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百鏡大戰」悄然開打:XREAL如何征戰上半場?

2025-07-26 07:00

2024年12月12日,在紐約舉辦的Android XR發佈會上,一家年輕的中國公司嶄露頭角,與Google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共同打造Android XR生態。

這就是XREAL——由曾經供職於英偉達、Magic Leap的徐馳,在2017年回國創辦。讓徐馳略感欣慰的是,如今XREAL在全球消費級AR眼鏡賽道嶄露頭角,不僅實現產品銷量連年領先,還在AR眼鏡芯片研發、光學方案等領域構築起堅實的技術護城河。

根據IDC數據,XREAL過去三年蟬聯AR領域全球銷量冠軍,且在2024年全年市場份額是第二、三、四名的總和。在2025年第一季度,XREAL在全球AR/VR大行業中,份額位居全球市場前二,僅次於Meta,甚至超越字節跳動。

在資本層面,XREAL同樣可圈可點。過去7年里,其獲得10輪融資,總融資金額超3億美元。投資方既有紅杉中國、高瓴資本等知名機構投資方,也不乏阿里巴巴、快手、蔚來、愛奇藝等戰略投資方。今年5月,XREAL還獲得浦東政府的2億元戰略投資,並作為鏈主企業正式將總部落地浦東。

在徐馳看來,XR(擴展現實)將成為替代手機的下一代終端,基於XR的AR終端眼鏡,未來將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而在這一賽道上,尚未有企業跑出,這恰恰意味着機會。

2025年以來,AR/VR賽道逐漸升温,市場增長潛力清晰可見。隨着更多參與者入局,「百鏡大戰」悄然開打。徐馳認為,AR眼鏡的「上半場」剛剛開始。

未來,徐馳期待XREAL能像特斯拉、蘋果那樣,成為「高水準與可靠保障」的代名詞。「當人們提及XREAL時,不再聚焦某一項技術,而是形成對品牌的共識,我們便實現了核心目標。」徐馳表示。

圖片來源:IC photo 圖片來源:IC photo

取代手機,成為下一代智能終端?

如果説,2024年12月谷歌與XREAL的戰略合作,更多像一顆具有象徵意義的問路石,五個月后,Google I/O開發者大會上,雙方宣佈聯合發佈基於Android XR平臺的智能眼鏡——Project Aura,則意味着雙方合作的實質開展。而作為谷歌全球AR領域首家且唯一合作的中國企業,其與谷歌的攜手並非偶然。

在深耕行業的過程中,徐馳團隊愈發確信:XR將成為替代手機的下一代終端,具備輕量化、智能化、便攜優勢的AR眼鏡將成為新終端的首選。儘管,目前AR眼鏡主要應用於觀影、遊戲等非剛需場景,相比於智能手機全球每年10億級的出貨量,還有很大差距。

「當前,手機乃至整個信息世界的呈現都被侷限在二維屏幕中,但真實信息本應像現實世界一樣具備三維屬性。若未來能出現真正的三維信息呈現平臺,讓人類以更高效的方式與信息互動,才更符合事物的本質。」徐馳表示,AI的成熟正在加速這一願景落地。

過去3D平臺的高效交互難題,如今正被AI破解——AI不再依賴3D捕捉技術,轉而通過人機交互、語音等更自然的方式實現;當AI成為下一代人機交互核心,交互將依賴對話與眼神,眼鏡也由此成了新終端的不二之選。

「這實則是場雙向奔赴。」徐馳解釋,AI有望解決XR行業長期未攻克的交互難題;反過來,眼鏡端能為AI提供其他終端無法獲取的獨特數據,進一步強化其能力。

眼下的XR行業,如同「尚未出現iPhone的手機行業」「尚未出現特斯拉的新能源車行業」。徐馳意識到,若能把握機遇,XREAL有望成為該領域的領軍者。

爲了進一步提升產品的整體競爭力,XREAL深知生態的重要性。放眼行業,真正具備生態影響力的玩家僅有蘋果與Google,而谷歌的開源生態更具優勢。這讓XREAL早在三年前就鎖定谷歌為理想合作伙伴。

對谷歌而言,XR是Google戰略佈局中極為重要的一環。徐馳提到,目前谷歌有兩千多人專注於Android XR相關工作,包括YouTube、Chrome瀏覽器在內的所有谷歌軟件都在進行XR適配;其背后的Gemini,也已為眼鏡操作系統完成了大規模的內置植入。

其實早在2012年,Google便推出AR眼鏡——Google Glass,最終折戟。谷歌如今覆盤認為,10到15年前,不僅技術尚未成熟,AI領域也未發展完善,且當時公司高估了自身對供應鏈的掌控能力。基於此,Google此次選擇不親自下場,而是與合作伙伴協同推進。

2024年年初,Vision Pro推出后,市場反饋並不理想。這讓行業更清晰地意識到,需將眼鏡做得更輕巧,同時完善生態。對谷歌而言,其擁有成熟的生態,需要能將設備做得更輕巧的合作伙伴,XREAL正是合適選擇;對XREAL而言,其已具備輕巧的產品形態、自研芯片等技術積累,需要能助力完善生態、拓展內容的夥伴,谷歌恰好能提供支持,雙方的互補性推動了合作落地。

在7月的活動上,徐馳透露,Project Aura將於2026年上市,其將採用分體式架構,外接一個專屬計算單元。其中眼鏡部分搭載XREAL升級版的自研X1S芯片,外接計算單元則由高通提供芯片解決方案。

「百鏡大戰」上半場

「巨頭進入,往往是行業進入下半場的標誌。」徐馳認為,當前AR行業仍處於「百鏡大戰」的上半場,典型特徵有二:供應鏈尚未成熟,產品定義缺乏統一標準。

在供應鏈尚未成熟的階段,往往需要少數Alpha終端廠商牽引升級——通過自主研發帶動供應鏈成長,待供應鏈能力提升后反哺更多廠商,屆時終端品牌逐漸增多,行業競爭纔會轉向消費端的營銷、渠道與差異化。

不同於多數企業仍依賴供應鏈整合組裝產品,XREAL選擇像當年的大疆、特斯拉、蘋果那樣,以領先終端廠商的身份,在覈心模塊上加大硬研發投入,牽引行業發展。

徐馳表示,XREAL之所以選擇這條高投入的道路,核心原因在於:若僅依賴供應鏈整合組裝,產品體驗必然難以達標,更無法獲得市場認可。但正是三四年前這些艱難卻關鍵的決策,成為XREAL與行業其他廠商拉開代際差異的核心原因。

而產品定義缺乏統一標準的問題,在芯片領域尤為突出。徐馳提到,即便是高通,定製芯片也需與領先終端廠商聯合定義。過去行業默認優先選擇微軟、Meta等頭部企業。「我們期待,隨着自身市場地位提升,能主導芯片聯合定義,實現強強聯合。」

也正因為在自研芯片、光學供應鏈等領域的積累,XREAL獲得了眾多投資機構的認可。

被問及「與英偉達、蔡司等巨頭相比,護城河是否足夠深厚」時,徐馳表示,類似的疑問當年也曾指向特斯拉與蘋果。在手機領域,諾基亞、摩托羅拉等先行者早已存在,蘋果卻能脫穎而出;在汽車行業,百年供應鏈積澱深厚,特斯拉等后來者依然能與傳統巨頭抗衡。

「小公司的靈活性或許能帶來更精準的行業判斷與果斷決策,這些特質有望打磨出更優的產品體驗,而XREAL也希望用產品本身來證明這一點。」徐馳説。

談及「百鏡大戰」,徐馳認為這更多是媒體與資本層面的短期熱炒。「隨着實踐推進,人們會逐漸發現,硬件組裝完成后,AI能力、芯片性能、傳感器精度等仍有明顯短板。」他建議,行業需要沉下心來深耕底層技術,在「水面之下」持續打磨核心能力,為下一輪真正的行業爆發積蓄力量。

此外,徐馳表示,目前除Meta Ray-Ban外,尚無AR單品銷量突破百萬台,市場規模遠未達高位。「XREAL的重心是先推動現有產品線突破百萬銷量,再向千萬級進階,之后再探索差異化發展。」他説。

(作者:崔文靜,實習生張長榮 編輯:林坤)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