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27 14:12
中金發布研報稱,被動外資流入激增,創去年10月初以來最大單周淨流入。A股流入13.2億美元(vs. 上周流入1.0億美元);港股和ADR流入18.5億美元(vs. 上周流入4.8億美元),以專注中國與新興市場的基金流入為主。
配置比例上,截至6月底,全球各類主要類型主動基金對中國配置比例低於基準約1.3ppt,低配程度較5月底的1.1ppt 繼續擴大,其中被動資金配置比例升至7.4%,但主動資金配置比例持平於上月的 6.1%。
中金主要觀點如下:
外資方面,EPFR口徑下(截至周三):
主動外資繼續流出,流出A股2.0億美元(vs. 上周流出2.2億美元);流出港股和ADR 3.2億美元(vs. 上周流出3.3億美元);專注中國市場基金流出最多,全球新興市場基金繼續流出。
被動外資流入激增,創去年10月初以來最大單周淨流入。A股流入13.2億美元(vs. 上周流入1.0億美元);港股和ADR流入18.5億美元(vs. 上周流入4.8億美元),以專注中國與新興市場的基金流入為主。
南向方面,本周南向資金流入323.5億港元(vs. 上周流入214.6億港元),日均流入64.7億港元(vs. 上周日均流入42.9億港元),已累計流入8,200.3億港元。個股層面,上周增持最多為中國人壽、建設銀行與快手等,但流出中國移動、小米等。
港幣維持在接近弱方保證,隔夜Hibor小幅回升,1月期Hibor維持低位。
配置比例上,截至6月底,全球各類主要類型主動基金對中國配置比例低於基準約1.3ppt,低配程度較5月底的1.1ppt 繼續擴大,其中被動資金配置比例升至7.4%,但主動資金配置比例持平於上月的 6.1%。
近期市場向上突破,朝着給出的樂觀情形演進(恆指26,000)。從去年底以來的幾輪反彈經驗看,每一次的政策和產業因素並非完全沒效果,但市場一開始總會「想得更多」,進而導致透支:924對政策的憧憬如此;1-3月AI行情時的「東昇西降」敍事如此;4月后的新消費、創新葯和當前的周期一定程度上也是如此,本質上沒有太大區別。
但好處在於:一流動性充裕、二底部有支撐。這兩個因素和市場總會透支的特徵疊加在一起,促使依然認為:在亢奮的時候追,不如在低迷的時候買和提前埋伏來得更好,亢奮的板塊在高位鎖定部分利益,也可避免回撤,3月AI行情即是如此。
建議也基本兑現:1)分紅側可以適度從短期透支的銀行部分切到保險;2)成長側可以從透支的新消費切到AI應用(遊戲互聯網、短視頻、軟件等)、機器人與零部件,創新葯短期也有些透支但長期邏輯依然成立,所謂「新啞鈴」,核心原則是在合理的位置買長期正確的板塊;3)周期的重心在需求而非供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