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山證汽車】算力設備系列:熱管理設備(一):以「摩丁製造」爲鑑,看汽零熱管理企業拓展路徑

2025-07-26 08:00

登錄新浪財經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評等級

(來源:山西證券研究所)

摩丁製造是全球領先的熱管理解決方案提供商。公司成立於1916年,2024財年營收24.08億美元、調整后的EBITDA 3.14億美元,在全球有11000余名員工。公司提供熱交換技術、液冷系統和高效熱管理解決方案,應用於數據中心、汽車、建築、能源、電動車等領域。

2020年以來,摩丁製造成功的從汽車熱管理零部件公司轉型為汽車、工業、數據中心多領域的綜合熱管理公司。疫情衝擊及中國競爭對手崛起,摩丁製造2020~2021財年業績承壓,出現了營收下滑、利潤虧損的情況。公司通過實施「80/20戰略」,集中資源發展高增長、高利潤領域提升盈利能力,放棄非優勢業務,通過併購及前瞻佈局,重點發力數據中心與電動汽車兩大高增長賽道。2022-2024財年,公司收入轉增,營收CAGR達14.57%,EBIT率增加4.0%,公司股價漲幅超過800%。

重點拓展數據中心業務是摩丁製造實現成功戰略轉型的關鍵。公司通過併購(TMGcore、Scott Springfield等)快速補齊數據中心集成設計、核心零部件等短板,形成從冷卻分配單元(CDU)到浸沒式系統的全產品矩陣,並深度綁定微軟、亞馬遜等雲計算巨頭。公司數據中心業務2024年收入達到2.94億美元,同比增長69%,2024-2027年,液冷方案的CAGR預計為18%。

摩丁製造的轉型發展之路給汽車熱管理零部件公司很好的啓發,未來數據中心熱管理將會是企業重點拓展的方向。同時,還需要具備以下關鍵點:1)敏鋭的商業嗅覺:從內卷式發展向高增量發展的關鍵是跳出眼前領域、瞄準技術趨勢發展,以終為始,不斷尋找增量並提前佈局。2)良好的客户和技術能力基礎:以龍頭客户需求為出發、以熱管理核心技能為基礎,進行能力邊界的拓展,豐富產品矩陣或者加深產品附加值。3)高效的執行與整合能力:在清晰的戰略指導下,需要高效的執行並具備併購整合能力,以實現將先機轉為引領時代的產品。

投資建議:在未來的數據中心熱管理領域,汽車熱管理零部件企業將會大有可為,重點關注:銀輪股份飛龍股份;建議關注:川環科技溯聯股份標榜股份眾捷汽車等。

風險提示:

算力需求不及預期風險;市場競爭加劇風險;液冷等技術迭代風險;行業政策與標準變動風險。

【為什麼要研究摩丁製造?】

百年深耕熱管理

摩丁製造公司(Modine Manufacturing Company,美股MOD.N)是全球領先的熱管理解決方案提供商。公司成立於1916年,總部位於美國,致力於為各類工業和商業應用提供高效的熱交換技術和液冷系統,業務板塊分為2個大類6個子類,包括數據中心、汽車、建築、能源等。其中E-Mobility 和 Data Centers是戰略業務。摩丁通過不斷創新,致力於為客户提供最高效、環保的熱管理系統,並在全球市場中佔據重要地位。

圖1:摩丁製造主要業務分為性能產品與環境產品

資料來源:INVESTOR DAY PRESETATION,山西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INVESTOR DAY PRESETATION,山西證券研究所

摩丁製造的產品目前分為兩個大類,性能產品(Performance Technologies)和環境產品(Climate Solutions)。其中性能產品系列包括非道路、道路、電動車等領域的產品,是公司起家的業務。2024財年的銷售額為13.21億美元,佔摩丁總銷售額的54%。

(1)性能產品

性能產品主要涵蓋重型設備、公路應用和電動汽車等領域。作為摩丁的核心業務之一,這些產品系列展示了公司在熱管理和散熱系統方面的強大技術實力。其中,電動化和發電機組有關業務增長較為強勁。

圖2:摩丁製造性能產品

資料來源:INVESTOR DAY PRESETATION,山西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INVESTOR DAY PRESETATION,山西證券研究所

(2)環境產品

環境產品系列包括冷卻器、暖通及空氣質量、數據中心等產品線,主要針對工業商業應用領域。2024財年的銷售額為11.08億美元,佔摩丁總銷售額的45%。環境產品不僅符合市場對節能和環保的日益增長的需求,還為客户提供更可靠、耐用的設備,推動可持續發展。

圖3:摩丁製造環境產品

資料來源:INVESTOR DAY PRESETATION,山西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INVESTOR DAY PRESETATION,山西證券研究所

摩丁的成功路徑可供國內企業借鑑

自2020年以來,摩丁成功從汽車零部件供應商轉型為具有工業熱管理技術的領先企業,併成功從傳統的汽車熱管理擴展到數據中心和電動汽車系統等新興市場。公司在電動出行和數據中心等領域的戰略轉型,特別是通過80/20戰略實施,實現了顯著的業務增長。現在的摩丁製造,已通過對80/20戰略的多年實施和佈局,在2024財年完成了24億美元的銷售額,調整后的EBITDA達到了3.14億美元,並且在北美、歐洲、亞洲的14個國家設有生產線。

圖4:摩丁製造全球產業佈局

資料來源:INVESTOR DAY PRESETATION,山西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INVESTOR DAY PRESETATION,山西證券研究所

此外,從銷售和利潤的增長率來看,在2021財年后,摩丁製造的營業收入和淨利潤都逐年顯著提升。

圖5:2020財年-2025財年Q3摩丁營收情況

資料來源:wind,山西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wind,山西證券研究所

圖6:2020財年-2025財年Q3摩丁歸母淨利潤情況

資料來源:wind,山西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wind,山西證券研究所

公司股價表現優於標普500及競爭對手。摩丁製造股價表現明顯優於標準普爾500指數,並比競爭對手VERTIA取得更大漲幅,估值不斷走高,尤其在2022年至2023年期間增速顯著。相較之下,標普500指數漲幅平緩,VERTIV表現雖優於大盤,但仍顯著落后於摩丁。這一分化凸顯摩丁通過戰略轉型(剝離傳統業務、聚焦新能源與工業熱管理)成功打開估值空間。

圖7:2022-2024年摩丁製造股價表現強勁

資料來源:wind,山西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wind,山西證券研究所

摩丁製造戰略舉措的成功執行值得國內熱管理企業研究學習。摩丁製造在數據中心和電動汽車系統等業務領域的戰略轉變,使其成為市場的主導玩家。其也成為研究企業轉型、戰略收購和運營的理想範例,可為其他企業提供寶貴經驗。在當前全球市場競爭激烈的背景下,摩丁如何在變革過程中優化資源配置,集中力量做強核心業務,迅速適應市場需求變化,以及如何通過併購加速佈局新興市場,值得其他公司深度學習和借鑑,尤其是對於那些正在面臨類似挑戰的企業。

【聚焦高增長業務,戰略轉型成效顯著】

公司通過戰略調整為持續增長奠定基礎

摩丁製造已發展爲涵蓋多個行業的全球熱管理解決方案提供商。公司自1916年成立以來,經過多個階段的戰略轉型,逐步從最初專注於汽車領域,發展爲涵蓋多個行業的全球熱管理解決方案提供商。摩丁製造的戰略轉型歷程,按照三個階段進行劃分:

(1)Vehicular Focus(汽車重點):1916年-1928年

摩丁成立於1916年,最初的戰略聚焦於為汽車行業提供熱管理解決方案。公司專注於研發適用於汽車和早期農業設備的散熱系統,成爲了行業中的先行者。到了1928年,摩丁擴展業務至暖氣系統,並通過上市實現了資本擴張。

(2)Diversification Focus(多元化重點):2005年-2020年

1928至2005年,摩丁製造從汽車散熱器起家,逐步蜕變為全球熱管理領軍者。早期綁定福特等車企,奠定技術根基;70年代全球化佈局,加拿大、歐洲工廠落地,工業冷卻業務崛起。90年代,其散熱器佔據全球40%份額,風冷技術適配環保浪潮。進入21世紀后,摩丁開始實施多元化戰略,逐步擴展至其他行業領域,尤其是空調、製冷和工業設備等。2005年,摩丁收購了Airedale Air Conditioning,標誌着摩丁向空調與製冷領域的擴展。2016年,公司進一步收購了Luvata Heat Transfer Systems,增強了其在高温熱管、冷卻器及塗層產品方面的技術能力。

(3)80/20 Discipline and Technology Focus(80/20戰略與技術重點):2020年–至今

自2021年底起,摩丁公司啟動了80/20戰略,專注於高回報、高利潤的業務領域。通過剝離低利潤業務並大力投資高增長市場,摩丁在數據中心和電動汽車領域取得了顯著成績。摩丁收購了TMGcore,強化其數據中心冷卻解決方案,同時通過收購Scott Springfield Manufacturing進一步提升了液冷技術和產品,推動了數據中心業務的快速增長。現在公司戰略重點為:通過80/20戰略聚焦於數據中心、液冷技術和電動汽車等高利潤、高回報的領域,並剝離低利潤的汽車業務,專注於可持續增長的業務板塊。

摩丁製造通過其長期的戰略調整,為持續增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公司從最初的汽車聚焦,逐步過渡到多元化發展,再到如今的80/20戰略與技術聚焦,成功打造了一個在多個行業領先的熱管理解決方案提供商。通過收購、技術創新以及戰略性業務優化,摩丁公司為未來的持續增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並加強了其在高回報領域的市場地位。

圖8:摩丁製造的戰略轉型

資料來源:INVESTOR DAY PRESETATION,山西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INVESTOR DAY PRESETATION,山西證券研究所

啟動80/20戰略轉型,深入佈局數據中心與電動汽車業務

自2021年底起,摩丁公司啟動了80/20戰略,其80/20戰略不僅幫助其優化了資源配置,同時也通過精準的收購和產品線擴展,將公司帶入了未來增長的高潛力領域。以下公司80/20戰略實施過程:

(1)數據中心業務的佈局

從2020年開始,摩丁加大了對數據中心領域的投入,特別是在技術能力和解決方案方面的增強。摩丁收購了TMGcore,進一步提升了其在數據中心冷卻技術方面的技術能力。通過這一收購,摩丁能夠提供更加高效和創新的數據中心冷卻解決方案。

數據中心市場的快速增長將繼續推動摩丁在該領域的創新與擴展。摩丁製造在這一領域的主要產品包括:為數據中心提供靈活冷卻解決方案,以支持其高效運行的冷卻分配單元(CDU);專為高效、低能耗的冷卻需求設計,適用於超大規模數據中心的浸沒式冷卻;幫助實時監控和優化數據中心運營效率的BMS/控制系統——數據中心管理系統;以及根據數據中心的不同需求,能為其提供不同類型的冷卻方案風冷與液冷系統。摩丁將繼續優化液冷技術,並藉助最新的收購和技術進步,進一步鞏固在數據中心冷卻市場的地位。

圖9:摩丁製造數據中心與商業智能空氣系統產品

資料來源:INVESTOR DAY PRESETATION,山西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INVESTOR DAY PRESETATION,山西證券研究所

摩丁製造計劃將數據中心打造為其明星業務。自2021年推出80/20戰略以來,數據中心業務成為摩丁增長的核心,數據中心業務的佔比和銷售額均表現出了顯著的增長。這一增長不僅得益於摩丁在該領域的戰略投資和收購,還受益於數據中心行業的快速發展,特別是在高性能計算和大數據需求日益增長的背景下。

摩丁在數據中心業務領域的銷售額從2022財年起持續增長,尤其是在2024財年和2025財年。2025財年Q3季報顯示,數據中心業務銷售同比增長了176%,這一增長的驅動因素包括摩丁先前的收購和技術積累。這為公司提供了更強大的生產能力和深厚的客户關係,進一步鞏固了公司在該領域的競爭優勢。

圖10:公司數據中心業務高速增長

資料來源:INVESTOR DAY PRESETATION,山西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INVESTOR DAY PRESETATION,山西證券研究所

(2)新能源業務的擴展

在滿足電動汽車市場對熱管理需求的同時,摩丁通過推出新的液冷交換器來應對這一增長的需求。2021年,摩丁進一步擴大了在電動汽車熱管理系統的產品線,推出了更多先進的技術來應對市場需求的變化。

隨着全球對環保和低碳交通的推動,電動汽車市場正在快速發展。摩丁憑藉其創新的電池熱管理系統、電子冷卻包和燃料電池堆冷卻系統等技術,成為電動汽車產業的重要合作伙伴。摩丁預計,未來隨着全球對電動汽車的需求激增,電動汽車相關的熱管理系統將成為未來增長的重要驅動力。摩丁將繼續優化其技術,以滿足更高效、更節能的市場需求。

圖11:摩丁製造電動汽車產品

資料來源:INVESTOR DAY PRESETATION,山西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INVESTOR DAY PRESETATION,山西證券研究所

(3)精簡傳統業務,完善產品佈局,全球生產與運營佈局

2021年,摩丁通過出售奧地利風冷汽車業務,並優化其產品線,將更多的資源投入到具有高增長潛力的領域。這一舉措使得摩丁能夠更專注於未來高回報的市場,並提升運營效率。

進入2023年,摩丁繼續加強其在數據中心的產品整合,通過收購Napps Technology品牌的冷卻技術並將其加入到現有產品組合中。此外,摩丁還推動了新能源汽車產品的推出,提升了在電動化領域的技術能力。到2024年,摩丁繼續整合其全球業務,並在亞洲市場佈局新的生產基地。這一佈局有助於摩丁拓展市場份額並提升全球生產效率,以支持公司在全球範圍內的增長。

從2022年到2024年,摩丁製造在執行80/20戰略的過程中,超出了2022年設定的目標,取得了顯著的財務成果。2022年到2024年的公司的收入CAGR為8.4%,超過了當初設定的6%-8%的目標。這一增長不僅表明摩丁在其核心業務領域(如數據中心和電動汽車熱管理技術)實現了穩步發展,也反映了公司在市場競爭中的強勁表現。2024財年,公司調整后的EBITDA利潤率達到了13.1%,而初期設定的目標為10%-12%,公司在提高盈利能力方面也超越了原先的目標,顯示出公司在精簡業務和優化成本結構方面取得了積極成果。

圖12:摩丁製造取得較好的財務增長

資料來源:INVESTOR DAY PRESETATION,山西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INVESTOR DAY PRESETATION,山西證券研究所

收入目標持續增長,多重舉措提升利潤率

摩丁不僅實現了2022年設定的短期目標,還為未來的長期發展設立了新的財務目標。根據2024年摩丁定下的目標,摩丁在2027財年將完成:收入CAGR為10%-13%,該目標具有一定的挑戰性,預計將通過加速增長戰略、資源和資本的合理配置來實現。對於調整后EBITDA利潤率摩丁的目標是將其提高到16%-18%,這是通過持續優化產品線、提升生產效率以及增強業務整合效能來實現的。

圖13:摩丁製造財務目標

資料來源:INVESTOR DAY PRESETATION,山西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INVESTOR DAY PRESETATION,山西證券研究所

在性能產品方面,摩丁預計在重型設備產品和電動汽車產品收入CAGR分別為7%-11%和35%-45%,而公路應用產品收入則有所下降,CAGR(10%)-(15%)。在環境產品方面,摩丁預計在數據中心產品收入CAGR為45%-55%,暖通與學校智能空氣系統產品CAGR為5%-10%,數據中心與商業智能空氣系統方面CAGR為0%-5%。

圖14:性能產品增長目標

資料來源:INVESTOR DAY PRESETATION,山西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INVESTOR DAY PRESETATION,山西證券研究所

圖15:環境產品增長目標

資料來源:INVESTOR DAY PRESETATION,山西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INVESTOR DAY PRESETATION,山西證券研究所

專注數據中心與電動汽車擴張拓藍海

在未來的戰略發展方向,摩丁製造繼續專注於增長驅動的業務:摩丁將在未來繼續專注於數據中心和電動汽車等領域的戰略性增長,同時通過進一步的收購和市場擴展來加速收入增長。摩丁正在加大在電動汽車熱管理系統、數據中心冷卻解決方案等業務線上的投資。與此同時,摩丁製造將退出一些低效且不符合80/20戰略的業務領域,集中資源進行高效業務的擴展,提升整體的盈利能力,並持續尋找、開拓新市場,尤其是在亞洲市場的佈局和電動汽車以及數據中心相關產品的需求擴展上,這些新市場預計將成為未來幾年增長的一個重要推動力。繼續執行80/20戰略也是摩丁製造的戰略發展方向之一,在80/20的支持下,公司將繼續進行生產線管理,聚焦公司資源,佈局高增長業務。

隨着數據中心設備對散熱管理的要求日益嚴格,液冷方案因其更強的冷卻能力和能源利用率將成為未來數據中心散熱的主流趨勢。摩丁預計,從2024年起,液冷方案將在數據中心冷卻方案領域逐漸替代目前主流的風冷方案,2024-2027年,液冷方案的CAGR預計為18%。

圖17:摩丁製造預計液冷2024-2027CAGR為18%

資料來源:INVESTOR DAY PRESETATION,山西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INVESTOR DAY PRESETATION,山西證券研究所

積極佈局液冷技術,特別是在液冷和浸沒式冷卻技術的研究和發展上。公司預計液冷解決方案將在未來幾年以42%的CAGR增長,成為數據中心散熱系統中的關鍵組成部分。

圖17:摩丁製造液冷產品

資料來源:INVESTOR DAY PRESETATION,山西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INVESTOR DAY PRESETATION,山西證券研究所

數據中心散熱需求旺盛,為熱管理企業打開新的增長空間

數據中心作為數字經濟基礎設施的根基,其規模不斷擴容。隨着數字技術的創新迭代,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AI)、元宇宙等信息技術與實體經濟的融合日益深入,有力推動數字經濟實現持續高速增長。在數據量呈爆發式增長的背景下,數據中心市場隨之快速擴張。截至2024年底,中國在用數據中心的機架總規模已超880萬標準機架。作為「能耗密集型設施」,數據中心的耗電量持續攀升並屢創新高。從典型數據中心的能耗佔比來看,製冷系統佔比達40%,在各類能耗中僅次於IT設備。

圖8:中國數據中心總機架規模不斷增加

資料來源:工信部,中研網,新華網,經濟參考報,山西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工信部,中研網,新華網,經濟參考報,山西證券研究所

圖19:數據中心能耗中製冷系統佔比達到40%

資料來源:《數據中心低PUE技術研究》,山西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數據中心低PUE技術研究》,山西證券研究所

從政策層面來看,針對數據中心的能耗標準不斷提高。在「雙碳」目標的大環境下,政府對數據中心PUE(Power Usage Effectiveness,即電能利用效率)的監管變得越來越嚴格。2021年7月,工信部出臺《新型數據中心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工信部通信〔2021〕76號),其中規定「到2023年底,新建的大型及以上數據中心PUE要降到1.3以下,嚴寒和寒冷地區則爭取降到1.25以下」。同年11月,國家發改委發佈《貫徹落實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要求推動數據中心和5G等新型基礎設施綠色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發改高技〔2021〕1742號),明確「到2025年,新建大型、超大型數據中心的PUE需降至1.3以下,國家樞紐節點的PUE要降至1.25以下」。

表1:數據中心PUE指標要求

資料來源:中國政府網,國家發改委,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工信部,中國儲能網,山西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中國政府網,國家發改委,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工信部,中國儲能網,山西證券研究所

全球數據中心能效水平進一步提升。根據Uptime Institute 統計數據,隨着老舊數據中心廣泛應用冷熱空氣隔離、優化冷卻控制和提高送風温度等措施,推動全球PUE從2007年的2.5迅速下降至2014年的1.65。2014年至今,空氣冷卻仍然佔據數據中心冷卻主導地位,全球PUE持續下降空間已明顯縮窄,導致整體用電量的節約幅度明顯弱於2007-2014年期間的水平。全球超大型數據中心加速建設,推動數據中心PUE進一步優化。隨着技術以及商業模式發展,數據中心業務形態從機櫃租賃轉為算力租賃,這要求算力更為高效和集約部署,推動全球超大規模數據中心加速建設。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測算,2023年我國數據中心平均電能利用效率(PUE)為1.48,與2022年的1.54相比有進一步提升,優於全球平均水平。

圖20:全球數據中心平均年PUE

資料來源:中國綠色算力發展研究報告(2024年),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內蒙古和林格爾新區,Uptime Institute,山西證券研究所

為減少製冷系統的能耗,近年來業內一直在對製冷技術進行創新與探索。如間接蒸發冷卻、冷板式液冷、浸沒式液冷等,其中間接蒸發技術的PUE能達到1.25,而液冷技術憑藉液體高導熱、高傳熱的特點,在縮短傳熱路徑的同時充分利用自然冷源,可讓數據中心的PUE低至1.1,節能效果顯著。由於具備綠色節能的優勢,液冷技術近年來也成為業內積極採用的重要節能技術。

圖21:數據中心製冷技術對應PUE範圍

資料來源:《中興通訊液冷技術白皮書》,山西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中興通訊液冷技術白皮書》,山西證券研究所

液冷技術憑藉低能耗、高散熱效率及低成本(TCO)等特點,滿足高功率密度機櫃的散熱需求。液冷適用於需要提升計算能力、能源效率及部署密度的各類場景。它利用液體高導熱、高熱容的特性,替代空氣作為散熱介質,與傳統的風冷相比,是解決數據中心散熱難題和節能問題的關鍵技術。

隨着算力的不斷提升,通信設備性能持續增強,芯片的功耗和熱流密度也在不斷上升,產品每更新一代,功率密度就會提高30%—50%。目前,主流X86平臺的CPU最大功耗已達300—400W,行業內最高的芯片熱流密度更是超過了120W/cm²。芯片功率密度的提升帶動了整櫃功率密度的增長,當前最大已突破30kW/機架。由此,數據中心及相關設備的散熱技術也經歷了從風冷、水冷到液冷的迭代升級。

圖22:液冷同比風冷散熱能力(2MW機房)

資料來源:《中興通訊液冷技術白皮書》,山西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中興通訊液冷技術白皮書》,山西證券研究所

圖23:液冷同比風冷每年收益(2MW機房)

資料來源:《中興通訊液冷技術白皮書》,山西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中興通訊液冷技術白皮書》,山西證券研究所

為滿足不斷攀升的算力需求,我國液冷數據中心市場規模逐年擴大,預計到2025年將達到286億元。市場增長主要得益於數據中心規模持續擴張、設備功耗不斷增加以及節能減排需求日益迫切等因素的共同推動。2023年,中國液冷數據中心市場規模已達約155億元,較上年增長54.23%;據中商情報網預測,2025年市場規模有望達到286億元。

圖24:2025年我國液冷數據中心市場規模預計將近300億元

資料來源:中商情報網,中商產業研究院,山西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中商情報網,中商產業研究院,山西證券研究所

由於提高數據中心能源效率、可靠性和正常運行時間的需求不斷增長,推動了市場的發展。據wiseguy reports 數據,2023年全球數據中心温控設備市場規模估計為147.3億美元,2024年市場規模155.8億美元,預計到2032年將增長到243億美元。

摩丁製造(Modine Manufacturing)近年來通過專注於數據中心等業務,成功實現了增長和利潤的提升。數據中心散熱市場空間廣闊,尤其是液冷和浸入式冷卻技術領域將迎來更大規模的應用。摩丁為此加大了在液冷技術的投資,並推出了EdgeBox液冷浸入式系統,以滿足未來數據中心日益增長的計算需求和熱管理需求。同時,逐步與大型雲計算公司和企業客户建立長期合作關係。同時,摩丁也通過一系列戰略收購,快速增強數據中心散熱領域優勢。如收購TMGcore等公司,掌握了液冷和浸入式冷卻技術的知識產權,從而提升了其在數據中心市場的競爭力。收購策略使摩丁能夠快速進入新興市場,降低研發的時間和成本。

圖25:摩丁製造數據中心產品及應用

資料來源:INVESTOR DAY PRESETATION,山西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INVESTOR DAY PRESETATION,山西證券研究所

【行業重點關注公司】

摩丁的成功轉型為銀輪股份、飛龍股份、溯聯股份、標榜股份等國內同行業公司提供了可借鑑的經驗。國內企業可以在數據中心業務上加大布局,豐富數據中心冷卻系統的產品線,尤其要關注液冷和浸入式冷卻系統的研發和市場拓展。隨着數據中心的不斷升級換代,對散熱技術的需求將持續增加,國內企業可以通過提前佈局,搶佔市場先機。同時也可以通過收購具備先進技術的企業,增強在數據中心散熱系統,特別是液冷和沉浸式冷卻技術領域的研發能力。通過收併購不僅可以拓展產品線,還能提升技術能力,迅速佔領新興市場。

銀輪股份(002126.SZ):熱管理龍頭積極拓展液冷散熱,全球智造賦能數據中心新基建

熱管理全鏈條覆蓋,技術壁壘深厚。銀輪股份成立於1999年,是中國汽車熱管理領域的領軍企業,產品涵蓋傳統燃油車及新能源汽車熱管理系統,包括電池液冷板、電驅冷卻模塊、超充熱管理解決方案等,客户覆蓋寧德時代比亞迪等頭部新能源車企,並深度參與全球智能汽車平臺研發。

圖26:銀輪股份數字與能源系列產品

資料來源:銀輪股份2024年半年度報告,山西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銀輪股份2024年半年度報告,山西證券研究所

營收與盈利雙增,全球化佈局成效顯著。2024年,公司實現營收127.02億元,同比+15.28%;歸母淨利潤7.84億元,同比+28.00%。其營收與歸母淨利潤在近三年保持增長趨勢,新能源熱管理業務成為核心增長引擎。銀輪股份的增長印證了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通過技術迭代(全球化佈局+儲能熱管理拓展)實現增長範式轉型。

圖27:2020-2024銀輪股份營收情況

資料來源:wind,山西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wind,山西證券研究所

圖28:2020-2024銀輪股份歸母淨利潤情況

資料來源:wind,山西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wind,山西證券研究所

圖29:2020-2024銀輪股份毛利率與淨利率情況

資料來源:wind,山西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wind,山西證券研究所

圖30:2020-2024銀輪股份各行業收入情況

資料來源:wind,山西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wind,山西證券研究所

開拓市場新藍海,構築長期競爭力。銀輪股份公司正致力於拓展通訊基站、數據處理中心、光伏儲能等新興領域熱管理業務,這些業務為公司業務長期可持續增長提供了廣闊空間。公司在數據中心領域,獲得國際著名機械設備公司數據中心備用電源超大型冷卻模塊,以及數據中心整體解決方案服務商的訂單,為客户提供BTB算力中心的液冷散熱系統,除此之外,公司與多家國內外知名科技公司逐步建立項目開發合作關係,獲得了國際客户的重要項目定點。

銀輪股份在新能源熱管理領域深耕多年,不僅技術實力強勁,產品線也十分完備。基於在液冷產品與技術上的深厚積澱,公司順利切入數字能源領域,目前在數據中心、算力芯片、超充、儲能等應用場景中,已形成較為完善的品類佈局,且與多家頭部客户達成了配套合作。在具身智能(機器人)領域,截止2024年公司已獲得機器人領域10項專利授權,並在關鍵零部件開發和市場拓展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圖31:銀輪股份在數字能源熱管理業務收入持續提升

資料來源:wind,山西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wind,山西證券研究所

銀輪股份對數字能源業務極為看重。在項目拓展過程中,公司梳理並明確了該領域的戰略客户、產品及項目方向,為數字能源業務的發展提供全力支持。此外,公司在中美兩地均擁有製造能力,這使得數字能源業務在項目拓展時具備較強的競爭優勢。憑藉原有技術積累及積極開拓,公司數字能源業務實現快速增長,2024年該業務收入達10.27億元,同比增長47.44%,2021-2024年的收入複合增速為30.18%。

着力攻堅核心客户與重點項目,數字能源業務有望延續高增長態勢。當前公司數字能源業務儲備項目豐富,在儲能熱管理領域,已成功承接阿里斯頓、比亞迪、中車、陽光電源等企業的項目;數據中心領域,開山銀輪陸續接到產品訂單,其技術實力與市場競爭力得到客户肯定,現有累計訂單可支撐超過500兆瓦算力的高效熱管理需求,合作客户涵蓋數據中心整體解決方案服務商、國際知名機械設備公司等;低空領域同樣拿下某知名客户的低空飛行器熱管理項目。

圖32:銀輪股份部分數字能源領域在手訂單

資料來源:《關於獲得客户訂單的公告》,《關於獲得國際客户定點的公告》,山西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關於獲得客户訂單的公告》,《關於獲得國際客户定點的公告》,山西證券研究所

風險提示:

汽車客户銷量不及預期風險;行業競爭加劇風險;儲能與數據中心需求不及預期風險。

飛龍股份(002536.SZ):以電子泵核心產品切入液冷,積極投身數據中心散熱藍海

六十年技術積澱,從機械泵到電子泵全面升級。飛龍股份始建於1952年,是中國汽車水泵行業標準制定者。公司產品涵蓋機械水泵、電子水泵、電子渦輪增壓器等,客户包括通用、福特、比亞迪等50余家整車企業。2024年,公司獲評「國家級製造業單項冠軍」,並深度參與新能源熱管理領域研發。

圖32:飛龍股份新能源電子產品

資料來源:飛龍股份官網,山西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飛龍股份官網,山西證券研究所

新能源業務佔比持續提升,盈利結構優化。2024年,公司實現總營業收入47.23億元,同比增長15.34%;利潤總額達到3.25億元,同比增長36.22%;實現歸母淨利潤3.30億元,同比增長25.92%。2024年,公司在新能源、氫燃料電池和5G工業液冷及光伏系統冷卻部件與模塊領域實現銷售收入5.26億元,同比增長40.44%。

圖34:2020-2024飛龍股份營收情況

資料來源:wind,山西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wind,山西證券研究所

圖35:2020-2024飛龍股份歸母淨利潤情況

資料來源:wind,山西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wind,山西證券研究所

圖36:2020-2024飛龍股份毛利率與淨利率情況

資料來源:wind,山西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wind,山西證券研究所

圖37:2020-2024飛龍股份各產品收入佔比

資料來源:wind,山西證券研究所 資料來源:wind,山西證券研究所

加碼數據中心業務,拓展產品應用領域。飛龍股份積極佈局新興領域,將熱管理技術應用場景從汽車、充電樁延伸至5G基站、通信設備、服務器液冷、數據中心(IDC)液冷。公司新研發電子泵開發項目,主要應用於超充及數據中心液冷領域,這一舉動可以幫助公司拓展產品應用領域市場,提升市場競爭力和品牌影響。

公司產品技術具有遷移性,非車業務開闢第二增長曲線。未來,公司將以電子泵、温控閥等產品為基礎,將業務持續拓展至充電樁液冷;5G基站、通信設備、服務器液冷、數據中心(IDC)液冷、人工智能液冷;氫能液冷;風能太陽能儲能液冷;電力;現代化農業器械、大型機械裝備工業液冷;低空經濟;機器人等民用領域。截至2024年,公司在民用領域供貨及建立聯繫的客户超70家,有超過100個民用領域的項目正在進行中,覆蓋儲能、服務器系統、車載系統、充電樁等多個項目。在服務器領域,公司已組建專業技術和營銷團隊,為客户主要供應電子水泵和温控閥系列產品,部分項目已經批量供貨。未來幾年內,公司非車業務將步入集中放量期,有望開闢第二增長曲線。

風險提示:

新能源業務落地不及預期風險;新業務拓展不及預期風險;行業競爭加劇風險。

◆市場競爭加劇風險:數據中心冷卻與電動汽車熱管理賽道吸引眾多廠商入局(如Vertiv、博格華納),價格戰或份額爭奪可能壓縮利潤率。

◆技術迭代風險:液冷技術路線(浸沒式、冷板式)尚未統一,若主流方案變更,企業前期投入可能沉沒。

◆行業政策與標準變動風險:數據中心液冷領域暫無統一國際標準,若各國能效法規(如中國《數據中心設計規範》GB 50174)或環保要求(如歐盟碳關税CBAM)突然調整,可能增加合規成本。

分析師:劉斌

執業登記編碼:S0760524030001

研究助理:賈國琛

郵箱:jiaguochen@sxzq.com

報告發布日期:2025年7月25日

本人已在中國證券業協會登記為證券分析師,本人承諾,以勤勉的職業態度,獨立、客觀地出具本報告。本人對證券研究報告的內容和觀點負責,保證信息來源合法合規,研究方法專業審慎,分析結論具有合理依據。本報告清晰準確地反映本人的研究觀點。本人不曾因,不因,也將不會因本報告中的具體推薦意見或觀點直接或間接受到任何形式的補償。本人承諾不利用自己的身份、地位或執業過程中所掌握的信息為自己或他人謀取私利。

【免責聲明】

本訂閲號不是山西證券研究所證券研究報告的發佈平臺,所載內容均來自於山西證券研究所已正式發佈的證券研究報告,訂閲者若使用本訂閲號所載資料,有可能會因缺乏對完整報告的瞭解而對其中關鍵假設、評級、目標價等內容產生理解上的歧義。提請訂閲者參閱山西證券研究所已發佈的完整證券研究報告,仔細閲讀其所附各項聲明、信息披露事項及風險提示,關注相關的分析、預測能夠成立的關鍵假設條件,關注投資評級和證券目標價格的預測時間周期,並準確理解投資評級的含義。

依據《發佈證券研究報告執業規範》規定特此聲明,禁止我司員工將我司證券研究報告私自提供給未經我司授權的任何公眾媒體或者其他機構;禁止任何公眾媒體或者其他機構未經授權私自刊載或者轉發我司的證券研究報告。刊載或者轉發我司證券研究報告的授權必須通過簽署協議約定,且明確由被授權機構承擔相關刊載或者轉發責任。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