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7月29日投資避雷針:國內商品期市夜盤收盤多數下跌 焦煤再度重挫超10%

2025-07-29 08:10

登錄新浪財經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評等級

導讀:財聯社7月29日投資避雷針,近日,A股及海外市場潛在風險事件如下。國內經濟信息方面包括:1)國內商品期市夜盤收盤多數下跌,焦煤跌超10%;2)6月我國出口鋼材967.8萬噸,環比下降8.5%,自3月以來環比首次出現下降;公司方面重點關注包括:1)達華智能(維權)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被中國證監會立案調查;2)世名科技公司實際控制人、董事長、總裁陸勇被採取留置措施;海外市場重點關注包括:1)美股三大指數收盤漲跌不一,貴金屬、焦炭板塊走低;2)歐元兑美元創一周多以來最大跌幅,美元強勢抵消了歐美貿易協議的利好。

經濟信息

1、國內商品期市夜盤收盤多數下跌,黑色系普遍下跌,焦煤下跌10.25%,焦炭下跌3.79%;非金屬建材多數下跌,玻璃下跌7.58%,PVC下跌1.41%;化工品多數下跌,橡膠下跌1.15%;油脂油料多數下跌,豆一下跌1.03%;能源品漲跌互現,低硫燃料油上漲1.92%;農副產品多數下跌。

2、中鋼協數據顯示,6月,我國出口鋼材967.8萬噸,環比下降8.5%,自3月以來環比首次出現下降,出口均價687.1美元/噸,環比小幅下跌1.6%。

3、據Canalys的最新研究,2025年第二季度,中國大陸智能手機市場同比下降4%,年初國家補貼政策帶來的增長效應開始減弱。

公司預警

1、達華智能: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被中國證監會立案調查。

2、世名科技:公司實際控制人、董事長、總裁陸勇被採取留置措施。

3、中持股份:中持環保及一致行動人許國棟擬減持不超過3%股份。

4、開勒股份:控股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計劃減持不超過3%股份。

5、西點藥業:股東擬減持不超過3%公司股份。

6、京泉華:股東擬減持公司不超1%股份。

7、崇德科技:持股5%以上股東吳星明、張力擬減持不超過1.61%公司股份。

8、泰格醫藥:持股5%以上股東曹曉春擬減持不超過300萬股。

9、科恆股份:董事黃英強、監事丁雪梅、副總裁範江擬合計減持不超1.72萬股公司股份。

10、富吉瑞:股東上海兆韌擬減持不超過0.32%公司股份。

11、蘇能股份:交銀投資擬減持不超過1%公司股份。

12、盛洋科技:持股5%以上股東國交北斗擬減持不超過1%公司股份。

13、神馬股份:董事長李本斌擬減持不超過15000股股份。

14、20CM14天11板上緯新材:公司股票交易價格已嚴重脱離目前基本面情況。

15、和泰機電:未參與雅下水電項目建設。

16、環旭電子:上半年淨利潤同比下降18.66%。

17、蘇交科:2025年上半年淨利潤同比下降39.54%。

18、中國中冶:上半年新籤合同額同比減少19.1%。

19、惠城環保:上半年淨利潤同比下降85.63%。

20、匯洲智能(維權):董事陳友德因被確認爲失信被執行人申請辭職。

21、軟通動力:詢價轉讓價格為45.27元/股,追加認購截止時間不晚於8月8日。

海外預警

1、美股三大指數收盤漲跌不一,道指跌0.14%,納指漲0.33%,標普500指數漲0.02%,熱門科技股多數上漲,超微電腦漲超10%,AMD漲超4%,特斯拉漲超3%,英偉達、博通、高通漲超1%。半導體設備與材料、油氣板塊漲幅居前,納伯斯實業漲超6%,戴爾科技、阿斯麥、科磊漲超2%。貴金屬、焦炭板塊走低,美國黃金公司、黃金資源跌超3%,泛美白銀、科爾戴倫礦業跌超2%。

熱門中概股多數收跌,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跌0.69%,愛奇藝跌超3%,嗶哩嗶哩跌超2%,蔚來、百度、理想汽車、拼多多跌超1%,阿里巴巴漲超1%。

2、高盛主經紀業務部門報告顯示,截至7月25日當周,對衝基金以2024年7月以來最快步伐降低美國科技、媒體和電信股的風險敞口,多頭倉位的拋售速度超過了空頭回補。數據顯示,TMT多數子行業出現風險減倉,以半導體及半導體設備、軟件、信息技術服務和媒體股為首。

3、歐元兑美元下跌,因美元走強抵消了歐盟與美國周末達成貿易協議帶來的提振效應。歐元兑美元一度下跌0.6%至1.1671,為7月21日以來的最低水平。「與過去幾個月威脅實施的30%-50%關税税率相比,協議條件更好,但可能與去年年底討論的普遍關税税率一樣糟糕,」ING策略師Chris Turner在報告中寫道。鑑於市場已「合理做多」歐元,且與美元相比有年化2%的利差成本,Turner認為歐元兑美元突破近期高點1.1829的可能性不大。周一,美元兑所有G10貨幣走強。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