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29 06:06
(來源:現代商業銀行雜誌)
截至7月28日,成都銀行完成現金紅利發放,標誌着A股42家上市銀行2024年「分紅季」正式收官,分紅金額共計超過6300億元。7月底前,所有A股上市銀行的現金紅包均將派發至持有銀行股的投資者賬户中。
業內人士認為,當前銀行業淨息差承壓,經營業績面臨考驗,上市銀行在分紅方面面臨新的挑戰,但銀行業基本面韌性較強,預計上市銀行未來分紅的穩定性仍將持續。
分紅合計超6300億元
據Wind數據顯示,A股上市銀行2024年年度分紅總額合計6325.94億元,分紅金額比2023年有所增加。
2024年,多家上市銀行積極響應增強現金分紅穩定性、推動一年多次分紅政策要求。
國有銀行仍是分紅大户,按2024年全年總派息額計算,工商銀行分紅金額最高,為1097.73億元,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郵儲銀行現金分紅金額分別為1007.54億元、846.61億元、713.60億元、281.46億元、259.41億元,六大行全年合計派發現金紅包超4200億元。
注:新浪金融研究院根據銀行公告整理。
2024年,多家上市銀行在開展中期分紅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分紅比例,以回饋投資者的信任和支持。據統計,六大行全部分紅比例均大於或等於30%。其中,交行全年現金分紅比例為32.68%;工行全年現金分紅比例31.3%;農行現金分紅比例為30.01%;建行、中行、郵儲銀行全年分紅比例30%。
股份行中,招商銀行全年分紅金額最高,共計派發現金紅利504.40億元,2024年度現金分紅比例為35.32%;其次為興業銀行,共計派發現金紅利224.33億元,分紅比例首次突破30%;中信銀行、浦發銀行、光大銀行、民生銀行、浙商銀行等分紅比例均超30%。
城商行和農商行中,滬農商行分紅比例較高,為33.91%;上海銀行、江蘇銀行、南京銀行、蘇州銀行、廈門銀行、蘭州銀行、渝農商行等分紅比例均超過30%。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認為,在低利率時代,以銀行股為代表的高分紅資產成為投資者追求穩健收益的重要方向。近年來部分上市銀行分紅比例的提升,有助於推動銀行股價上行和銀行經營質量逐步提升的良性循環。
銀行股獲市場認可
近幾年,銀行股在波動的市場中體現出穩健的價值。今年以來,銀行板塊漲幅一度位居31個申萬一級行業前列。雖然自7月中下旬以來銀行板塊個股經歷了回調,但總體而言,銀行板塊仍獲得了不錯的漲幅。
銀行股獲得了資金的青睞。
華安證券發佈的對於公募基金2025年二季報的研究認為,剔除了行業自身漲跌幅帶來的影響后,公募主動權益基金實際大幅加倉的行業為通信、銀行、非銀金融等。
中信建投證券研究認為,今年銀行板塊的表現繼續強勢,財政注資疊加化債推進有望帶來估值修復,險資也為其提供了有效的資金面支撐,下半年資金面支撐可能邊際放緩,但大資金趨勢性撤出的概率低。在當前低利率的環境里,長周期考覈配合OCI賬户,銀行板塊的配置價值進一步凸顯。
中金公司在發佈的《系統梳理銀行股投資》研究中提到,市場逐步認知到銀行股票的業績穩定性,而非傳統意義的周期波動。值得注意的是,對比其他行業,銀行業高股息特徵,除了本身收益率(股息率高低)、波動性(盈利能力變化),還有其他行業不具備的規模特徵。
中信證券研究認為,拉長時間看,由於淨資產重估邏輯尚未充分演繹,短期波動期過后,預計銀行板塊三季度仍將延續總體上行格局。
平衡分紅回報與自身發展
展望未來,業內人士認為,當前銀行業經營業績面臨考驗,上市銀行在分紅方面面臨新的挑戰,但銀行業基本面韌性較強,預計上市銀行分紅的穩定性仍將持續。
根據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披露的數據,在效益性指標方面,今年一季度,銀行業淨息差為1.43%,環比下降9個基點,同比下降11個基點。信用風險指標方面,今年一季度,銀行不良貸款率環比微幅上漲1個基點,撥備覆蓋率環比下降3.06個百分點。
對此,業內人士認為,從基本面看,儘管當前銀行業面臨着淨息差收窄的壓力,但整體韌性較強。
「部分優質頭部城商行淨息差已出現企穩跡象,且2025年存款成本加速下行,淨息差將逐步觸底。總體而言,銀行基本面雖有壓力但整體穩健。」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主任、首席專家曾剛表示。
光大證券金融業首席分析師王一峰認為,二季度銀行業息差收窄壓力環比改善,基本面「以穩為主」。「一方面,5月存款降息后活期存款即期重定價,負債成本持續改善使得二季度淨利息收入增長壓力有所減輕;另一方面,二季度廣譜利率中樞波動下行對銀行債券投資估值形成利好,理財等財富管理業務中間業務收入有望環比改善。」王一峰説。
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表示,上市銀行應綜合考慮自身經營情況、投資者訴求等,平衡股東利益和自身發展需求,實施合理的股利分配政策,保持分紅的連續性和穩定性,提振投資者長期持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