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25 20:12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星島記事 星島日報 記者 王一帆
寧波雙林汽車部件股份有限公司(300100.SZ,簡稱:雙林股份)在資本市場完成了一次令人矚目的「閃電」轉向。
7月11日,雙林股份宣佈終止籌劃近一年的15億元A股定向增發計劃,僅隔一周(7月18日),便又迅速宣佈籌劃發行H股並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聘請畢馬威會計師事務作為審計機構。這一高效的「棄A轉H」策略引發市場高度關注。
▲圖源:雙林集團官網
公告發布后的第一個交易日(21日),雙林股份漲幅達4.99%,收報48.19元,盤中觸及7月最高價49.47元,較6月30日(收盤價47.08元)最高漲幅達5.08%。隨后股價回落,截至25日收市,該股跌1.42%,報45.22元。
閃電轉戰港股,項目資金懸疑
對於籌劃H股上市的目的,雙林股份在公告中指出,為進一步增強資本實力與競爭力,加速推進國際化戰略及海外業務佈局(2024年已在泰國設立工廠),拓寬境外融資渠道,併爲其戰略產品特別是機器人相關領域的產能擴充提供資金支持。
雙林股份表示,將在充分考慮現有股東利益和境內外資本市場狀況的前提下,於股東大會決議有效期內擇機完成發行上市。然而,該計劃仍需獲得股東大會批准,並最終取決於中國證監會、香港聯交所等境內外監管機構的核準或備案,能否實施存在不確定性。
目前,雙林股份正與中介機構推進相關工作,具體發行細節尚未確定。
雙林股份已經終止的A股定增計劃原擬募資15億元,主要資金將投向「滾柱絲槓及關節模組產業化項目」、「高精度數控磨牀擴產項目」及「前瞻性技術研究和應用中心建設項目」,核心目的在於抓住機器人產業的發展機遇。
事實上,雙林股份機器人相關零部件業務已經在推進當中。
2025年1月,雙林股份收購無錫市科之鑫機械科技有限公司(簡稱:無錫科之鑫)100%股權。無錫科之鑫的核心技術為高精度數控螺紋磨牀,主要用於行星滾柱絲槓的精密加工。收購后,雙林股份實現了絲槓產業鏈上游的垂直整合。
此舉部分緩解了定增項目中「滾柱絲槓產業化」的投產需求,也降低了立即擴產的融資需求。
就在7月15日,雙林股份發言人於投資平臺上表示,公司已經成功開發出人形機器人行星滾柱絲槓、靈巧手應用的滾珠絲槓等產品,並向數家客户送樣,但截至目前產品尚未獲取正式定點。
業內人士認為,在技術轉化周期較長的情況下,雙林股份可能認為A股定增資金投入時機未成熟,需等待業務進展更明確后再調整融資計劃。
雙林股份也在公告中解釋了終止原因:「結合目前資本市場環境、公司實際情況及公司發展規劃等諸多因素」。
這並非雙林股份首次在A股融資受阻。
2023年7月,雙林股份曾終止6億元可轉債發行,原因同樣是「資本市場行情及政策變化」。連續兩次再融資失敗,顯示出雙林股份在A股市場進行大額融資面臨的困局。
定增的終止,使得這些機器人相關項目的后續資金來源成為市場關注焦點之一。而雙林股份將目光投向H股市場,其核心目標在於「加快國際化戰略及海外業務佈局」。
目前,雙林股份已在泰國建立生產基地並獲得美國市場認證,H股融資更利於匹配其全球化資金需求,且香港市場對擁有成熟國際業務的公司通常給予更高估值認同。
此外,A股定增需稀釋現有股東權益,而H股發行可引入境外投資者,拓寬融資渠道並降低單一市場依賴。公司強調H股發行將「增強境外融資能力」。
受益新能源東風,業績持續增長
雙林股份成立於2000年,於2010年登陸深交所創業板,是國內領先的汽車零部件專業智造商,當前總市值超270億元。其產品線覆蓋汽車內外飾及精密零部件、智能控制系統部件、新能源動力系統、輪轂軸承以及滾柱/滾珠絲槓等。
數據顯示,雙林股份業績與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爆發式增長形成強共振。2024年雙林股份實現營業收入49.10億元,同比增長18.64%;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歸母淨利潤)達4.97億元,同比激增514.49%;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淨利潤(扣非淨利潤)為3.23億元,同比大幅增長317.74%。
7月16日發佈的公告顯示,雙林股份2025年上半年業績預告同樣強勁,預計歸母淨利潤為2.51億元至3.10億元,同比增長1%至25%;預計扣非淨利潤為2.28億元至2.88億元,同比增幅達44%至82%。
雙林股份表示,業績增長主要受益於國內新能源車產銷量持續攀升帶動相關產品銷售大增,以及優化產品客户結構、運用數字化管理工具實現了降本增效。
值得關注的是,上半年雙林股份預計非經常性損益僅約2228萬元,遠低於上年同期的8982萬元,這解釋了為何雙林股份扣非淨利潤增速遠超歸母淨利潤增速。
然而,亮眼業績背后,雙林股份客户集中度也在持續攀升。
目前,雙林股份客户陣容包括佛瑞亞、李爾、安道拓等國際知名供應商,以及比亞迪、長安、吉利、上汽大眾、小鵬、理想、蔚來、賽力斯和某北美新能源頭部車企等眾多國內外主流整車廠商。
數據顯示,雙林股份對前五大客户的依賴度明顯提升,其收入佔比已從2021年的44.31%(銷售額合計約16.31億元)攀升至2024年的50.65%(銷售額合計約24.87億元)。
▲2021年雙林股份前五大客户。
▲2024年雙林股份前五大客户。
雙林股份的股東結構也在持續變化,尤其是機構投資者更是動作頻頻。
據今年一季報顯示,鵬華碳中和主題混合A大幅增持近3倍至1060.62萬股;代表北向資金的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增持逾3.8倍至875.58萬股;永贏先進製造智選混合發起A、瑞銀集團(UBS AG)、前海開源嘉鑫混合A新晉成為前十大流通股東;國泰估值優勢混合(LOF)A則小幅增持。
另一方面,鵬華新能源汽車混合A減持近10%,自然人股東孫敏減持逾11%,鵬華滬深港新興成長混合A、華夏核心製造混合A及社保基金104組合則退出了前十大名單。控股股東雙林集團持股保持穩定(1.62億股)。
市場普遍預期,在連續多年全球新能源產銷領先的背景下,2025年,中國汽車市場尤其是新能源汽車領域,將繼續保持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這將為雙林股份等核心零部件企業提供持續增長動力。
然而,業內人士指出多重風險,雙林股份H股發行最終能否落地,取決於境內外監管機構的審批結果;前五大客户收入佔比過半且持續提升,單一客户波動影響較大;已終止的15億A股定增原計劃投向機器人項目,H股融資能否及時、足額彌補該缺口存疑;以及潛在H股發行對現有A股股東權益的稀釋效應。
雙林股份的「H股之旅」能否成行,以及其如何平衡發展機遇與潛在風險,將成為市場持續關注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