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27 19:25
轉自:微訊江蘇
Wind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江蘇在A股新增上市公司12家,位列全國第一;此外,在港股新增上市公司6家,在美國納斯達克新增上市公司2家。
拆解這份「成績單」,江蘇半導體、生物醫藥、新材料、信息技術等產業中極具活力的經營主體躍然紙上,以先進製造業集羣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為特徵的資本市場「江蘇板塊」持續得到市場的認可和「重倉」。
新增領跑,積極擁抱境內外市場
今年上半年,江蘇在境內外資本市場上的新增表現,可以用數量「多」、節奏「快」、市場「多元化」3個詞形容。
1月10日,來自蘇州的賽分科技「敲鍾」上交所科創板,成為2025年首家上市公司;1月15日,揚州企業惠通科技登陸深交所創業板,再寫江蘇製造業細分領域龍頭上市典型;3月25日,蘇州再為科創板增添蘇企新兵,勝科納米實現上市……6個月內,江蘇合計在A股上市12家,平均每月兩家,新增總量和上市節奏均處於領跑狀態。
不僅是A股,一批蘇企還積極擁抱港股和美股兩大市場,在國際投資者面前頻頻亮相。
其中,南京藥捷安康,蘇州正力新能、維昇藥業、曹操出行,連雲港恆瑞醫藥,揚州的江蘇宏信等6家公司成功在港股上市。常州斯塔克工業和泰州亞盛醫藥則順利登陸納斯達克。值得關注的是,恆瑞醫藥實現了「A+H」兩地上市,亞盛醫藥則成為蘇企首個實現港、美兩地上市的創新葯企業。
據不完全統計,上市首日,江蘇在A股新增上市公司,均實現了股價「開門紅」。其中賽分科技、惠通科技、海陽科技、天工股份首日漲幅均超過300%。港股市場上,藥捷安康、恆瑞醫藥和正力新能的首日表現都不錯,其中藥捷安康首日即大漲79%,此后股價一路高開,截至目前,總市值一度逾120億港元。亞盛醫藥則在港股市場和美股市場上「雙上漲」,去年以來,總市值節節攀升,多達300億港元。
創新不止,產業轉型結碩果
今年以來,整個江蘇資本市場呈現兩個趨勢,一方面是高成長企業「走出去」,積極擁抱境內外資本市場;另一方面則是成熟企業敢於拆分「引進來」,用好本土資本市場政策。
總體來看,新增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半導體、生物醫藥、新材料、信息技術等戰略性新興產業。能夠上市的基礎是「發展得好」,這也從側面展現了近年來我省產業結構的優化和轉型升級正在陸續「結果」。
天工股份是港股公司「H拆A」,迴歸A股在北交所上市的第一股。作為鈦合金「小巨人」,天工股份開發的高性能鈦合金材料已進入全球知名品牌的供應鏈,應用於高端機型的輕量化結構件。當前,其創新產品已通過耐高温輕質鈦合金體系認證,併成功應用於高精尖裝備。「我們一直堅定走好專精特新之路,希望接下來通過資本市場力量,繼續鍛造產品研發與生產的核心競爭力,築好企業發展的護城河。」天工股份董事長朱澤峰説。
勝科納米被稱為「芯片全科醫院」,是國內半導體第三方檢測分析領域的頭部企業。在公司董事長李曉旻看來,憑藉深度參與全球2000多家半導體企業研發和生產活動,公司擁有俯視整個半導體產業鏈的獨特視角,而堅持不懈的創新,是公司擺脫內卷的唯一出路。
賽分科技是全球生物製藥色譜解決方案的領先供應商,在色譜層析領域已深耕20余年,也是目前國際市場中我國最主要的競爭參與者之一。
海陽股份是國內尼龍6領域的領軍企業。在全球新材料產業快速發展的浪潮中,尼龍6作為高性能化學材料的代表,已成為現代工業不可或缺的基礎材料。在該賽道上,海陽股份已實現全產業鏈的佈局。
強競爭力,離不開強研發。今年上半年,江蘇新增A股上市公司的研發投入整體呈現積極態勢,更明顯的是部分公司研發強度較高,顯示出較強的科技創新意願和能力。如賽分科技近3年研發佔比營收最高達到19.12%,遠超同行可比公司。
后勁十足,夯實增長動能
「從今年以來我們接觸的江蘇新增上市公司看,大部分企業都非常樂觀。從創始人到管理團隊,再到蘇企整個精神面貌,對上市以及接下來應對市場變化等,都非常積極。」順融資本董事長王亞雄説。
Wind數據顯示,今年江蘇新增上市公司中,境內融資達51.59億元,境外融資達153.50億元。從募投方向看,主要集中於新建產線(智能工廠)、新建研發中心以及開拓海外市場等。
智能控制行業關鍵功能零部件供應商華之傑的大部分募資,將用於年產8650萬件電動工具智能零部件擴產項目;海陽科技的募資投向,是在現有業務的基礎上進行產品結構優化、產業鏈延伸和智能化工藝建設,將大大提升其市場競爭力。澤潤新能募投方向之一是建設研發中心,其在招股書中明確,研發實力有助於其緊跟下游客户全球化產業化佈局趨勢,提升公司對海外市場產能的覆蓋能力。
在資本市場助力下,部分新增上市公司有望迎來新的發展階段。江順科技主持起草了有色金屬行業首部鋁型材熱擠壓模具行業標準,有望進一步夯實行業引領地位;惠通科技專注於化學工程高端裝備,已擁有17項境內發明專利,並參與國家重點研發項目,競爭力不斷提升;澤潤新能正在拓展新能源汽車輔助電源電池盒業務,培育新的增長動能。
Wind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江蘇在A股市場排隊上市的企業約50家。可以説,已上市的「江蘇軍團」借力資本市場謀發展,而在排隊的「后備軍」數量充足、覆蓋行業豐富,正形成持續「接力」。
記者手記
創新蘇企 資本破浪
資本市場「江蘇板塊」一直走在前列。2025年以來,「江蘇板塊」新增上市公司依然帶給市場許多驚喜。這些驚喜的背后,是蘇企在市場上的不服輸,是江蘇企業家愈加成熟的創新意識和國際化視野。
在過去半年的採訪中,我經常會問擬上市公司一個問題:為什麼在這個時間點選擇上市?為什麼比以往更願意擁抱中國香港、美國納斯達克等市場?
江蘇的擬上市公司們幾乎都會給出這樣的回答:因為產業的發展需要國際市場,企業的成長需要國內外多元化資本的助力。
越來越多的蘇企將自身設定在全球產業鏈和資本之中。也因此,我們越來越頻繁地看到蘇企尋求多地上市、拆分子公司二次上市、迴歸A股再次上市。用好國內國際兩個資本市場,最終的目的都是爲了更好地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從當前股價表現看,不論是面對境內或境外投資者,以創新見長的江蘇製造業企業,得到了大多數的認可。這是國內、國際市場用真金白銀在「表態」。蘇企沒辜負每一次創新的時代機遇,市場會給予最真實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