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汽車公司反覆拆分,整合盡頭何在?

2025-07-26 10:17

在當今汽車行業,變革的浪潮洶涌澎湃。尤其是汽車產業的齒輪駛入電動化與智能化的快車道,一場關於資源重組的風暴正席捲整個行業。

從吉利控股集團宣佈吉利汽車與極氪智能科技簽署合併協議,到上汽集團整合五家公司形成「大乘用車板塊」;從廣汽集團對研發體系進行大刀闊斧的重組,到蔚來汽車將子品牌整合進主品牌體系;從奇瑞成立四大事業羣構建清晰品牌矩陣,到長城汽車更換品牌標識、東風汽車成立奕派汽車科技公司……

車企們密集的整合動作,勾勒出行業轉型期的生存圖景。這些車企的動作並非孤立,而是在全球汽車產業轉型的大背景下,為適應新的市場格局、技術趨勢而做出的戰略抉擇。

車企整合潮:多重因素下的戰略選擇 

汽車產業的整合從來不是偶然事件,而是市場環境、技術變革與企業戰略共同作用的必然結果。在新能源與智能化的產業革命中,車企面臨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壓力,同時也懷揣着對未來發展的強烈訴求,這些因素交織在一起,共同推動着整合浪潮的到來。

市場競爭的白熱化,是倒逼車企進行整合的首要因素。隨着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快速擴張,傳統車企加速電動化轉型,新勢力車企不斷崛起,市場參與者數量激增,競爭維度從單純的產品比拼延伸到技術、服務、生態等多個層面。

以國內市場為例,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24年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持續增長,但市場集中度卻在不斷變化。眾多車企爲了在有限的市場空間中佔據一席之地,不得不通過整合資源來提升自身競爭力。

在這樣的背景下,提高單品規模、降低成本成為車企的核心訴求。

比如去年吉利發佈《台州宣言》,通過戰略聚焦與整合,減少內部品牌之間的資源內耗。幾何品牌併入吉利銀河,便是爲了集中資源打造更具競爭力的主流新能源產品品牌,避免在中低端新能源市場上的重複投入和內耗,以更強大的陣容與比亞迪等競爭對手展開正面交鋒。

上汽集團將上汽乘用車公司、上汽國際、創新研究開發總院、零束科技、海外出行5家公司整合形成「大乘用車板塊」,其核心目的便是通過資源集中提高單品規模,從而降低成本。

同樣,蔚來將樂道和螢火蟲品牌整合進主品牌體系,撤銷獨立事業部地位,也是爲了打通產品到市場的全鏈條,提升跨部門協作效率,在激烈的高端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中保持優勢。

汽車產業正處於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的技術變革關鍵期。新能源技術的研發需要鉅額資金投入,從電池技術的突破到自動駕駛技術的迭代,每一項關鍵技術的研發都考驗着車企的資金實力和技術儲備。技術變革的加速迭代,讓車企不得不通過整合來提升研發效率。

同時,在軟件定義汽車的時代,汽車不再是簡單的機械產品,而是集硬件、軟件、服務於一體的智能終端,這對車企的研發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研發投入的持續攀升,使得單一部門或公司難以承擔全部的研發任務,整合研發資源、實現協同創新成為必然選擇。

上汽集團旗下軟件公司「零束科技」已與上汽研發總院完成整合,雙方智駕團隊合併辦公並協同推進研發工作,這種整合打破了研發壁壘,讓技術創新的鏈條更加順暢。

廣汽集團宣佈對研發體系進行重組,將廣汽研究院拆分為整車、平臺、造型3個獨立研究院,並整合至廣汽集團產品本部,構成全新的「大研發體系」,這一變革正是爲了在技術快速迭代的環境中,優化研發流程,提升研發響應速度,確保企業在技術競爭中不落下風。

企業戰略的聚焦與升級,是推動整合的重要動力。部分車企在過去的發展過程中,進行了多元化佈局,業務範圍不斷拓展。然而,隨着市場環境的變化,一些車企意識到需要回歸核心主業,集中資源提升汽車業務的競爭力。

在汽車產業發展的不同階段,車企的戰略重心會不斷調整。當行業進入轉型關鍵期,聚焦核心業務、明確品牌定位成為很多車企的戰略選擇。

東風汽車宣佈成立奕派汽車科技公司,旗下包含東風奕派、東風風神、東風納米三個品牌,承載着東風汽車在自主乘用車領域進一步發展的期望,這一整合也是企業聚焦自主乘用車業務、明確戰略方向的體現。

這種迴歸核心主業的戰略調整,有助於車企更加專注於汽車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提升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打造差異化競爭優勢。

整合的深層影響:重構競爭格局 

車企的一系列整合動作,並非簡單的機構調整或品牌合併,而是將對汽車產業的生態與競爭格局產生深遠影響,這種影響體現在品牌定位、資源配置、技術創新等多個維度。

品牌矩陣的清晰化是整合帶來的直接影響。在整合之前,部分車企旗下品牌定位模糊,甚至存在重疊現象,導致資源分散,難以形成合力。通過整合,車企能夠梳理品牌體系,明確各品牌的市場定位,實現差異化競爭。

比如奇瑞成立奇瑞、風雲、艾虎、QQ四大事業羣后,星途品牌繼續定位高端市場,艾虎事業部主攻經典產品線艾瑞澤與瑞虎系列,風雲事業部專注新能源品牌風雲,QQ事業部則聚焦小型車市場,同時奇瑞主攻「值」、捷途詮釋「野」、星途定義「奢」、iCAR引領「潮」,各品牌定位清晰,形成了互補的品牌矩陣。

吉利銀河正式升級為吉利銀河品牌,進一步明確了其在吉利集團內部的定位,翼真汽車併入吉利銀河成為高端MPV系列,幾何品牌併入成為GEOME系列,使得銀河品牌的產品矩陣更加完善且定位明確。

長城汽車發佈全新品牌標識GWM,新款歐拉好貓GT和哈弗大狗尾標更換為「GWM」標,這一舉措在一定程度上強化了集團品牌的統一性,也為旗下各子品牌在統一的集團品牌框架下明確自身定位奠定了基礎。

未來,汽車市場的品牌格局將呈現集中與差異化並存的態勢。一方面,大型車企集團通過整合,旗下品牌數量減少,但品牌影響力和市場份額將進一步提升,形成少數幾個具有強大競爭力的品牌集團。

另一方面,這些品牌集團內部,各個品牌將更加註重差異化定位,以滿足不同消費者羣體的需求。極氪科技集團成立后,極氪主打30萬元及以上車型市場;領克則定位「全球新能源高端品牌」,主打20萬元及以上車型市場。通過差異化定位,實現雙品牌協同發展,提升集團在高端汽車市場的整體競爭力。

當然,整合有助於車企優化市場資源配置,資源配置的最優化是整合的核心價值所在。汽車產業是資金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產業,資源的合理配置直接關係到企業的競爭力。通過整合,車企可以將分散的研發、生產、銷售等資源集中起來,實現共享與協同,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零束科技與上汽研發總院的整合,讓智駕團隊協同工作,避免了研發資源的重複投入,加速了研發進程。廣汽集團「大研發體系」的構建,將研發資源重新梳理整合,使得整車、平臺、造型等研發環節更加協同,能夠快速響應市場需求的變化,提高研發資源的投入產出比。

技術創新的加速化是整合的重要成果。在智能化與電動化的競爭中,技術創新的速度決定了企業的市場地位。整合后的車企能夠集中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投入到核心技術研發中,同時通過跨部門、跨公司的協作,促進技術的融合與突破。

蔚來汽車組建的橫向「車型產品線」組織,整合了產品設計研發、工業化、用户體驗與服務等關鍵環節,這種全鏈條的整合有助於將技術創新快速轉化為產品競爭力,提升技術落地的效率。

可以説,行業競爭的升級化是整合帶來的必然結果。隨着車企整合的深入,行業集中度將不斷提高,具備資源優勢和技術優勢的車企將在競爭中佔據更有利的位置,行業競爭將從單一的產品競爭升級為全產業鏈的綜合實力競爭。

上汽、廣汽、吉利、蔚來、奇瑞、長城、東風等車企通過整合不斷增強自身實力,它們之間的競爭將更加激烈,同時也會對其他車企形成更大的壓力,推動整個行業不斷提升競爭力。這種競爭升級將促使車企不斷進行技術創新和服務升級,最終受益的將是廣大消費者,他們能夠享受到更優質、更智能、更多樣化的汽車產品和服務。

從當前車企的整合動作來看,拆分與整合只是手段,而非目的。這場整合浪潮還在繼續,它將重塑汽車產業的生態格局,推動行業向更高效、更創新、更優質的方向發展。

對於車企而言,能否在整合中找準自身定位,實現資源的有效協同,將決定它們在未來汽車產業版圖中的位置。而對於整個行業來説,這場整合或許正是邁向新發展階段的必經之路,它將為汽車產業的持續繁榮注入新的活力。

責編:石劼   編輯:何增榮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汽車公社」(ID:iAUTO2010),作者:楊晶,36氪經授權發佈。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