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28 15:25
近期,權益市場和商品市場雙雙走高,債市壓力顯著增加。7月21日,上證指數再創年內新高,隨后幾日股市持續保持強勢。截至7月25日收盤,上證指數收於3593.66點,周內漲幅達到1.67%。這也讓許多機構資金的風格發生改變。
7月21日至25日,純債型基金連續五個交易日呈現淨贖回態勢。其中,7月24日單日贖回近千億規模。
7月24日,興銀基金發布公告稱,旗下興銀中債優選投資級信用債指數C於7月23日發生大額贖回。同日發佈公告提及上述情況的,還有圓信永豐興利E、金鷹中債0-3年政金債指數C、金鷹添福純債C、泰信匯盈A/C等多隻債基產品。
債基申贖指數數據
資料來源:Wind、華西宏觀固收團隊
實際上,保險機構已經連續3個月減持國債。華安固收團隊統計數據發現,根據中債登口徑,4月、5月、6月保險機構對國債持有量分別減少89億元、74億元、12億元。
減持規模雖然不算高,但考慮到此前保險機構主要是超長國債的主要配置機構之一,險資的轉向值得關注。
成長、價值並非矛盾,「槓鈴策略」關注度仍較高
近年來,因A股行情震盪以及債市走牛,避險資金持續湧入債基,近期披露的季報數據顯示,截至二季度末公募債券型基金規模達到了10.93萬億元,創下歷史新高,相比一季度末的10.07萬億元增長了8600億元。
而隨着權益市場的不斷走高,風險偏好不斷強化,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債市的情緒。但不可否認的是,當前債市收益率仍然處於歷史低位水平,背后的預期是下半年經濟增速或回落和政策刺激放緩。但當前或類似於2016年—2017年。
2025年下半年實際GDP增速或保持穩定,以及通脹水平和地產行業有望改善,市場預期逐漸修正悲觀預期,債券收益率持續上行。
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對比滬深300點位
數據來源:Wind 截至2025.07.25
而機構投資者對於「槓鈴策略」關注度仍較高,一方面,高股息資產在利率下行背景下具備較強吸引力;另一方面,科技成長與新消費板塊成為獲取超額收益的關鍵,疊加小盤風格階段性佔優,資金在攻守之間靈活切換。
這兩類債券ETF逆流而上
但有一個有意思的想象值得關注,那就是許多場內債券ETF的份額卻不降反升。Wind數據顯示,截至7月25日,目前全市場共有39只債券型ETF,規模合計5105.05億元。
其中超長期國債與科創債成爲了逆流而上的代表,數據顯示,上周資金流入居前的ETF中債券基金就佔據了半壁江山,其中30年期國債與AAA科創債整體流入趨勢明顯。
資金流入前十位ETF
數據來源:Wind 截至2025.07.21-2025.07.25
從邏輯來看二者機構的加倉邏輯是有區別的,從7月中旬開始,隨着股市走強,30年國債已經連續調整了半個月時間。上周30年國債ETF跌超1.5%,當前整體處於低位,資金趁機「抄底」意圖明顯。
而科創債則是另一種邏輯,當前資產荒行情未得到緩解,科創債ETF的創設推動搶券行情使得科創債利差大幅壓縮,帶來了一定投資機會。並且,科創債ETF兼具債券的穩健性與ETF的便捷性,比如可在交易所實時交易,申贖靈活、費率低於主動管理型債券基金,可滿足機構投資者的配置需求。
從業績回報看,這兩類債券ETF目前均處於震盪探底階段,博時上證30年期國債ETF和鵬揚中債-30年期國債ETF在回報和風險調整后指標方面表現較為突出。儘管它們的回報率仍落后於滬深300指數,但年化回報分別為0.01%和-0.64%,信息比率和夏普比率也顯示出一定的抗風險能力。
數據來源:Wind 截至2025.07.25
相關機構對此則相對較為樂觀,相關機構指出,短期債市或仍有情緒性震盪,不過回調空間較為有限。今年債市結構性機會較多,通過預判可以不斷挖掘交易機會,以此獲得債券投資回報。她認為,在基本面以及宏觀環境變化不大的情況下,每輪債市調整均是較好的介入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