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智駕入中東:文化、技術、政策的三重突圍

2025-07-28 10:01

中國智駕企業進入中東需過好文化關、技術關和政策關。 中國智駕企業進入中東需過好文化關、技術關和政策關。

文|錢麗娜

ID | BMR2004

2025年成為中國智駕企業出海中東的高峰之年。

4月,百度透露,蘿卜快跑已在迪拜進行開放道路驗證測試,並將於2025年年底前在迪拜部署100輛全自動駕駛車輛,同時,在阿布扎比的測試也即將啟動。

5月,小馬智行Pony.ai與Uber宣佈達成戰略合作,小馬智行的服務和車隊將在下半年接入Uber平臺,雙方合作將於今年在中東市場率先啟動。服務上線后,乘客在Uber APP上預約打車行程時,可選擇由小馬智行Robotaxi車輛提供服務。

同月,小馬智行與迪拜道路交通管理局(RTA)達成戰略合作,將在當地落地無人駕駛車隊。根據規劃,小馬智行2025年啟動測試運營,2026年推進全無人商業化運營,並實現與迪拜當地地鐵、有軌電車以及海上航線等多元交通網絡的無縫銜接。

文遠知行在2023年7月獲得阿聯酋首個自動駕駛汽車國家許可證,允許在全國公共道路上測試和運行自動駕駛汽車;2024年12月,文遠知行與Uber在阿布扎比啟動了網約車合作;2025年二季度起,車隊將在阿布扎比公開道路開展沒有安全員的純無人車試運營。

美國的Waymo、Cruise、Uber也把中東當成了試驗場。專業從事企業出海一站式服務的鼎金國際聯合創始人硃紅江説:「在阿聯酋、沙特等中東國家,美國、中國的智駕企業最多,去年韓國的智駕企業也來了。」

01

中東的「智駕」雄心

中國將中東視作共建「一帶一路」的重點區域之一,其投資潛力是其他地區不可複製的。

中東海灣六國(沙特、阿聯酋、卡塔爾、科威特、阿曼、巴林,以下簡稱「海灣六國」)中,阿聯酋和沙特是中國企業趨之若鶩的投資熱門地。

沙特的國土面積在海灣六國中最大,達225萬平方公里,人口3530萬;阿聯酋地處阿拉伯半島東部,國土面積僅8.36萬平方公里,人口1017萬。面對全球高科技迅猛發展的浪潮,兩國都在努力擺脫對石油單一資源的依賴。

2016年,迪拜公佈《自動駕駛交通運輸戰略》,計劃到2030年,25%的交通出行將採用智能無人駕駛模式,這一目標也成為阿聯酋「2030國家人工智能戰略」的一部分。當其他主要城市/國家專注於推動私人自動駕駛汽車時,迪拜正針對全部7種公共交通(地鐵、電車、公交、出租車、水上交通、纜車和接駁車)部署自動駕駛交通(SDT)。

如今,迪拜地鐵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自動駕駛公共交通系統之一,而其他公共交通模式,如「首英里 - 最后一英里」 接駁車、快速公交系統(BRT)等,也在實現自動駕駛功能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以這一戰略為指導,行業合作伙伴將能通過和道路與運輸管理局的合作,開發相關技術。據估算,在迪拜自動駕駛交通帶來的效益每年價值超過220億阿聯酋迪拉姆(約合人民幣430億元)。

迪拜是全球少數擁有一體化交通管理機構的政府之一。相比之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英國及歐洲的交通管理體系由地方、區域、州和聯邦機構拼湊而成,各機構的職責與管轄範圍參差不齊。儘管歐美等地區的整體資源規模可能超過迪拜及阿聯酋,但資金分配分散、監管權限碎片化以及跨區域政治博弈,使其自動駕駛交通推進之路更顯曲折。

沙特是G20國家中汽車普及率最高的國家之一(每千人保有量超200輛),沙特2021年已允許特斯拉進行FSD(完全自動駕駛)測試,只是僅限於NEOM新城。

《沙特智能交通戰略》提到「2030年開放L4商用車運營」的目標,該目標比歐盟還早兩年,但沙漠氣候對傳感器可靠性的挑戰在公開文件中常被弱化。

沙特貨運優先級高於乘用車,因為其物流成本佔GDP 18%(全球平均12%)。沙特運輸總局(TGA)與沃爾沃開展卡車試點項目,同時要求所有自動駕駛車輛必須配備機械踏板,採用的是「漸進式過渡」策略。

在沙特,阿卜杜拉國王經濟城建立了專門的自動駕駛車輛測試場,為本地和國際公司提供可控環境進行技術測試和驗證。超大型新城市建設項目「NEOM新城」是沙特未來城市的旗艦項目,投資金額高達5000億美元,NEOM計劃將自動駕駛技術作為其未來交通系統的核心支柱。目標是實現高度甚至完全自動駕駛的交通網絡,成為全球自動駕駛技術的前沿試驗田和展示窗口。另外,在利雅得、吉達等主要城市的特定區域(如大學校園、機場、商業區、專用車道)開展小規模試點項目,測試自動駕駛巴士、出租車或接駁車。

早在2023年10月25日,小馬智行宣佈與NEOM新城的投資機構NEOM投資基金(NIF)達成新的合作投資協議,獲得了1億美元的投資,這筆資金將用於在整個中東地區推廣無人出租車服務,並將投入全球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和運營。

鼎金國際創始人與CEO詹珂君説:「中國將中東視作共建‘一帶一路’的重點區域之一。過去兩年,多個省市政府代表團加強了來中東的訪問頻率。歐美局勢的變化加上中東的經濟基礎,其投資潛力確實是其他地方不可複製的。」

02

如何看待中東的智駕機會?

基於地理條件以及歷史文化稟賦,迪拜是中國智駕企業進入國際市場的重要途徑。

 阿聯酋全稱阿拉伯聯合酋長國,是一個聯邦制國家,由阿布扎比、迪拜、沙迦、富查伊拉、烏姆蓋萬、阿治曼和哈伊馬角七個酋長國組成。七個酋長國擁有各自的酋長,擁有處理各自酋長國內部事務的權利,而阿聯酋總統處理整個國家的軍事和外交事務。詹珂君説:「阿聯酋作為聯邦制國家,各酋長國在道路基礎設施、交通規則執行層面存在一定差異。對自動駕駛企業而言,即便在同一個國家內部,不同酋長國之間也可能需要針對性適配,從限速設置到道路標識,再到車輛上路審批機制,形成了實質性的本地化挑戰。」

迪拜是阿聯酋最國際化、經濟最活躍的酋長國之一,作為中東門户,它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優勢,是連接亞非歐三大洲的交通要道,位於阿拉伯灣南岸,長期被視為中東的門户城市。

詹珂君在迪拜駐紮多年,她的感受是:「迪拜因特殊的歷史原因,與英國淵源深厚。英語是當地通用語言,整個社會非常西化,由於阿聯酋全國本地人只佔11%—12%,而在迪拜,本地人佔比約為7%—9%,余下的皆為外國人,社會氛圍非常開放、包容,營商環境也不錯。」迪拜也是眾多跨國公司中東、北非、西亞的總部所在地。從這里飛往歐洲各國,短則三四個小時,長則七八個小時,交通便利。基於地理條件以及歷史文化稟賦,迪拜是中國智駕企業進入國際市場的重要途徑。

阿聯酋對人工智能的重視,也使其做出一項重大變革,從2025 年 9 月起,阿聯酋的公立學校從幼兒園到 12 年級的所有學生都將開始學習人工智能課程。這一具有前瞻性的舉措,體現了阿聯酋對教育創新和未來人才培養的高度重視,旨在為學生提供適應未來社會發展的關鍵技能和知識。

詹珂君説,迪拜的發展情況並不代表整個阿聯酋,也不能代表中東。相對而言,沙特2016年推出「2030願景」,2017—2018年起加速改革,也就是説六七年前纔開始大力改革,國際化程度不如阿聯酋,文化保守性會更強,整體開放程度與多元化程度仍在逐步推進中。

如今,Uber已經進入中東運營,但在各國選用的車型差異很大,阿聯酋的車型以雷克薩斯為主,民用車輛中豪華車比例也較其他地區高;而沙特普通民眾的生活質量較為一般,Uber平臺上各種車型都有,有些車型服務和維護水平存在一定差異,反映出兩國消費層級與用户體驗的現實差距。

中國智駕企業進入中東之前,詹珂君建議一定要先過好「三關」。

第一是文化關。企業需要了解中東的歷史、文化、宗教和習俗。「有時宗教和習俗未必制約企業發展,用好這些因素,反而能夠創造市場機會。」

目前,沙特雖然解禁了女性駕駛的禁令,但是女性駕車的比例不高,整體佔比仍處於上升階段,很多女性出行還需要依賴司機或者是家庭成員的支持。「這反倒是一個彎道超車的契機,智駕企業可以打造女士專屬艙,通過提升隱私性和安全感切入市場。這是個以柔克剛的滲透策略。」詹珂君繼續分享,「如果緊跟這個改革政策,無人駕駛也能成為政府推動社會包容和女性就業的重要工具。」

在中東市場,「齋月行為模型」是自動駕駛企業進行本地化落地時不可忽視的重要策略。研究與各地官方數據普遍顯示,齋月期間,因白天禁食、臨近開齋時段的集中出行、高温疲勞和夜間活動增加等因素,交通事故率較平時上升14%—30%,其中17:00—19:00為高風險時段。對此,領先企業已開始將「齋月行為模型」納入算法體系。它們採用三種方法:一是對齋月不同時段的交通行為進行建模;二是加強傍晚時段的預測與應對策略;三是聯動V2X系統(Vehicle-to-Everything,一種基於無線通信技術的車聯萬物系統,旨在實現車輛與周圍環境之間的實時數據交互)‌‌與城市信號控制,實現高峰期動態調度。

詹珂君説:「這一模型不僅提升了實際運營安全,也體現了對當地宗教文化習俗與社會規則的敏感理解,是實現‘文化適配型自動駕駛’的關鍵一環。對於希望長期深耕中東的出行科技公司而言,齋月並非障礙,恰恰是構建本地信任與品牌區隔的戰略窗口期。」

第二是技術關。中東的地理環境與中國大不同。迪拜碼頭(Dubai Marina)是全世界高樓層密度最高的區域之一,迪拜與阿布扎比相距100多公里,從迪拜高層建築羣駛出后,一路穿越大片沙漠,部分路段缺乏高精地圖標定或道路標誌,對智駕的導航與感知冗余提出更高要求。中東當地超高温天氣和沙塵暴對電池熱管理、攝像頭成像精度等的影響會比較大。

在地圖方面,詹珂君建議,智駕企業與本地的地圖服務商合作最為快捷,只需做好前期的數據標準化、API接口、商業授權即可快速實現落地運行。

技術領域,詹珂君看到,智駕作為高頻高精度的數據密集型場景,可以在中東搭建生態體系,整合上下游、本地運營商、資本方、交通運營單位等多方資源。智駕企業進入中東市場時,有助於推動部分中國智能汽車的出口。大規模整車出口是否能夠落地,需看政策、合規、價格、售后支持等因素;目前多數自動駕駛企業進入中東時,主要採用技術落地(算法、地圖、傳感器融合、V2X等)。在運行過程中,需要存儲大量的數據,智駕企業甚至可以作為數據中心的牽頭方,帶動國內數據中心的出海,或者與當地的數據企業合作。

目前華為在中東建立了數據中心,中國電信也在推進早期部署,整體上中資企業在區域級數據中心建設上仍有廣闊空間。值得關注的是,迪拜當地電信巨頭DU與微軟已經達成合作,計劃投資 20 億迪拉姆(約合5.44 億美元)在迪拜共建一座超大規模數據中心。這一項目不僅體現了中東各國對算力主權的重視,也説明區域對於AI與自動駕駛等高算力應用場景的基礎設施準備正不斷加速。

第三是政策關。目前,沙特和阿聯酋全國性的無人駕駛法規還在完善中,智駕企業面臨着責任認定模糊、保險機制缺位的風險。

但是詹珂君認為,企業早期參與有其好處,可以與政府共建標準、測試規則及城市出行協同方案的設計,有望在當地行業早期建立話語權並獲得先發紅利,這種情況在阿聯酋比較常見。「以迪拜為例,其對外來先進技術持開放合作態度,擅長通過引入國際化執行團隊甚至才能突出的個人,快速建立產業生態。DIFC(迪拜國際金融中心)等平臺的發展即體現了這種‘頂層設計+外部能力引入’的協作機制。」詹珂君建議,無人駕駛的玩家可以藉助窗口期,參與更底層的城市協同設計,比如投資建設各類交通信號等基礎設施,深度嵌入城市智能交通佈局,而不是把自身僅僅定位於一個無人駕駛工具的提供商,「切入的角度很多,這里有大量的機會。」

總之,智駕企業進入中東市場時,要做好本地的合規工作,這將涉及牌照、用工、數據隱私和安全性等問題。沙特對用工的「沙化率」有硬性規定;阿聯酋雖然相對開放,亦逐步推進本地化僱傭機制,對中大型企業設有配額要求,所以當公司壯大到一定規模時,對僱傭本地員工還是有一定的要求。

詹珂君説:「中國企業只要肯過來,都是有機會的,但是我們尤其建議國內具備成熟產品力、國際化能力與長期戰略視野的相對頭部的企業參與,畢竟中東如今已不只是新興市場,更是全球市場博弈的重要支點。」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