天飲用咖啡,創下了美國咖啡消費量20年來的最高水平。報告還發現,美國精品咖啡消費量較上年增長了7.5%,其中濃縮咖啡類飲品引領潮流。

歐洲同美國一樣,也是咖啡在世界上最重要的消費市場之一。有數據顯示,2022年歐洲在全球精品咖啡市場中佔有最大份額,約為46.2%。

相較於第一波咖啡浪潮的速溶咖啡文化,到第二波由星巴克等咖啡連鎖店掀起的苦澀深烘焙咖啡,第三波咖啡讓飲咖如品酒般格外精細——特調講究咖啡與其他食材搭配而生的風味,意式濃縮則講究萃取后的風味,是有花香、酒香還是果香余韻......

但第三次吹拂全球二十余載以來,開滿大街小巷、寫字樓和商場的精品咖啡館們,已經讓喝咖啡的人不再僅滿足對咖啡因單純的攝取。

衆所周知,製作一杯好喝的咖啡並不容易。咖啡機的便捷和高品質就愈顯重要,不誇張的説,「玩具機」和專業商用咖啡機里隔着天塹,其製作出的咖啡風味表現大相徑庭。價格更是如此。專業商用咖啡機價格普遍過萬,基本被海外品牌壟斷。

那麼,中國企業Meraki如何破局?

01 重構家用咖啡機供應鏈

為什麼咖啡館的咖啡更好喝?

誠然這是個因人而異的問題,本質上卻是對意式咖啡而言,咖啡機顯著決定咖啡出品的成敗。

咖啡館的咖啡在使用專業商用咖啡機的情況下,以最大程度控制意式濃縮製作過程中的研磨度、壓力、温度、萃取時間等等指標,疊加咖啡師的個人手法,讓咖啡更為濃郁,也更能凸顯風味。

在Meraki的辦公室里,36氪體驗到一杯幾乎不輸咖啡館品質的熱拿鐵。

陳旭大概花費不到五分鍾的時間製作:從等待機器預熱開始,Meraki的顯示屏里顯示機器加熱進度,研磨環節,不同於其他以時間為目標或者需額外稱重研磨咖啡豆的咖啡機,Meraki會以咖啡豆的克重為標準,精準換算出粉克重,自動研磨所需豆子;萃取過程中,不同於之前所有需要單獨購買咖啡稱取稱量萃取液的重量的咖啡機,Meraki能夠直接輸入需要的萃取液量,並自動顯示萃取時間;打發奶泡環節同樣如此,蒸汽強度可以調節,奶泡的温度也會實時顯示,提示用户奶泡打發進度。

陳旭告訴36氪:「消費者目前覺得最直觀的不同於之前咖啡機制作的體驗點,就是以稱重為目標的研磨和萃取。」

家用咖啡機普遍採用時間控制的方法萃取咖啡,然而,固定的時間看似標準,卻不能萃取出不同咖啡豆的不同風味。

以稱重為核心的研磨與萃取技術,多用於高端商用咖啡機和少數家用咖啡機,要通過高精度傳感器、閉環控制系統和智能算法才能實現。其本質是將意式濃縮的製作從 「經驗主義」 轉向 「數據化精準控制」,通過重量這一最直接的物理參數,消除了體積、時間控制帶來的干擾,最大程度還原意式濃縮風味。

Meraki創造性的讓研磨,萃取,蒸汽三大功能設計與同一平臺上又相互獨立,其大小隻佔用約37釐米空間。Meraki磨豆機也得益於股東泰摩的支持,採用泰摩同款專業磨豆機配置。

體積小巧的背后是Meraki咖啡機將所需的的零部件全部重構。

「高端咖啡機在中國的供應鏈其實很不成熟,很多零部件,比如旋轉泵、鍋爐、包括磨豆機都沒有很成熟的供應鏈。所以自研很大的難點就在於,零部件要自己定製開發,除了成本高外,失敗率也高。它是個複雜的系統,一旦有一個部件沒有定製成功,整個項目就失敗了。」陳旭告訴36氪。

在這過程中,Meraki實現了自研小尺寸的商用級旋轉泵,鍋爐以及研磨系統,以及一套全新的人機交互系統。

萃取泵的壓力將決定咖啡風味的萃取表現,壓力越穩定,咖啡粉纔會被越均勻、越完整萃取。

據瞭解,家用咖啡機普遍採用電磁泵和振動泵。

「振動泵就像打氣筒一樣,它壓力的穩定性不夠,打下去的時候壓力很大、提起來壓力就喪失了;旋轉泵會更穩定,且建壓速度更快,能在1秒鍾內從0提到9bar壓力,並會一直穩定在9bar壓力,泵壓會保持在9bar的水平。」陳旭告訴36氪。

旋轉泵會帶來更穩定的泵壓,但旋轉泵的技術過去一直被意大利企業壟斷。

以商用咖啡機中的行業標杆La Marzocco(辣媽)為例,其核心技術便源於旋轉泵技術系統。由於它的旋轉泵技術優勢,即便售價不菲,也一直被專業咖啡人士和愛好者推崇。

Meraki配有的旋轉泵,讓其具備了專業咖啡機的萃取能力。

Meraki咖啡機也採用三管齊下的方案,保證萃取的温度控制;獨立的萃取鍋爐、PID 技術;和專用的衝煮頭加熱器。萃取鍋爐確保持續的熱水供應,消除可能影響口感的温度波動。PID 技術的實時温度反饋能夠調節到理想的萃取温度,而專用的衝煮頭加熱器則在手柄處保持最佳的衝煮温度,保證每次衝煮都能獲得穩定的效果。

萃取鍋爐之外,Meraki也設計同樣用於打奶泡的鍋爐。「設計兩個鍋爐也是商用咖啡機的標準,我們是將鍋爐定製的更加小型化,過去很多企業是把商用咖啡機的鍋爐直接用在家用咖啡機上,會讓產品太大。」

02 人人都能做咖啡師的設計思路

除卻咖啡機本身外,在降低咖啡製作門檻上,Meraki也聯動了上游咖啡廠。

在咖啡製作過程中,由於每類咖啡豆適合的參數不同,研磨度、咖啡粉量,萃取液體以及温度的差距,都會帶來截然不同的口感。不同咖啡豆必須要調整不同的參數才能製作出一杯穩定美味的咖啡。在調整過程中,除了造成對咖啡豆本身的浪費外,對於很多新人而言也是造成不小的心理障礙。

在這一點上,Meraki搭配CoffeeSense™技術,即通過和上游烘焙廠合作,出廠咖啡豆由專業咖啡師調整參數,再將咖啡豆包裝袋貼上NFC芯片。用户拿到此類咖啡豆后,只需將芯片在Meraki咖啡機上一掃,即可自動同步參數,再按照個人喜好進行風味微調。

「咖啡豆的浪費,我認為是很大的用户痛點,也是我們嘗試解決的事情。不過哪怕同樣的咖啡豆、磨豆機,不同温度、濕度都會造成不同的影響。我們很難把這件事做到100分,但我希望用户之前浪費60克的豆子調整參數,現在只需要浪費20克。」陳旭告訴36氪。

陳旭表示,同上遊烘焙廠的合作,Meraki並不賺取任何費用。更多的是想讓由Meraki出品的咖啡,在不浪費豆子的同時,始終能保證穩定出品。

穩定的咖啡出品,無論是家用還是商用都不容易做到。即便是同一家咖啡館的咖啡豆,早上和下午,受機器温度、天氣濕度的影響,萃取出的咖啡風味都會有顯著差異。

足夠了解咖啡,纔有更多的可能改進產品。

在Meraki這家公司里,至少有七成人都學過咖啡。

「公司的設計師和工程師,包括我,都是考過證的專業咖啡師。我們每個人都很清楚,在做一杯咖啡的過程中,哪些參數用户需要,哪些不需要。」陳旭表示。

以身入局捕捉用户需要和痛點,在硬件行業從來不是新鮮事。同陳旭交流的最開始,他最先談起的也不是咖啡,而是研發的重要性。

這一點完整映射在陳旭和其企業身上。他很少談拓展市場和運營,更多討論的是產品本身。

據瞭解,Meraki正在研發第二代產品。如果説第一代產品服務的是咖啡新手,那麼他們下一個想要捕捉的用户對象就是咖啡極客。但,這更不簡單。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