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28 13:15
登錄新浪財經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評等級
(來源:dxbankingresearch)
摘要
紮根經濟大省的優質城商行,大股東增持釋放積極信號。青島銀行由原青島地區21家城市信用社合併組建而成,A+H股上市。公司紮根青島、輻射全省,分支機構全省覆蓋,重點佈局膠東經濟圈,2024年末51%貸款投向青島市。公司治理方面,公司股權結構均衡,管理團隊優秀。具有外資銀行+地方國資+優質民企的多元化股權結構,6月青島國信集團計劃增持釋放積極信號。
區域信貸需求較好,規模有望保持較快擴張。山東省經濟兼具規模與增速,2025年開局良好。山東省工業基礎雄厚,近年持續推進「新舊動能轉換」,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山東擁有以青島港為龍頭,日照港、煙臺港等港口協同發展的世界級港口羣,助力海洋經濟發展。在當前「經濟大省挑大樑」政策導向下,預計當地政府項目及政信類貸款需求保持相對旺盛;企業經營活力和韌性較強,帶來較強信貸需求。截至5月末山東省貸款、對公貸款同比+9.4%、+12.9%,增速處在全國前列。預計隨着山東省經濟持續向好,青島銀行作為頭部城商行,信貸增速有望持續領先全省和全國。
負債成本有下降空間,淨息差降幅有望逐步收窄。青島銀行近年來持續優化資負結構和定價管理,淨息差較同業由劣勢轉為優勢,1Q25更是實現息差階段企穩回升(1.77%,同比持平、較2024年提升4bp)。展望來看,資產端,在需求偏弱、降息周期尚未結束情況下,貸款收益率仍在下行通道,但預計下行幅度將明顯放緩。負債端,長期限存款集中重定價,疊加5月存款掛牌利率調整效果逐步體現,負債成本有望加速下行。當前監管對銀行合理息差的呵護態度明確,貨幣政策兼顧支持實體和銀行息差穩定,預計淨息差降幅持續收窄。
資產質量改善周期,信用成本下降推動盈利較快增長。青島銀行歷史不良包袱主要源於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新舊動能轉換等衝擊,近年來已逐漸出清,不良貸款率連續下降7年,1Q25末降至1.13%。近年來信貸投放審慎,不良認定標準嚴格,不良新生成情況持續改善。撥備覆蓋率連續4年穩步提升至1Q25的251.5%,撥備計提較為充分。展望來看,預計公司對公貸款有望延續不良下行趨勢,零售不良上行斜率有望趨緩;隨着資產質量向好,信用成本仍有下降空間。
投資建議:作為深耕經濟大省的優質城商行,山東省經濟發展向好為公司快速擴表提供堅實基礎;公司自身資負結構持續優化,近年淨息差表現好於同業,未來降幅有望繼續收窄;歷史不良包袱出清,化債、穩地產等政策推動風險預期改善,信用成本仍有下降空間、推動盈利保持較好增長。預計2025-2027年歸母淨利潤增速分別為16.2%、15.9%、15.1%,對應BVPS分別為7.32、8.32、9.48元/股。7月22日收盤價4.98元/股,對應2025年0.68倍PB估值。首次覆蓋給予「推薦」評級。
1. 山東首家上市城商行,公司治理優秀
青島銀行成立於 1996 年,由原21家城市信用社的全部原有股東以及以發起人身份加入的青島市財政局等新股東共同發起設立。2015年青島銀行在港交所上市,2019 年在深交所上市,成為山東省首家上市銀行、全國第二家A+H上市城商行。
青島銀行資產規模較小、但增速快,盈利能力處於上市城商行中上水平。截至25Q1,青島銀行總資產規模7,131.5億,位列17家上市城商行第13;貸款、存款余額分別為3,591.2億、4,487.0億,位列第12。青島銀行資產規模在上市城商行中相對較小,但近年來保持較快增長,2020-1Q25總資產複合增速13%、排名第9。青島銀行盈利能力較強,25Q1年化ROE為13.2%,排名第6;25Q1營收、歸母淨利潤增速分別為 2.3%、16.4%,排名第1、3。
1.1 公司治理:股權結構均衡,管理團隊優秀
外資+國企+民企股權結構較為均衡,國信集團計劃增持釋放積極信號。截至25Q1末,青島銀行第一大股東為公司2007年引入的戰略投資者「意大利聯合聖保羅銀行」,持股比例為17.5%。國企股東方面,青島國信產融控股、青島華通合計持股13.37%。民企股東方面,青島本土企業海爾集團通過海爾產業、海爾空調、海爾智家合計持股17.28%。青島銀行高管團隊、外資股東、海爾集團、國信集團分別佔據4、2、2、1個董事會席位。6月11日,青島銀行公告董事會審議通過青島國信集團增持計劃議案,國信集團擬通過其子公司增持青島銀行股份,增持后國信集團合計持股比例預計不超過19.9%。本次大幅增持體現了青島國資對公司長期經營和投資價值的認可,釋放積極信號。
高管團隊銀行業經驗豐富、專業能力突出。2022 年以來履新的以董事長景在倫先生、行長吳顯明先生為代表的核心管理團隊,銀行管理經驗豐富,年富力強。高管團隊曾任職於國有大行山東分行、青島分行等,兼具大行和山東地區銀行業經驗。
1.2 區域佈局:紮根青島,輻射全省
青島銀行紮根青島、輻射全省,分支機構已實現省內16個地市全覆蓋。截至2024年末,青島銀行分支機構合計200家,近年來保持增長趨勢。2025年2月聊城分行成立,至此青島銀行實現對山東省16個地市全覆蓋。公司分支機構主要佈局在包括青島在內的膠東經濟圈,在省內與齊魯銀行(主要佈局省會經濟圈)實現錯位互補。青島銀行未設立省外分行,旗下擁有青銀金融租賃(持股60%)、青銀理財公司(全資發起設立)兩家子公司。
青島地區貸款市佔率保持較高水平,省內異地貸款快速增長。從貸款區域分佈來看,截至2024年末,青島銀行51%的貸款投向青島市;近五年青島地區貸款複合增速約13.6%。青島地區貸款市佔率逐步提升並穩定在5.5%左右(青島銀行青島市貸款余額/青島市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余額)。近五年省內異地貸款複合增速約15.6%,快於青島本地貸款增速,異地貸款佔比持續提升,已成為信貸投放重要增長點。從山東省貸款市佔率來看,2024年末青島銀行貸款市佔率約為2.25%,在可比上市城商行中偏低,橫向比較下還有一定增長空間。
2. 區域信貸需求較好,擴表動能強勁
2.1 山東省經濟土壤肥沃,信貸增速全國領先
山東省經濟兼具規模與增速,2025年開局良好。山東省經濟總量長期位居全國第三,僅次於廣東、江蘇。2024年GDP同比增速5.7%,高於全國平均增速,在GDP總量前10經濟大省中排名第三。根據政府披露,山東省2025年目標GDP增速5%以上、與上年持平,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高於全國,社零增速5%以上,外貿外資穩量提質。從1H25情況來看,山東省GDP同比增速5.6%,高於全國水平,實現良好開局。社零增速、進出口增速均好於全國水平,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略偏低。
新舊動能轉換持續推進,相關政策利好區域產業結構優化。傳統產業升級中的設備更新、技術改造,以及新興產業的崛起,有望帶動相關信貸需求增長。山東省具有完備的工業體系及生產線,是全國唯一擁有全部41個工業大類的省份,工業基礎雄厚,但以重工業和傳統行業為主,曾面臨產能過剩、技術升級、環保等壓力。在此背景下,近年來山東省持續推進「新舊動能轉換」,在化解鋼鐵、煤炭、電解鋁等過剩產能的同時,不斷佈局培育新興產業,以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和新模式為代表的「四新」經濟逐步成為經濟增長的源動力。隨着2022年9月國務院印發《關於支持山東深化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全省工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2022年以來山東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持續高於全國水平。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來看,目前化工、能源等傳統產業仍是山東工業體系基本盤,利潤佔比較高;醫藥、汽車等新興產業利潤總額及排名有所提升。
世界級港口建設助力山東省海洋經濟發展。山東是我國海洋經濟大省,擁有全國約1/6的海岸線和豐富海洋資源。2023年8月山東首次提出世界級港口羣建設三年行動方案,打造服務全球的一流港口基礎設施,推進港口產業融合發展。目前山東已形成青島港為龍頭,日照港、煙臺港等港口協同發展的港口羣,港口實力躍升驅動海洋經濟迅速發展。2024年山東海洋生產總值突破1.8萬億,佔全國海洋生產總值的17.1%,穩居全國第二位,較上年增長6.1%。全省海洋產業結構持續優化,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加快,新興產業不斷培育壯大。2024年海洋漁業、化工業、交通運輸業、旅遊業等11個傳統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9%(佔比93%);海洋工程裝備製造業、藥物和生物製品業等4個新興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3%(佔比7%)。
核心城市青島+濟南經濟實力強,產業基礎好。山東省共轄16個地級市,在「十四五」期間構建了「一羣兩心三圈」的區域發展格局,「兩心」即支持濟南、青島建設成為國家中心城市。從2024年山東省各地市經濟總量排名看,前三位依次為青島、濟南和煙臺,規模均超萬億,其中青島超1.6萬億元,穩居山東省首位,佔全省GDP的17%。近年來青島GDP增速與山東省趨勢基本一致。人均GDP方面,青島位居全省第二,僅次於石油資源豐富的東營。從產業分佈來看,青島、濟南及煙臺市受益於本身產業基礎及交通樞紐優勢,其產業集羣相對更為豐富。
得益於良好的經濟和產業基礎,以及新舊動能轉換下較為旺盛的信貸需求,山東省近年來貸款保持較快增長。截止2025年5月末,山東省貸款同比增9.4%,增速在主要省份中僅次於江蘇省;其中,公司貸款同比增12.9%,住户貸款同比增2.4%。近年來對公貸款增長較平穩,貢獻有所提升;個人貸款增速隨行業趨勢下行,但仍保持正增長。
2.2 青島銀行規模平穩增長,信貸結構持續優化
青島銀行邁入信貸平穩擴張新周期。近5年青島銀行經歷了擴表放緩后逐步企穩的過程,目前貸款增速處於上市城商行中游水平,高於銀行業平均貸款增速和山東省銀行業貸款增速。
2020-2022年青島銀行貸款增速放緩。主要拖累項是:(1)房地產行業融資政策收緊,對公房地產及建築業貸款增速大幅下降;(2)隨着地產進入下行周期、居民就業收入預期趨弱,居民部門加降槓桿意願下降,個人按揭貸款、個人消費貸增速均明顯放緩。
2023年以來貸款增速逐步企穩。特別是2024年在行業仍面臨信貸弱需求壓力下,青島銀行依舊保持雙位數的穩健增長。截至2024年末,青島銀行貸款同比增長13.5%、增速較上年提升2pct;主要得益於對公貸款中的製造業、批發零售業、基建類貸款快速增長。1Q25末貸款同比增長13.3%,在上市城商行中排名第8。
貸款結構:青島銀行對公貸款佔比超七成、高於同業。對公業務是近年信貸投放主力,對公基本盤持續夯實、結構更加均衡。零售貸款增長偏弱,與行業趨勢一致。
對公貸款行業結構多元,批零、製造業、基建較為均衡。2024年末,對公貸款前三大行業為批發和零售業、製造業、建築業,分別佔總貸款的14.5%、11.9%、11.2%,佔比均高於同業均值。基建類貸款合計佔總貸款的24%,低於可比同業,反映青島銀行對傳統基建依賴較低。其中,與政府融資平臺貸款關聯度較高的租賃與商務服務業貸款僅佔11%(城商行平均18%)。房地產行業貸款佔比6.8%,略高於同業均值,但較其2019年峰值已下降4.6pct,風險敞口持續壓降。
零售貸款增長偏弱,基本盤按揭貸款規模平穩。2024年末,按揭貸款佔比13.9%,近年來持續下降,但仍高於同業均值。在近幾年居民提前還貸趨勢下,按揭貸款規模增速放緩至1%左右。消費貸、經營貸分別佔5.9%、3.2%,低於同業均值。
展望來看,信貸增速有望領先全省和全國水平。在「經濟大省挑大樑」的政策導向下,山東等經濟大省的政府項目、政信類貸款需求保持相對旺盛,對公信貸投放有保障。同時,依託完備的工業體系和近年來新舊動能轉換的穩步推進,企業經營活力和韌性較強,製造業等企業信貸需求較為旺盛。零售方面,由於區域房地產市場仍較為低迷,按揭需求尚未明顯回暖;但考慮提前還款減少,預計按揭貸款規模有望平穩略增。在擴內需、促消費等政策推動下,消費貸和經營貸投放預計有所增長。綜合來看,山東地區貸款規模有望延續較快增長,青島銀行作為頭部城商行,信貸增速有望持續領先全省,進一步提升市佔率,具備成長空間。
3. 淨息差較同業優勢擴大,負債成本仍有下降空間
本輪降息周期以來,2021-2024年青島銀行淨息差累計僅下降6bp,降幅明顯小於可比城商行均值(45bp);淨息差在17個上市城商行中的排名由第14提升至第6,劣勢逐漸縮小。這主要得益於青島銀行更小的生息資產收益率降幅。1Q25青島銀行淨息差1.77%,同比持平、較2024年提升4bp,率先實現息差階段企穩。
3.1 資產端:量價均衡+結構優化,綜合收益率降幅小於同業
2021-2024年青島銀行生息資產收益率累計下降31bp至3.94%,降幅小於可比同業(75bp)。主要得益於:
(1)貸款定價能力強:青島銀行對公貸款收益率排在上市城商行前列。一方面是青島銀行部分金融租賃資產貢獻了較高收益率,另一方面是公司聚焦中小企業客户,定價相對更高。近年來對公貸款量價相對均衡,未過度「重規模輕價格」。個人貸款收益率處於上市城商行中游,降幅亦小於可比同業。
(2)資產結構優化:青島銀行持續優化資產結構,提升貸款佔總資產比重,緩解生息資產收益率下行壓力。另外,青島銀行對公貸款佔比相對更高,且近年持續提升;本輪降息周期以來,對公貸款利率累計降幅整體小於零售貸款(特別是個人住房貸款),結構基礎及優化使得青島銀行貸款收益率降幅較小。
3.2 負債端:存款付息率未來有持續下降空間
2021-2024年青島銀行計息負債付息率累計下降20bp至2.18%,與可比城商行大致相當。負債成本下降主要源於債券發行、同業存單等主動負債成本的下降;受定期化影響,存款成本在2024年之前呈上升趨勢。2024年以來,隨着長久期定期存款大量到期重定價(2024年青島銀行1-5年內到期的長期限存款佔比大幅下降),近兩年存款掛牌利率下調紅利正在加速釋放,2024年青島銀行存款付息率、計息負債付息率同比下降14bp、15bp。
展望來看,2025年淨息差降幅預計延續收窄趨勢。一方面是長期限存款集中重定價帶來負債成本加速下行,疊加5月存款掛牌利率調整效果逐步體現;另一方面,儘管貸款收益率仍處在下行通道,但今年監管強調避免過度競爭行為,對按揭貸款、消費貸等產品做出利率下限管控。從上半年新發貸款利率來看,下行幅度明顯放緩。預計全年貸款利率下行幅度有限、速度平緩,貸款收益率降幅預計收窄。綜合資負兩端考慮,預計淨息差降幅持續收窄。
4. 理財業務持續發力,金市投資收益貢獻突出
4.1 中間業務:理財業務優勢突出,中收貢獻同業領先
青島銀行中收佔營收比重較高。2024年青島銀行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約佔營收11%,排在上市城商行前列。2022-2024年中收復合增速2.2%,排在上市城商行第4。2024年中收同比增速約 -5%,降幅低於上市城商行。其中,主要是委託代理業務、託管及銀行卡業務中收下滑拖累,與行業趨勢一致;理財業務中收同比基本持平。
財富管理:零售AUM平穩增長,理財業務區域領先
青島銀行擁有稀缺的理財子牌照,理財業務區域領先。2020年青島銀行理財子公司青銀理財獲批開業,是山東省內唯一擁有理財公司牌照的地方法人銀行,也是全國唯一一家母行資產規模萬億以下的理財子公司。根據普益標準評級體系,25Q1青銀理財位居山東省區域性理財機構綜合理財能力第一名。
從產品體系、規模、創收等方面看:(1)理財產品體系持續優化,渠道持續拓展。青銀理財已形成架構完善、創新性強、功能強大的產品體系,產品收益較同業同類型擁有明顯優勢,充分滿足客户一站式多元化投資需求。2024年末行外代銷渠道已達90家,較上年末翻倍增長。(2)「理財產品規模/母行總資產」高於可比同業。開業以來青銀理財產品規模穩步增長,截至2024年末產品管理規模1993億,管理規模/銀行總資產為29%,顯著高於其他城商行理財公司。(3)理財業務持續創收。2024年理財手續費收入9.29億,佔全部手續費收入47%。(4)零售AUM穩步增長。截至2024年末零售AUM達3459億元,2020-2024年青島銀行零售客户AUM複合增速14.3%。
託管業務:獲牌照以來,託管規模穩步增長
青島銀行於2023年5月取得資產託管業務經營許可,是山東省唯一擁有基金託管牌照的地方法人銀行。2024年以來青島銀行資產託管業務穩步發展,2024年末資產託管規模達1450億,1H25突破2000億。青島銀行通過構建並深化母子協同、板塊聯動的集團化作戰優勢,高效整合內部金融市場、理財子公司、零售財富、公司金融、零售財富等條線資源,正打造以資產託管牽頭,「一點接入、全集團響應」的綜合金融服務平臺。
展望來看,隨着前期減費讓利影響逐步消退、中收基數走低,以及資本市場回暖和理財規模增長,預計今年代銷、理財等財富管理收入將逐步改善,推動中收回暖。
4.2 其他非息:債市波動減弱,其他非息收入壓力緩釋
金融市場業務方面,1Q25末青島銀行金融投資佔總資產比重約36.4%。其中,AC、FVOCI、FVTPL分別佔14.2%、13.7%、8.5%,結構較為均衡。2024年債牛環境下,青島銀行全年其他非息收入實現同比32%高增長。1Q25債市走弱,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形成淨浮虧,但青島銀行通過交易及時鎖定收益,投資收益保持較好增長,其他非息收入合計同比增長21%,好於上市城商行平均增速(同比下降14%)。
展望來看,二季度債市利率波動幅度明顯減弱,基本處於震盪下行趨勢,預計浮虧環比減少;通過合理配置和波段操作,預計金市業務表現好於一季度。目前經濟仍處於弱復甦趨勢,判斷長端利率短期難單邊趨勢上行,或仍以區間窄幅震盪為主,預計全年其他非息收入壓力最大時期已經度過,后續對營收的拖累有望逐步減弱。
5. 資產質量改善,信用成本降低支撐利潤增長
5.1 不良率持續下行,資產質量穩中向好
區域風險平穩:山東銀行業不良率持續下降,城投信用利差收窄。從區域風險周期來看,山東省本輪債務問題主要源於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新舊動能轉換等衝擊。在產業結構優化過程中,舊產能快速清退,而新產能接續能力不足;微觀企業主體經營受到較大影響,企業債務違約大幅增加。2015-2019年山東銀行業不良率持續攀升,2019年三季度末達到峰值3.56%。此后隨着覈銷處置力度的加大,以及新生成不良趨穩,2020年以來呈現不良貸款額、不良率雙降趨勢;2021年不良率已降至全國平均線以下,向江浙優質區域靠攏,區域資產質量穩步改善。從山東省城投債信用利差來看,2023年7月以來,隨着一攬子化債持續推進,山東省城投債信用利差逐步收窄。
青島銀行資產質量持續改善,當前不良率處於同業中游水平。
(1)靜態指標:不良率連續7年下降。25Q1青島銀行不良貸款率為1.13%,較年初下降1bp,較2017年峰值下降56bp。當前不良率處於上市城商行中游水平。
(2)前瞻指標:關注率降至低位,潛在不良壓力較小。25Q1青島銀行關注率為0.48%,較年初下降8bp;較2018年峰值下降515bp。逾期貸款率在2022年小幅波動后趨於平穩,2024年末青島銀行逾期率1.42%、與上年持平。當前關注率、逾期率均處於上市城商行較低水平。
(3)動態指標:不良生成改善,年度覈銷金額下降。2020年以來青島銀行不良淨生成率持續下降。2024年加回覈銷后不良淨生成率為0.52%,較上年下降5bp,較2019年峰值下降184bp。當前不良生成率處於上市城商行較低水平。
(4)不良認定:較為充分,第三階段貸款全部納入不良。從逾期貸款偏離度來看,2024年青島銀行逾期90天以上貸款/不良貸款為89%,不良認定充分。從三階段貸款劃分來看,2024年第三階段貸款佔比與不良率一致,無不良認定缺口。
細分行業資產質量:近年青島銀行對公貸款不良率呈下降趨勢,零售不良率有所抬升,與行業趨勢一致。
對公:2024年末青島銀行對公貸款不良率為0.87%,較2019年末下降133bp。對公不良貸款主要集中在製造業、批發零售業、房地產(2024年分別佔對公不良余額的40%、27%、21%)。製造業、批發零售業歷史高風險主要源自前期產能過剩行業去產能,以及企業間互保鏈問題。在近年不良持續大力處置下,製造業、批發零售業近年來不良已顯著下降至同業較優水平(2024年末不良率分別為2.24%、1.26%,較2019年峰值下降6.6pct、1.2pct)。2024年末房地產不良率2.07%,較上年末下降23bp。基建類貸款不良率持續處於極低水平。
展望來看,對公貸款有望延續不良下行趨勢。從重組貸款佔比來看(借新還舊、降息展期貸款,可反映潛在對公不良風險),青島銀行2024年末重組貸款佔比僅0.04%,位居上市城商行最低水平,潛在風險較小。具體行業來看:
(1)房地產方面,青島銀行地產風險敞口相對較小,存量風險持續處置化解,對整體資產質量影響已較小。當前房地產市場下行趨勢仍在延續,但量價降幅逐步收窄。伴隨着穩地產政策持續發力,預計地產價格及銷售面積降幅有望逐步改善,推動房企還款能力邊際回升及銀行房地產貸款不良生成率下降。
(2)城投產業鏈方面,山東省經濟發展長期處於全國前列,政府財政實力強,本輪化債亦獲得較多資源(2024 年山東省發行1314億元特殊再融資專項債,規模位居全國第二位、僅次於江蘇省)。目前山東省已構建起「三債統管」、省財金企業聯盟、平臺市場化轉型,預計2028年隱債清零,城投產業鏈風險預期持續向好。
(3)製造業、批發零售等實體企業方面,在中美關税戰緩和、促內需等政策持續加力下,預計相關行業信貸供給充足、企業經營環境平穩,資產質量預期平穩。綜合來看,前期市場較為擔憂的房地產、城投產業鏈等風險預期逐步向好,對公貸款不良率有望保持改善趨勢。
零售:2024年末零售貸款不良率為2.02%,較2019年末上升156bp。本輪零售、普惠小微貸款不良暴露屬於行業共性,行業風險拐點仍待觀察。考慮2024年銀行已逐步收緊風控,隨着宏觀經濟温和復甦,居民小企業收入預期逐步改善,相關貸款不良上行斜率預計趨緩。
5.2 撥備計提充分,撥備覆蓋率穩步提升
撥備覆蓋率穩步提升,信用成本降低。2020年以來,青島銀行撥備覆蓋率穩步提升。截至2025年3月末,青島銀行撥備覆蓋率為251.5%,排名上市城商行第11;較2019年低點提高96pct,排名提高6位。主要得益於近年不良生成緩和,覈銷處置對撥備的消耗減少。此外,信用成本率由2019年高點2%逐步下降至0.7%左右;當期貸款減值損失/測算不良生成提升至100%以上,撥備計提較為充分。從各階段撥貸比來看,第一、第二、第三階段撥貸比分別為1.8%、17.7%、76.8%,處於上市城商行較優水平。隨着公司不良生成緩和、信用成本降低,業績修復動力增強,近年淨利潤增速高於同業平均水平。
6. 盈利預測與投資建議
盈利預測的核心假設如下:
區域信貸需求較好,規模有望保持較快擴張。青島銀行紮根青島、輻射山東全省,區域經濟運行活力較強。在「經濟大省挑大樑」政策導向下,政府項目及政信類貸款需求預計保持相對旺盛;依託完備工業體系及近年新舊動能轉換推進,企業經營活力和韌性較強,帶來較強信貸需求。截至5月末山東省貸款、對公貸款同比+9.4%、+12.9%,增速處在全國前列。預計隨着山東省經濟持續向好,青島銀行作為頭部城商行,信貸增速有望持續領先全省和全國。
負債成本有下降空間,淨息差降幅逐步收窄。青島銀行近年來持續優化資負結構和定價管理,淨息差較同業由劣勢轉為優勢,1Q25更是實現息差階段企穩回升。展望來看,資產端,在需求偏弱、降息周期尚未結束情況下,貸款收益率仍在下行通道,但預計下行幅度明顯放緩。負債端,長期限存款集中重定價,疊加5月存款掛牌利率調整效果逐步體現,負債成本有望加速下行。當前監管對銀行合理息差的呵護態度明確,貨幣政策兼顧支持實體和銀行息差穩定,預計淨息差降幅持續收窄。
資產質量改善周期,信用成本下降推動盈利較快增長。青島銀行近年曆史包袱逐漸出清,不良貸款率連續下降7年,1Q25降至1.13%。近年來信貸投放審慎,不良認定標準嚴格,不良新生成情況持續改善。撥備覆蓋率連續4年穩步提升至1Q25的251.5%,撥備計提較為充分。預計隨着資產質量向好,信用成本仍有下降空間。
綜合考慮當前宏觀環境和公司經營情況,我們預計2025-2027年歸母淨利潤增速分別為16.2%、15.9%、15.1%,對應BVPS分別為7.32、8.32、9.48元/股。7月22日收盤價4.98元/股,對應2025年0.68倍PB估值。
7. 風險提示
1)規模增速不及預期:穩增長政策力度不及預期,經營區域經濟發展趨弱,企業及居民信貸需求持續收縮,對信貸投放產生不利影響。
2)淨息差超預期下降:區域內銀行同業競爭加劇,影響資負定價,持續拖累公司息差和盈利水平。
3)資產質量大幅惡化:經濟復甦不及預期,企業償債能力減弱;區域內房地產、地方融資平臺等領域出現超預期風險集中暴露,對公司資產質量構成較大沖擊。
4)金市業務預期外風險:債券市場出現大幅波動,使得公司金融市場業務出現大額虧損。
東興證券研究所銀行團隊
分析師:林瑾璐 S1480519070002 15692169289
分析師:田馨宇 S1480521070003 17695678183
重要聲明
文中報告選自東興證券研究所已公開發布研究報告,具體報告內容及相關風險提示等詳見完整版報告。
證券研究報告 《青島銀行(002948.SZ):乘區域經濟東風,盈利高增有望持續》
對外發布時間 2025年7月27日
報告發布機構 東興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已獲中國證監會許可的證券投資詢業務資格)
免責聲明
向上滑動參見完整免責聲明
本公眾號所載內容僅面向專業機構投資者,任何不符合前述條件的訂閲者,敬請訂閲前自行評估接受訂閲內容的適當性。訂閲本公眾號不構成任何合同或承諾的基礎,本公司不因任何訂閲或接收本公眾號內容的行為而將訂閲人視為本公司客户。因本資料暫時無法設置訪問限制,若您並非東興證券客户中的專業投資者,還請取消關注,請勿訂閲、接收或使用本訂閲號中的任何信息。我們對由此給您造成的不便表示誠摯歉意,非常感謝您的理解與配合!
本訂閲號不是東興證券研究報告發布平臺,本訂閲號所載研究報告均來自於東興證券研究所已正式發佈的研究報告。為避免訂閲者因缺乏對完整報告的瞭解而對其中關鍵假設、評級和目標價產生誤解,提請訂閲者查看本公司已發佈的完整報告,仔細閲讀其所附各項聲明、信息披露、風險提示和行業評級。
本賬號內容並非投資決策服務,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構成對接收本賬號內容受眾的任何投資建議。訂閲者應當充分了解各類投資風險,根據自身情況自主做出投資決策並自行承擔投資風險。訂閲者根據本賬號內容做出的任何決策以及所引致的任何損失與本公司或相關作者無關。
訂閲人對本訂閲號發佈的所有內容(包括文字、影像等)進行復制、轉載的,需註明出處,且不得對本訂閲號所載內容進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節選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