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觀點 | 聚焦港股科技核心資產,成長龍頭風起正當時

2025-07-29 07:29

中泰證券發佈研究報告稱,今年年初至今,以DeepSeek為代表的國內科技企業創新不斷,開啟科技牛市行情。恆生科技指數自1月起大幅增長,遠超同期納斯達克指數漲幅。同時,科技公司的利潤表也顯著改善,以A股TMT板塊為例,一季度營收增速、淨利潤增速等指標均明顯提升,反映出基本面與市場情緒雙雙向好。科技企業的創新飛躍,不僅是技術層面革命,更在資本層面重塑科技資產價值認知,推動科技龍頭迎來「重估+成長」的雙輪驅動。AI革命拓展的未來增長想象空間巨大,科技板塊未來潛力可期。

中泰證券主要觀點如下:

政策利好疊加產業突破,科技板塊未來可期。近兩年來資本市場政策力度明顯上升,且更加註重支持科技發展。"十四五" 規劃將科技創新置於核心地位,研發投入強度已超過歐盟平均水平;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強調大力推動創新驅動發展,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國家數據局綜合司5月印發《數字中國建設2025年行動方案》,不斷壯大數字領域新質生產力。在政策持續促進下,產業與市場資源不斷向科技領域集聚並有明顯產出。

港股強勢「復甦」,科技持續提振市場信心

科技板塊引領行情,恆生指數表現卓越。年初以來,在科技引領中國資產價值重估的主線背景下,香港股市吸引全球資金關注,上半年漲幅位顯著,整體呈「低位築底+高位突破」格局,牛市態勢明顯。科技龍頭引領大漲,恆生科技指數漲幅亮眼。恆生科技指數過去一年漲幅累計約49.19%,顯著跑贏恆生指數(35.86%),技術創新情緒推動力十足。

港股科技板塊仍具長期投資價值。科技龍頭企業具備較深的護城河與競爭優勢。港股科技估值優勢與上升空間明顯。當前港股科技板塊擁擠度較年初大幅下降,極具投資價值。同時,科技板塊不僅有較高成長性,其整體盈利能力(ROE)也在企穩回升,當前估值(PE 20倍左右)仍處於相對歷史底部,具備顯著的估值修復空間。同時成分股盈利穩定改善,下半年進入業績兑現周期,是"回報+成長"兼顧的罕見組合。

關注恆生港股通科技主題指數的配置價值。

港科龍頭齊聚,科技屬性更純,集中度高。恆生港股通科技主題指數的成分股專注聚焦TMT和互聯網,包括了港股AI產業鏈各環節的領軍者。恆生港股通科技主題指數成分股集中度更高。前十大成分股代表性強,權重合計超過75%。此種高度集中配置意味着龍頭科技企業的市場表現幾乎決定了指數整體走勢,有助於精準捕捉產業核心紅利。同時,在市場環境複雜、風險偏好回落時,這類領先企業憑藉較強的抗風險能力,通常能夠維持相對穩健表現,從而增強指數整體的防禦屬性。

成長性強,估值修復空間大。無論是中長期還是短期表現,恆生港股通科技主題指數都以更高的彈性優勢明顯跑贏恆生指數和恆生科技指數。該指數過去一年漲幅高達57.26%,同時在短期反彈中反映出更強收益彈性,凸顯其趨勢行情捕捉能力。恆生港股通科技主題指數市盈率處於合理偏低位置,市盈率ttm僅22倍左右,不僅低於全球主要科技指數估值,也處於自身歷史以來的低位區間。若市場對科技板塊盈利改善與成長預期的信心持續回升,估值有望逐步向歷史中位數乃至高位回升。即便只回升至50%分位點,其估值也可能上升至24-26倍,帶來顯著估值修復收益。

風險提示:經濟下行壓力超預期,海外擾動超預期,業績不及預期,ETF跟蹤誤差風險等。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