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28 11:40
中信證券:市場已演繹出典型水牛特徵
市場近期已經演繹出比較典型的水牛特徵。最初觀察到的是比較廣泛和普遍的機構資金淨流入,隨着市場賺錢效應開始積累,散户的流入也在加速,並且行情熱度升溫、「反內卷」敍事邏輯加強,一些保守型資金可能也在被動調倉。歷史覆盤顯示,2010年以來,基本面和流動性背離的水牛,持續時間通常不超過4個月,本輪水牛行情能否演化為持續時間更久的全面牛市需要觀察后續基本面(即使是結構性的)好轉情況。
本輪「反內卷」行情中,簡單複製2021年博弈上游漲價的持續性可能有限,但市場還存在一些估值尚處低位且關注度不高的周期製造類品種。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有望給多個細分領域帶來催化,同時隨着科創板「1+6」政策、金融支持科創相關政策的持續推進,自今年4月以來明顯滯漲的科創板有望迎來補漲行情。突破3600點后,當前策略應對思路建議增配恆科、增配科創,同時行業層面繼續圍繞有色、通信、創新葯、軍工、遊戲輪動。
華泰證券:依然看好港股市場機會
全球流動性寬松意味着大量資金有增配訴求,外溢至中國尤其是離岸市場中國香港。經歷了年初至今的估值修復后,港股市場估值變動並未偏離全球流動性可支持的水平。在預期變化下,本周風險情緒改善貢獻絕大部分漲幅,往后依然看好港股市場機會,恆生科技修復空間或更大。
具體細分板塊上,建議優選景氣改善+低估值行業。1.互聯網方向,如電商、本地生活等細分板塊景氣有築底態勢,估值較為合理;遊戲景氣度較高,估值或具有一定性價比;2.煤炭、水泥及周期品景氣度或因「反內卷」提速而加速築底;3.社會服務、紡織服裝、航空機場等正處於估值不高+高景氣的階段;4.港股新消費景氣度仍高,但需關注在估值相對高位下的三季度解禁壓力。強調關注港股科技板塊,其正處於景氣修復+估值低位交集,也是內外資的共識,且大多為大市值頭部公司,更適合機構投資者「高切低」佈局。
招商證券:賺錢效應積累強化資金信心
今年A股三輪行情增量資金結構不同:一季度科技股行情,融資資金、散户是主力;4月觸底震盪,私募基金、外資逆勢主導;近兩周外資ETF淨流入擴大,表明外資可能有流入。往后去看,弱美元環境疊加國內政策積極發力改善市場預期,若PPI能夠回升進一步帶動盈利預期改善,將堅定外資迴流信心。
隨着市場賺錢效應積累,主動公募基金贖回情況有望在下半年改善甚至可能轉為小幅淨申購。近期國內外AI算力動態及趨勢方面,整體來看,隨着政策加碼與產品落地提速,AI產業下半年有望進入「算力驅動」階段,國內芯片與基礎設施建設將逐步起行情。自主可控、垂直整合趨勢強化,重點方向包括算力硬件、本土大模型生態和產業級應用平臺的系統協同發展。
國金證券:仍有「低位資產」值得挖掘
本輪上漲背后的核心驅動是對企業ROE見底回升的樂觀預期,而不僅是圍繞政策主題的炒作,因此伴隨盈利回升的兑現,市場將持續修復的趨勢。市場整體接近前高,但當前估值擴張相對於基本面修復的「超跑」程度不高,且個股和行業間存在相當的分化,仍有「低位資產」值得挖掘。
國內政策仍在延續年初時的政策思路兑現:即促進出清的同時託底需求,經濟下行的風險不高,海外的關税緩和預期與投資周期開啟將帶來ROE向上修復的驅動力。資產配置推薦同時受益於海外實物資產需求上升、國內「反內卷」政策推進的上游資源品、資本品、中間品;保險的長期資產端將受益於資本回報的見底,建議關注非銀金融;國內政策主線圍繞「民生」,盈利能力穩定且受益於量增的紅利型消費可作為銀行「平替」;海外政策除製造業迴流外圍繞「AI產業競爭」,算力與基礎設施值得關注。
興業證券:「科技成長+周期」交相輝映
市場共識依然集中在「低估值周期修復」與「科技成長產業趨勢」兩條主線,行業輪動強度繼續收斂,但輪動和擴散正在演繹。周期行情內部正在向煤炭、建築等低位行業擴散,AI內部也由北美算力輪動至國產算力和中下游軟件應用。雖然近期經歷了一輪主線的聚焦,但當前多數板塊擁擠度仍處於合理位置,內部尚有細分方向可以挖掘。
其中,資源品「反內卷」已上升至主線高度,三維度把握長期配置邏輯;軍工前期較高的擁擠度已在消化,高勝率窗口下有望繼續反映閲兵催化+「五年計劃」、全球軍貿市場打開長邏輯;AI領域重視向國產算力和中下游應用的擴散機會。
國投證券:找對方向是最重要的
維持「反銀行-微盤槓鈴超額」與「三季度勝負手是創業板指+科技科創」的結構觀點。外部弱美元資金迴流非美資產+內部股債資產配置再均衡共同推動股市流動性寬松,對應當前公募、兩融、保險、外資等出現共振增量資金湧入,這在過去幾年極為罕見。當前量能較此前中樞放大50%,暗示基於流動性步入牛市的基礎條件已經具備,但眼下依然重在結構,找對方向是最重要的。除科技科創+創業板指外,反槓鈴超額也意味着以各細分行業龍頭為代表的A500指數也具備超額空間。
大盤后續向上的空間,取決於下周中美瑞典關税會談、8月1日美國關税大限日、7月底中央政治局會議是否構成全球政治博弈的緩和與經濟力量的回擺,這也將構成反槓鈴超額除流動性推動牛市外更加持續的解釋。
信達證券:牛市氛圍正在形成
近期市場持續走強,牛市氛圍正在形成,但投資者對牛市的級別還有較大的分歧。歷史經驗表明,小牛市看盈利,大牛市盈利反而不是最重要的;宏觀流動性(利率)和股市牛市級別關係較弱;政策和股市資金催化下往往較易產生較大牛市。股市在政策和微觀流動性(股市層面的流動性)的共振下,往往較易產生較大的牛市。歷史上股權融資規模低於上市公司分紅后,牛市級別都較大。歷史上推出較高級別的指導股市發展的政策,往往容易驅動較大級別的牛市。
東吳證券:ROE拐點交易和紅利陷阱
當前紅利資產的核心敍事邏輯正面臨挑戰,資金邏輯亦出現明顯裂痕:永續分紅敍事隱含的十年期國債利率低位運行的假設,隨着經濟預期改善出現動搖,交易型資金也會賣出紅利板塊,銀行補跌就是這一趨勢的直觀印證。這背后是「反內卷+大基建」政策組合點燃了市場樂觀預期。展望后續,隨着「反內卷」政策深化、重大基建項目落地開工,供需格局將持續優化,全A盈利與ROE有望企穩改善,支撐指數中樞上移。
從節奏來看,預計市場將呈現「順周期搭台、成長唱戲」的特徵。順周期領域可關注與大基建強相關的板塊,與「反內卷」政策形成共振,在經濟預期修復中具備明確的業績彈性。科技成長方向,AI產業鏈、人形機器人、軍工、創新葯仍是中長期主線。主題投資可關注腦機接口、商業航天、可控核聚變、3D打印等領域。
天風證券:波折難免,關注三條主線
賽點2.0第三階段攻堅戰,市場破新高后,踏空資金加速進場,交易驅動下,市場短期走向過熱,波動率將放大,注意穩紮穩打。根據經濟復甦與市場流動性,可以把投資主線降維為三個方向:1.Deepseek突破與開源引領的科技AI+;2.消費股的估值修復和消費分層逐步復甦;3.低估紅利繼續崛起。紅利回撤常在有強勢產業趨勢出現的時候,因此低估紅利的高度取決於AI產業趨勢的進展,而AI產業趨勢的進展又取決於AI應用端和消費端的突破。在當前消費板塊低估值、利率下行、政策催化下復甦周期抬頭的情況下,以宏觀敍事而對消費過分悲觀反而是一種風險,重視恆生互聯網。
開源證券:中樞緩慢上行的震盪市
市場突破后,雖然分歧仍然存在,但對於指數的長期突破維持樂觀判斷,形態類似「中樞緩慢上行的震盪市」。短期指數臨近關鍵點位,市場博弈加劇,警惕短期回調的風險。市場對突破存在兩大疑惑,「基本面尚未觸底」和「反內卷」財政支撐不強。在宏觀預期未顯著變化的背景下,匯金是本輪突破的核心力量,也是市場最重要的底氣之一,持續性的長期資金投入穩定及抬升市場中樞。建議以「牛市思維」操作,但最好以「中樞緩慢上行的震盪市」的心態進行交易,在交易和配置層面不建議盲目追高,應堅守自我。風格上看好成長板塊,在市場風險偏好高位,成長更易跑出超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