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山東政商要情(7.21—7.27)

2025-07-27 14:11

1,2025年上半年山東GDP50046億元 增長5.6%

7月21日,山東省統計局、國家統計局山東調查總隊發佈《2025年上半年全省經濟運行情況解讀》。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覈算結果,2025年上半年山東省生產總值為50046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增長5.6%。

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3015.4億元,增長3.9%;第二產業增加值19799.1億元,增長5.6%;第三產業增加值27231.5億元,增長5.8%。全省經濟運行保持穩健向好、進中提質的良好態勢,順利實現「雙過半」,高質量發展紮實推進。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7%。分經濟類型看,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增長2.0%;股份制企業增長8.2%,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增長4.7%;私營企業增長7.7%。從三大門類看,採礦業增長4.8%,製造業增長9.0%,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下降1.4%。從重點行業看,裝備製造業保持較快增長,上半年增加值增長13.0%,高於全部規上工業5.3個百分點,上拉全省工業增速3.2個百分點。其中,汽車、鐵路船舶、電子等行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6.2%、21.1%、21.9%。

提示:2025年上半年,山東第一二三產業發展呈現同步向好趨勢,而且增速均跑贏了全國。三次產業協同發展,是山東經濟保持穩中向好、進中提質良好態勢的一個註腳。

2,山東省港口與航道佈局規劃獲批覆

2025年7月25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佈會,解讀《山東省港口與航道佈局規劃(2025—2035年)》(下稱《佈局規劃》)。

《佈局規劃》明確提出,至2035年,山東將建成「能力充分、保障有力、安全高效、智慧綠色」的港口與航道體系,形成「三主四輔」世界級海洋港口羣、「一主四輔多點」內河港口羣和「一縱兩橫、三干多支」內河航道網的水運發展總體佈局,世界級海洋港口羣基本建成,內河水運網絡更加完善,現代化專業化運輸系統支撐更加高效,水運一體化高質量發展成效凸顯,港口和航道引領區域經濟發展能力顯著增強。

《佈局規劃》將沿海規劃與內河規劃合二為一,突出陸海統籌,海河互濟,既與全國港航佈局規劃緊密協同,又實現全省港口與航道的統一佈局、統籌規劃,統籌佈局全省沿海與內河水運資源,着力推動海河聯運發展。

提示:2009年和2012年印發的《山東省沿海港口布局規劃》《山東省內河航道與港口布局規劃》,曾有力推動山東水運發展。但如今山東水運存在佈局不均、區域協同不夠等新問題,需規劃修編以更好地指導行業高質量發展。

3,2025年國際糧食減損大會在濟南開幕

7月25日上午,2025年國際糧食減損大會在濟南開幕。本次大會以「科技創新賦能節糧減損 全球攜手共促糧食安全」為主題,吸引了來自62個國家和機構的300余名代表參會。

本次大會發布了《國際糧食減損大會濟南倡議回顧》文件,系統梳理了2021年首屆大會以來的全球進展。文件指出,過去四年,「濟南倡議」獲得廣泛響應,多國已將糧食減損納入國家戰略,通過設施升級和科技應用,初步遏制了全球糧食損失浪費加劇的趨勢。

此外,本次大會還發布了《糧食減損南南合作行動方案》,明確未來三年五大重點:建立國際減損技術共享平臺、推動數字技術應用於全供應鏈智能管理(包括庫存、物流與質量追溯)、推進糧食基礎設施多雙邊項目、出版全球減損案例及促進經驗分享、深化與國際組織協作。

提示:2021年9月,首屆國際糧食減損大會在濟南舉辦。四年來,「濟南倡議」的種子已然在全球生根,科研探索、田間優化,機械推廣及增產促效,這些行動共同構築起應對糧食安全挑戰的基石。

4,《財富》中國500強出爐 19家魯企上榜

7月22日,財富中文網發佈2025年《財富》中國500強排行榜,據統計,山東今年有19家企業上榜。

據榜單顯示,山東上榜企業為:山東能源集團有限公司(23);山東魏橋創業集團有限公司(45);海爾智家股份有限公司(92);山東高速集團有限公司(95);山東黃金集團有限公司(118);濰柴動力股份有限公司(134);海信集團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135);萬華化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153);中國宏橋集團有限公司(163);浪潮電子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191);歌爾股份有限公司(205);濟寧能源發展集團有限公司(213);山東太陽紙業股份有限公司(353);山東華魯恆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403);山東南山鋁業股份有限公司(405);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424);賽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426);雙星集團有限公司(463);青島銀行股份有限公司(495)。

此外,中國重汽(香港)有限公司也榮登500強榜單,以營業收入132.118億美元位居第209位。

提示:上榜企業多為山東的大型骨干企業,它們在各自領域具有強大的經濟實力和市場影響力。這些企業的良好發展能夠直接帶動上下游相關產業的協同發展,創造更多的經濟附加值,為山東的經濟增長提供有力支撐。

5,2025全國百強縣名單出爐 山東12地入選

7月23日,2025縣域經濟創新發展論壇在北京舉行。賽迪顧問發佈《2025中國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研究》,並揭曉「2025賽迪百強縣」榜單。山東省12地上榜,全國排名第3,與2024年上榜總量相同。

山東省上榜的12縣分別是:龍口市(7)、膠州市(17)、榮成市(40)、滕州市(42)、壽光市(44)、鄒城市(47)、招遠市(49)、諸城市(56)、平度市(67)、青州市(95)、廣饒縣(96)、萊州市(98)。

2025賽迪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百強區域分佈不均。百強縣東部地區佔67席,中部地區佔18席,西部地區佔12席,東北地區僅佔3席,東部地區優勢明顯。整體呈現出「強縣強省」特徵,江蘇省、浙江省、山東省三省表現突出,分別佔25席、15席和12席。

從山東省內來看,煙臺、濰坊2市均有3地入選,各佔山東總入選數量的四分之一。青島次之,擁有2個「百強縣」;威海、棗莊、濟寧、東營各有1個。

提示:山東省12個縣(市)入選2025年賽迪百強縣榜單,不僅延續了近年來縣域經濟發展的強勁勢頭,更從多個維度凸顯了其對全省高質量發展的戰略價值,這一成果是山東落實新舊動能轉換、區域協調發展等重大戰略的直接體現。

6,2025年山東省繼續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

近日,山東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山東省財政廳印發《關於2025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魯人社發〔2025〕6號),從2025年1月1日起,為2024年12月31日前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已按規定辦理退休(職)手續並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的退休人員調整基本養老金。

在具體調整辦法上,按國家要求,採取定額調整、掛鉤調整和適當傾斜「三結合」的辦法,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調整辦法保持統一。

其中,定額調整,主要體現社會公平,每人每月增加27.3元養老金。掛鉤調整,主要體現「長繳多得」「多繳多得」的激勵機制,具體分兩部分計算增加養老金:第一部分,按本人2024年底基本養老金的一定比例掛鉤調整;第二部分,與繳費年限(工作年限)掛鉤,階梯式提高掛鈎調整數額。適當傾斜,主要是適當提高高齡退休人員的調整水平,對達到70歲以上的高齡退休人員,在定額調整和掛鉤調整的基礎上,再適當增加一定數額的養老金。

提示:調整養老金是完善養老保障體系的重要舉措,使山東省的養老保障水平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為老年人提供更可靠的經濟保障,提高養老保障體系的可持續性。

7,渤海億噸級大油田——墾利10—2油田羣順利投產

7月22日,位於中國渤海的億噸級油田——墾利10-2油田羣開發項目(一期)順利投產,標誌着中國海上最大規模淺層巖性油田正式進入生產階段。

墾利10—2油田位於渤海南部海域,區域平均水深約20米,探明地質儲量超過1億噸,是渤海灣盆地凹陷帶淺層發現的首個億噸級巖性油田。據瞭解,該油田分為一期、二期兩個開發項目,此次投產的一期開發項目計劃投產開發井79口,預計高峰日產油氣當量約3000噸。

中國海油副總經理閻洪濤表示:「墾利10—2油田羣開發項目(一期)的成功投產,標誌着中國海上覆雜稠油油藏開發邁入新階段,將有力推動中國海油渤海油田年內實現4000萬噸總產量目標。」

提示:作為中國最大海上油田,渤海油田2024年原油產量佔全國近1/6,原油增量佔全國原油總增量的50%以上。墾利10—2油田的投產,標誌着渤海油田從「主力產區」向「技術高地」的轉型升級。

(作者 王惠)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