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一位女二代接班900億

2025-07-26 16:07

(來源:投資界)

接班潮。

作者 I 吳瓊

報道 I 投資界PEdaily

最新一位女CEO登場。近日,香格里拉集團在香港及新加坡兩地的上市主體「香格里拉亞洲」公告,郭惠光女士獲委任為本公司首席執行官,任命將從8月1日開始。

出生於馬來西亞,成長於中國香港,郭惠光正是郭氏家族郭鶴年的女兒。而提起郭氏家族,恐怕無人不知——國貿、香格里拉酒店和金龍魚,這些都是郭氏家族的產業。財報顯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香格里拉集團總資產約134.9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960億元)。

(香格里拉集團官網)

(香格里拉集團官網)

與大多數企業二代的成長故事相似,郭惠光年少時去海外留學,學成歸來后進入家族企業。2017年,她代替兄長擔任香格里拉集團執行董事及主席。歷練多年后,她終於全面執掌家族旗下的香格里拉集團900億資產。

出任CEO

全面執掌900億

郭惠光今年47歲,父親為她取名為惠光,在英文中是Smart和Bright,即掌上明珠的意思。

談及父親,郭惠光曾回憶:「父親是一個對自己嚴格要求的人,他的生活非常規律,這種嚴格要求,也自然延伸到對我們的教育中。」在父母的言傳身教下,郭惠光考入哈佛大學深造,擁有東亞研究學士學位。

畢業后,郭惠光先是進入投行積累經驗,直到2003年回到家族企業,入職《南華早報》。起初郭惠光也是從普通職位做起,一年后成為該公司執行董事,后又晉升爲董事總經理及行政總裁。

直至2016年,阿里巴巴集團從郭氏家族手中收購《南華早報》。郭惠光也被父親召回到香格里拉集團,這是郭氏家族最為重要的商業版圖之一,因此也被外界視為郭惠光進入接班人隊伍的開始。

説起香格里拉酒店,外界並不陌生。1971年,郭鶴年在新加坡建造並開設香格里拉集團的第一家豪華酒店,幾十年間,香格里拉逐漸在各國首都及大城市建立據點,從吉隆坡、曼谷、中國香港、斐濟等一路延伸至中國內地。集團至今擁有、運營和管理着100余家酒店,包括香格里拉酒店與度假酒店、嘉里酒店、JEN酒店和盛貿飯店四大品牌。

隨着郭鶴年年歲漸長,這些年來關於郭氏家族接班人的討論也多了起來。起初,郭鶴年讓次子郭孔演擔任香格里拉集團的主席,不過郭孔演管理集團期間一度出現虧損的情況,郭鶴年只能將他撤下主席之位,改讓長子郭孔丞接替。2013年郭孔丞成為香格里拉主席,但不到四年他便主動退位。最終,郭惠光接替哥哥們,成為公司執行董事及主席。

上任后,她加速集團的數字化轉型,推出香格里拉移動應用程序、和騰訊達成戰略合作,部署智慧酒店解決方案。同時,帶領集團啟動雙品牌戰略,並引入新的品牌線Shangri-La Signatures,其首間酒店杭州水知心居已於今年5月正式揭幕。

值得一提的是,郭惠光鮮少接受媒體採訪,卻非常活躍在小紅書平臺。她分享的視頻中,將個人IP與企業形象深度綁定。端盤子,打掃衞生不在話下,對底層業務瞭如指掌,堪稱香格里拉的代言人。

「2017年1月出任主席以來,在本公司發揮了關鍵領導作用。彼主要負責制定本公司之戰略重點,並引領本公司實現其目標」,公告中如是總結郭惠光成績。據香格里拉2024年財報,去年該集團實現綜合收入22億美元,較前一年增長2.0%。截至2024年12月31日,香格里拉集團總資產約134.9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960億元)。

現在,香格里拉集團迎來權力整合——郭惠光將於8月1日起兼任集團首席執行官,該職位自2022年以來便處於空缺狀態,直至郭惠光接任。公告中解釋,此次合併職位旨在提升集團策略的一致性與執行力度,「確保公司自上而下擁有統一的願景」。

歷練多年,郭惠光終於全面接管900億家族企業。

三代接力

締造一個巨無霸版圖

透過香格里拉酒店,郭氏家族龐大的商業版圖一一浮現。

當中不得不提的關鍵人物便是郭惠光的父親——郭鶴年。祖籍福州,郭鶴年從小生長在優裕的家庭環境中,先后在當地聞名的新山英文書院和新加坡學府萊佛士學院接受教育。

1947年,郭鶴年以3萬多美元起家,在新加坡戲館街租下一座三層老店,成立了力克務公司,經營商務、船務經紀、雜貨業等。1949年,他聯合一眾堂兄弟,成立郭氏兄弟有限公司,繼承郭氏家族企業東昇公司的傳統業務,經營大米、麪粉、豆類、食糖等。因出色的經商能力,郭鶴年出任總經理。

20世紀50年代末,郭鶴年將郭氏家族全部資金投入到煉糖業,涉及糖的生產、提煉以及銷售等各個環節。鼎盛時期,郭鶴年控制了國際市場上每年食糖貿易總量的1/10,因此有了「亞洲糖王」的名號。

隨后,利用在糖業所積累的資本,郭鶴年開始帶領家族業務多元化發展,分散投資種植業、銀行業、地產業、航運業、保險業、酒店業等領域。時至今日,郭鶴年的商業王國不但橫跨整個亞洲,足跡遍佈全球。

郭氏家族有多強?

據不完全統計,從白糖、酒店、房地產、船務、礦產、保險、銀行、傳媒到糧油,郭鶴年建立起一個龐大的商業王國,以他為首的郭氏家族在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中國等國家在嘉里建設、豐益國際、香格里拉、物流公司KLN等多家上市公司中擁有控股權或投資。

(郭氏集團旗下部分企業)

(郭氏集團旗下部分企業)

當中,還有一個比香格里拉更廣為人知的企業——豐益國際,旗下金龍魚、胡姬花等糧油品牌出現在千家萬戶的餐桌上。2020年10月,金龍魚運營主體益海嘉里金龍魚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登陸創業板,最新市值超1600億元人民幣。公司掌舵者是郭鶴年侄子郭孔豐。此前曾有傳聞稱,他是讓郭鶴年心儀的接班人人選之一。

此外,北京國貿、上海靜安嘉里中心、深圳嘉里建設廣場、前海嘉里中心等知名樓盤,都是郭氏家族的手筆。

如今,郭鶴年的子女們已逐步接管集團核心業務。次子郭孔演擔任郭氏新加坡公司(Kuok Singapore)的董事長,該公司在新加坡持有房地產資產,此外集團的航運、數字基礎設施以及海事工程業務也以新加坡為基地。幼子郭孔華出任香港上市公司嘉里建設的主席兼行政總裁。本次主角女兒郭惠光則已接管香格里拉集團。

鮮為人知的是,郭氏家族第三代也出現在創投圈。公開信息顯示,郭鶴年的孫子郭孟雄創立投資機構K3 Ventures,藉此打理家族財富。

官網顯示,目前該家辦投資組合中已有超50個項目,包括Grab、Airbnb、字節跳動和京東物流、元氣森林等明星項目,涵蓋農業、消費、教育、金融、健康等投資領域。頗為意外的是,國產AI大模型月之暗面和Minimax也出現在投資陣營中。

此前,郭鶴年另一位孫子郭孟偉宣佈押注百億美元在東南亞打造AI數據中心。「數據中心是我們幾十年來見過的最炙手可熱的行業,」他在接受《福布斯》採訪時表示。「人工智能的工作負荷正在推動數據中心的需求呈指數增長。」

回到這個商業帝國的開始,如今102歲,郭鶴年仍時刻關注着商業動態。以往報道中有一個細節,郭鶴年在讀到全球企業計劃在馬來西亞建設數據中心的新聞時,還給孫子發消息問:「這是怎麼回事?快給我講講最新情況。」

接班潮

女二代集體登場

行至當下,當大批民營企業走到接棒節點,女性面孔愈發多了起來。

據悉,郭惠光與K11集團創辦人鄭志剛是大學同學,與其妹鄭志雯是閨蜜。同樣出身豪門,此前哥哥鄭志剛一度被認為是已故創始人鄭裕彤看好的第三代繼承人選,但隨着去年鄭志剛宣佈離開公司核心管理層,鄭氏家族的接班之路越發撲朔迷離。

前不久,新世界發展公告稱,2025年5月起,現年79歲的鄭家純,正式從公司提名委員會卸任,改由李聯偉接任;鄭家純的女兒鄭志雯,則正式進入提名委員會班子。這也被外界視為,鄭志雯從一眾兄妹中殺出重圍,進入接班考察期。

更早些時候,李嘉誠的90后孫女也涉足家族事業。

2023年6月,李嘉誠孫女李思德出任長實企業業務發展部經理,還參與一筆40億收購案。過去幾年里,李思德先后進入李嘉誠基金會等家族多個重要企業的董事會,在李嘉誠的安排下,一步步深入家族商業版圖之中。

若將範圍放大一些,我們看到還有華為孟晚舟、娃哈哈宗馥莉、新希望劉暢、天合光能高海純、桐昆集團陳蕾……這是當下特有的一幕,隨着中國經濟40余年的飛速發展、家族財富的日漸積累,如今首批家族企業正面臨代際傳承的考驗,「豪門千金」們開始接過父輩權杖。

回顧十年前,全球白手起家的女性億萬富豪鳳毛麟角,但今天這個數字已增長數倍。從2010年到2023年,十幾年間,中國家族企業選擇女性作為繼承人的比例顯著提升。曾經被視為「第二選擇」的女兒們,如今也成為家族事業延續的核心。

代際傳承遠非簡單的財富移交,而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正如最近宗馥莉陷入一場遺產繼承風波,背后折射出的便是中國民營企業接班潮中的深層矛盾。有數據顯示,大多數第一代企業家希望子女接班,但真正能順利傳承到第二代的不足30%。

打江山難,守江山更難。如何完成傳承,正在成為中國企業的必修課。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