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副總扛旗?「將」位長期空缺、投資虧損、40%股權質押待破,騰訊股權變局下和泰人壽如何破局?

2025-07-28 20:23

來源:觀潮財經

  股權、高管雙軌破局?

  近日監管公告,覈准崔傳波擔任和泰人壽副總經理的任職資格。崔傳波自2024年11月起擔任該公司總精算師,也成為該公司目前唯一一位副總。

這一人事變動源於和泰人壽的持續管理真空:自2020年10月其總經理李玉泉離職后,該職位已空缺近5年,前任副總經理邱欣欣和胡鋒分別於2024年二季度和四季度離任。如今,唯一的副總經理崔傳波是否系和泰人壽高管班子的「扛旗者」?

今年,和泰人壽麪臨重大經營壓力,披露了兩次投資損失:2月杉杉集團債券違約導致計提減值7592萬元,以及一季度對深業物流債券計提減值1614.86萬元,累計損失近億元。2023年,其淨虧損驟增至5.71億元,相當於前6年虧損總和。該公司正面臨承保端與投資端風險雙重挑戰。

和泰人壽作為國內首家互聯網壽險公司,背靠騰訊和中信國安資源,開業初期備受矚目。然而,該公司經過7年虧損,淨資產從13.77億元縮水至2025年一季度的2.69億元,雖2024年實現微利0.12億元,但賠付支出在2024年暴漲500%。隨着該公司近期的一系列變動,能否打破虧損困局、應對40%股權質押凍結風險,值得期待。

投資虧損、股權質押,多困境待解

  2025年7月24日,山東金融監管局發佈公告稱,覈准崔傳波和泰人壽副總經理的任職資格。

崔傳波:自2024年11月起擔任和泰人壽總精算師。歷任中美大都會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精算部經理,法國巴黎財產保險有限公司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索尼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渤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總精算師、首席風險官,國寶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總精算師等職務。

  這位擔任和泰人壽總精算師半年有余的「資深」精算,成功晉升副總經理一職。在此之前,和泰人壽總經理一職長期空缺,而前任副總經理邱欣欣、胡鋒分別於2024年二季度、四季度離任。其中邱欣欣也是由該公司總精算師晉升副總經理,胡鋒在任職期間內曾擔任過半年臨時負責人。

邱欣欣:男,1975年出生。自2021年10月起擔任和泰人壽副總經理、財務負責人;自2017年4月起擔任和泰人壽總精算師。歷任中意人壽企業精算中心主管、恆安標準人壽精算部總經理、總精算師、總經理助理等職務。

胡鋒:男,1975年出生。自2022年9月起,擔任和泰人壽黨支部書記。自2021年10月起擔任和泰人壽副總經理。其中,2021年12月至2022年6月,曾擔任和泰人壽臨時負責人。歷任原西藏保監局辦公室副主任、原保監會資金運用監管部交易監管處副處長、恆大集團有限公司投資管理中心總經理、恆大金融控股集團(深圳)有限公司總裁助理等職務。

  如今崔傳波作為和泰人壽唯一副總經理,肩上的擔子可謂不輕。

總精算師閃電晉升副總經理

  縱觀崔傳波的職業生涯,其於1999年參加工作,入職新華人壽產品精算部,后任中美大都會人壽精算部經理,法國巴黎財險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索尼人壽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隨后於2016年10月,經原保監會批覆,擔任渤海人壽總精算師一職。

2022年2月21日,崔傳波從渤海人壽離開,於同年4月加入國寶人壽,同樣擔任總精算師。2025年7月24日,山東金融監管局卻批覆了崔傳波副總經理的任職資格。這位在新公司任期不滿一年的總精算師,填補了空缺半年的副總經理職位,成為如今該公司高管班子的「首席」。

頻繁踩雷,年內兩次重大損失近億

  7月11日,和泰人壽官網發佈了一項重大事項公告,公告顯示該公司所投資的杉杉集團旗下杉杉股份的債券「H20杉杉1」於2025年2月違約,截至2025年6月末和泰人壽累計計提資產減值7592萬元,根據規定披露該重大投資損失情況。

  2025年2月,杉杉集團被法院裁定重整,其發行的「H20杉杉1」債券提前到期違約。和泰人壽對該債券的持有至到期投資本金達2億元,疊加利息共2.15億元。這也意味着,此次計提7592萬元后,減值規模仍遠低於本息總額。

  這是今年以來和泰人壽披露的第二筆重大投資損失。據該公司2025年一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顯示,該公司對「20深業03」計提減值準備1614.86萬元。

  「20深業03」是寶能集團旗下的深圳深業物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深圳物流」)發行的債券。2022年6月,該債券觸發全額回售(23億元),但深業物流因流動性緊張無法兑付,最終與投資人協商展期。今年5月,深業物流陷入年報難產的危機,主因「經營恢復不及預期」。並且受寶能債務危機影響,這支債券已淪為「高風險垃圾債」。和泰人壽基於謹慎性原則,對該債券下調五級分類並計提減值準備。

騰訊讓步1%,小股權能否撬動大困境?

  6月10日,和泰人壽官網披露股東股權發生變更,騰訊旗下全資子公司北京英克必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英克必成」)將所持有的該公司1500萬股股份(佔該公司總股本的1%)轉讓給深圳市金世紀工程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世紀工程」)。本次股份轉讓完成后,金世紀工程持有該公司31500萬股股份,持股比例21%,北京英克必成持有該公司21000萬股股份,持股比例14%。

  儘管本次股東股權只產生了1%的變更,但卻是該公司股權分配的一次「地震」。在此次股權變更之前,該公司從成立以來未發生過其他股權變動,由中信國安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信國安」)、金世紀工程、北京居然之家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各持股20%,形成「三足鼎立」的股權結構,北京英克必成持股15%,欒川縣金興礦業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欒川縣金興礦業」)持股14%,秦皇島煜明房地產集團有限公司、深圳市合豐泰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深圳明香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分別持股5%、3%、3%。

  然而這8位股東儘管未發生變動,卻有4家的股權遭到質押、凍結。2019年初,和泰人壽僅成立兩年,中信國安將所持20%股權全部質押融資,后因債務問題被凍結;2023年,欒川縣金興礦業因陷債務糾紛,曾將持有的14%股權打8折司法拍賣,最終因申請執行人及其他執行債權人撤回執行申請,不了了之。目前,和泰人壽共有40%的股權處於被質押、凍結狀態。

(和泰人壽2025年一季度償付能力報告披露)

(和泰人壽2025年一季度償付能力報告披露)

  若此次1%的股權變更成功獲得監管批覆,金世紀工程便可一躍成為和泰人壽的單一大股東,打破成立以來「三足鼎立」的局面,同時也能降低股東高比例股權質押所產生的經營風險。

  而此次變更后成為和泰人壽第二大股東的居然之家近期也出現了風波。

  2024年12月,「居然之家」更名為「居然智家」,該公司實際控制人、董事長兼CEO汪林朋宣佈全面擁抱AI。在7月23日,居然智家剛發佈關於汪林朋解除留置並變更為責令候查的公告。7月27日,據中國房地產報報道稱,從居然智家內部人士處證實了居然智家實際控制人、董事長兼CEO汪林朋墜樓身亡。

汪林朋:男,1968年出生,現年57歲,中級會計師。1990年至2001年,汪林朋先后任職於商業部財會司、中商企業集團公司、全國華聯商廈聯合有限責任公司;2001年至2020年12月,任北京居然之家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總裁,2015年至今任北京居然之家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2015年至2019年12月先后任北京居然之家家居連鎖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經理、董事長,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任北京居然之家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2020年12月至今任北京居然之家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CEO)。

高管動盪,總經理5年缺位,僅余4位

  和泰人壽在2016年7月獲得原保監會許可籌建,於2017年1月開業,由8家股東共同出資設立,註冊資本金15億元人民幣,總部設立在山東省濟南市,至今已成立近9年。作為國內首家互聯網壽險公司,其背靠騰訊這一互聯網巨頭,在互聯網業務的發展有着先天優勢,同時還有中信國安這樣的實力靠山,以至於和泰人壽在成立初期便廣受關注。

  近9年期間,該公司的淨利潤迟迟未能回正,僅2024年出現0.12億元的微利。該公司董事長較為穩定,成立以來僅一次換任。而總經理卻有長時間的空缺,僅2017年至2020年有正式出任的兩任總經理,至今已有近5年的時間總經理一職處於缺位狀態。

  和泰人壽成立初期,由劉鑫擔任董事長。這位來自中信國安集團的「80后」在2017年上任時僅37歲,是行業內最年輕的董事長之一。

劉鑫:男,1980年出生。自2017年4月起擔任和泰人壽董事長。歷任北京宣武區政府研究室、政府辦干部,北京國信房地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前期部經理、副總經理,中信地產(北京)投資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總經理,中信國安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副總經理、常務副總經理。現任中信國安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董事、總經理。

  好景不長,劉鑫執掌和泰人壽2年時,中信國安集團陷入債務危機,截至2019年1月底,中信國安集團整體有息負債規模達到1558億元,該危機使得中信國安集團不得不通過質押旗下上市公司股權改善現金流。2019年一季度,中信國安將持有的和泰人壽20%股權質押,到2019年第三季度,這部分股權全部被凍結。

  據監管規定,當保險機構大股東質押保險機構股權數量超過其所持股權數量的50%時,大股東及其所提名董事不得行使在股東(大)會和董事會上的表決權。因此可推斷,彼時的劉鑫或已喪失股東大會和董事會的表決權。

  據和泰人壽2022年一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顯示,和泰人壽收到劉鑫董事的辭職報告,申請辭去該公司董事職務。鑑於劉鑫的辭任將導致該公司具備任職資格的董事人數低於《公司章程》規定人數的三分之二,根據《公司章程》相關規定,在新的董事就任前,劉鑫將按照法律法規、規範性文件和《公司章程》的規定繼續履職。

  2022年7月,和泰人壽官網公告顯示,由董事洪寧擔任該公司董事長,其上任時為61歲,擔任董事長一職至今。

洪寧:男,1961年出生。自2021年11月起擔任和泰人壽董事。歷任高盛集團全球合夥人,高盛投資銀行部大中華區主席兼中國投資銀行部聯席主管,美國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投資銀行部執行副總裁等職務。

  相比於和泰人壽董事長較為穩定的人事變動,該公司總經理一職就顯得頗為曲折。

  該公司成立初期,由王浩擔任總經理。2016年7月保監會批准和泰人壽籌建后,王浩即擔任籌備組負責人,主導公司組建、團隊招聘及戰略規劃。2017年4月,其正式出任和泰人壽總經理。

王浩:男,1965年出生,2017年4月28日開始任職和泰人壽總經理。歷任都邦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投資總監(副總裁)、富德生命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投資總監、前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等職務。

  然而,王浩的任期不長,2017年四季度,據該公司償付能力報告顯示,總經理王浩已悄然離職。2017年11月,李玉泉接棒總經理,該公司迎來一段「一二把手」較為穩定的時期。

李玉泉:男,1965年出生,2017年11月22日開始任職和泰人壽總經理。無關聯方和其他單位任職和兼職情況。歷任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中國人民健康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總裁,中國人民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副總裁等職務。

  在李玉泉任職期間,和泰人壽保險業務收入規模顯著擴張。2020年10月,任職近三年的李玉泉因個人原因提出離職,由董事長劉鑫代行總經理職權。

李玉泉離職之后,和泰人壽總經理一職便陷入長達5年的空缺。期間由董事長劉鑫代行總經理職位一年后並未找到新的總經理人選,副總經理胡鋒於2021年12月出任該公司臨時負責人。2022年6月,胡鋒不再擔任臨時負責人,至今該公司暫無公開信息顯示行使總經理職權人選

  據和泰人壽2024年四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顯示,胡鋒於報告期內離職后,和泰人壽的高管班子僅剩總精算師崔傳波、審計責任人薛蔚、合規負責人郝鵬飛三位。

薛蔚:女,1975年出生。自2017年4月起擔任和泰人壽審計責任人。歷任華泰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內部審計部部門負責人、安邦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合規部副總經理等職務。

郝鵬飛:男,1979年出生。自2018年11月起擔任和泰人壽合規負責人。歷任北京市平谷區人民法院民二庭書記員、審判員、副庭長、審判管理辦公室負責人,華夏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風險與合規部高級經理、中郵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法律合規部法律責任人、副總經理等職務。

  2025年3月,該公司高管班子迎來第四位成員——財務負責人劉偉。7月,崔傳波副總經理任職資格獲批。至此精算、合規、審計、財務的負責人配置齊全,能夠維持該公司正常運營。而崔傳波作為該公司管理班子中唯一的副總經理,肩上擔子不輕。

劉偉:男,1976年出生。自2025年3月起擔任和泰人壽財務負責人。歷任泰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財務部主管,中航三星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財務部主管,崑崙健康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財務部經理,幸福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財務部總經理助理等職務。

業績震盪,支出劇增,盈利可否持續?

  和泰人壽成立以來,至今仍未走出虧損區間。資產端整體呈現出總資產規模波動擴張,但淨資產持續下滑態勢。承保端和投資端逐年增長,不過實現2024年微利。

  從資產情況來看,和泰人壽總資產整體呈現波動上升態勢,僅2021年和2025年一季度出現小幅下降,下降幅度分別為10.78%和6.35%。2020年總資產規模驟升至87.28億元,漲幅達134.21%,2021年小幅回調至77.87億元后開始逐年上升,於2024年達到歷史峰值148.17億元。截至2025年一季度,該公司總資產規模已有138.76億元。

  相比於總資產規模的整體擴張,該公司淨資產卻呈現下滑的趨勢。從2017年13.77億元以來便開始持續下滑,僅2024年出現正增長的情況,漲幅達24.63%,其余年份淨資產均為下降。截至2025年一季度,該公司淨資產規模已縮水至2.69億元。

  從盈利情況來看,和泰人壽處於連年虧損的狀態,僅2024年有0.12億元的淨利潤。除2023年和2024年以外,虧損額均在1億元上下浮動。2023年,淨虧損驟升至5.71億元,同比增長516.28%,虧損額幾乎相當於公司成立前6年虧損的總和(5.9億元)。

  從承保端來看,和泰人壽保險業務收入整體呈現波動上升態勢,僅2021年較大幅度下降37.56%,為11.22億元;2024年小幅下降8.1%,為21.37億元,其余年份均穩步增長。

  從投資端來看,其整體同樣呈現波動上升態勢。不同的是,相比於總資產和保險業務收入於2020年成為小峰頂,和泰人壽的投資收益在2021達到高點,為4.2億元,2022年出現回落20.29%,為3.35億元。隨后兩年內仍然延續逐年增長趨勢。

(2017年和泰人壽賠付支出不足0.01億元,故顯示0.00)

(2017年和泰人壽賠付支出不足0.01億元,故顯示0.00)

  從賠付支出來看,和泰人壽在成立至2020年間賠付支出極少,均未超過0.1億元。2021年開始出現明顯增長趨勢,2021年至2023年分別同比增長102.37%、263.93%、228.54%。2024年賠付支出出現大幅增長,漲幅高達500%。據該公司2024年度報告披露,該年度賠付支出中「滿期給付」佔幅極大,高達94%。

觀潮財經發現,2019年度來自分紅險的業務收入驟增達9.37億元,超2018年分紅險收入73倍。2019年,和泰好運來兩全保險(分紅型)的原保費收入十分可觀,達到了9.35億元,遠超該公司其余產品。該產品作為一款5年到期的分紅險,或與2024年大幅增長的「滿期給付」有關

  從手續費及佣金支出來看,仍然是2021年出現大幅增長,從2020年的0.89億元擴張至5.58億元,漲幅高達526.2%,2022年更是再次突破,支出達到6.92億元。2023年開始,和泰人壽手續費及佣金支出開始明顯縮減,新任董事長洪寧上任后初現控本成效。

  從和泰人壽業務及管理費支出來看,這項數據從成立以來十分穩定,僅2020一年超過2億元,8年以來年均支出1.8億元,在平均值上下浮動幅度不超過15%。

  和泰人壽近三年償付能力較為穩定,沒有明顯波動。從2022年一季度至2025年一季度,該公司綜合償付能力均值為159.78%,核心償付能力均值為147.26%。2023年四季度償付能力處於最低值,綜合償付能力為137.79%,核心償付能力為114.26%,隨后便開始逐漸上升,維持更安全的償付能力。

任命新高管、股權變革雙管齊下,和泰人壽能否轉危為機,等時間驗證。「七平八盈」,和泰人壽在其成立的第8個年頭實現盈利,在種種經營狀況之下其是否能持續盈利?在行業變革的大潮下,和泰人壽的突圍之路值得期待。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