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爆發!4000億巨頭,罕見漲停!

2025-07-28 16:56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7月28日,滬指維持窄幅震盪走勢,創業板指強勢拉昇;港股走勢分化,恆生指數小幅走高。

  具體來看,滬指盤中圍繞3600點窄幅震盪,創業板指一度漲超1%。截至收盤,滬指漲0.12%報3597.94點,深證成指漲0.44%報11217.58點,創業板指漲0.96%報2362.6點,滬深北三市合計成交17665億元,較此前一日減少520億元。

  場內近2800股飄紅,保險板塊強勢,新華保險漲近5%創歷史新高,中國人壽中國平安漲約3%;醫藥板塊上揚,創新葯概念強勢,康希諾廣生堂漲超13%,恆瑞醫藥海思科等漲停;PCB概念爆發,方邦股份芯碁微裝20%漲停,勝宏科技續創新高;6G概念活躍,碩貝德光迅科技等漲停,景旺電子創出新高。

  港股方面,創新葯、保險等板塊表現亮眼,創新葯龍頭恆瑞醫藥大漲超24%,君實生物漲約10%,友邦保險漲近5%,中國平安、中國太平等漲逾3%。

  保險板塊爆發

  保險板塊盤中集體走高,截至收盤,新華保險漲近5%,盤中創歷史新高;中國太保漲4%,中國平安、中國人壽漲約3%。

  港股方面,截至發稿,友邦保險漲近5%,中國太保、陽光保險、中國平安、中國太平漲逾3%。

  消息面上,中國保險行業協會25日公佈,當前普通型人身保險產品預定利率研究值為1.99%。隨即中國人壽、平安人壽、太保壽險等發佈公告稱,傳統型人身險產品的預定利率將從2.5%下調至2.0%,分紅險的保證利率上限將從2%調整為1.75%,萬能險從1.5%調整至1.0%,人身險公司需在2025年8月31日前完成產品切換。

國聯民生表示,從降幅來看,普通型人身險、萬能險的預定利率降幅為50BP,分紅險的預定利率降幅為25BP,分紅險和普通型人身險的預定利率上限差距收窄至25BP,分紅險對客户的吸引力有望邊際抬升。隨着預定利率動態調整機制落地,壽險公司的負債成本和淨投資收益率隨市場利率同步變動,保險公司的資產與負債的聯動效應有望強化。在此背景下,壽險公司的負債成本有望持續改善,投資收益率也能更好地覆蓋負債成本,其面臨的資產配置壓力和利差損風險均有望緩解。

中信證券認為,監管機構引導儲蓄存款搬家,鼓勵分紅險發展,暢通保險公司資金、資本、資產端循環。頭部保險公司有望藉此實現健康擴表,在擴表中降低負債成本、調整負債結構、提升盈利穩定性,開啟新的發展周期。從配置股票的角度看,淨資產是核心指標,有望企穩向上。在1倍PB水平配置未來資產負債表仍然有翻倍空間的公司,具有較大的安全邊際。

  創新葯概念拉昇

  創新葯概念盤中強勢拉昇,截至收盤,廣生堂漲近14%,恆瑞醫藥、海思科、聯環藥業辰欣藥業等均漲停。其中,恆瑞醫藥A股總市值已超4000億元。

  港股方面,截至發稿,恆瑞醫藥大漲超24%,三生製藥漲約12%,康希諾生物、君實生物漲約10%。

  行業方面,2025年以來政府多次提出優化藥品集採、支持創新葯等相關政策,同時商保創新葯目錄出臺在即,醫藥政策環境向好。第十一批國家藥品集採開始藥品信息填報工作,第十一批國家藥品集採規則和價格降幅有望得到優化,「反內卷」不再錨定最低價,嚴格管控質量,科學選擇集採品種。

  機構表示,2025年國家基本醫保目錄和商業健康保險創新葯品目錄調整啟動,本次國談最大的變化便是增設了商保創新葯目錄並與基本目錄形成「雙目錄」並行模式。商保創新葯目錄的定位有望成為高價值創新葯的緩衝平臺,同時支付端給予「三除外」支持,有望為創新葯在國內打開商業化空間帶來助力。

  PCB概念活躍

  PCB概念盤中走勢活躍,截至收盤,方邦股份、芯碁微裝、銅冠銅箔大族數控20%漲停;勝宏科技漲超17%,盤中創歷史新高。

  中信證券近日指出,AI算力對高端PCB(印刷電路板)的需求快速增長,在今年帶來AI PCB明顯供需缺口。隨着AI面向推理需求的持續擴張,ASIC芯片的增長有望成為2026年高端PCB增量需求的主力。經測算2026年全球AI PCB增量供需比位於80%—103%區間,供需偏緊的狀態有望持續。各家PCB廠商的增量產值釋放情況將對其AI業務的增長彈性起到決定作用。看好具備領先技術能力、積極擴充高階PCB產能、海外客户卡位合作相對領先的頭部PCB公司持續受益,業績增長仍具較強持續性和較高確定性。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着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