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197億eVTOL訂單「引爆」!電池企業競逐萬億空域

2025-07-25 18:38

一周之內,中國低空出行企業接連斬獲兩筆國際超級訂單。

7月23日,沃蘭特航空與泰國泛太平洋公司(Pan Pacific)簽署17.5億美元訂單,后者將採購500架VE25-100天行eVTOL。短短七天前,時的科技剛宣佈獲得阿聯酋Autocraft公司的10億美元訂單,採購350架E20 eVTOL。

這兩筆訂單合計27.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97.1億元),不僅持續刷新行業紀錄,更體現了中國低空經濟產業生態的爆發式成長。

空出行羣雄逐鹿

中國低空經濟領域已形成多元化企業梯隊,技術路線與商業定位各具特色。頭部企業憑藉核心技術突破和國際訂單驗證,正引領產業加速商業化進程。

從技術路線和佈局企業來看,主要分為三大陣營:

多旋翼陣營(短途場景):代表性企業有億航智能和小鵬匯天等。

複合翼陣營(中程高效):代表性企業有沃蘭特和峰飛航空等。

傾轉旋翼陣營(城際通勤):代表性企業沃飛長空和時的科技。

此外,還有廣汽、一汽、奇瑞等車企跨界入局。

國內十家主要低空出行企業技術路線與商業化進展

今年以來,包括上述企業在內的多家中國eVTOL主機廠迎來多項重要進展。一方面,各企業適航認證進程提速。例如,3月,億航智能拿到全球首張無人駕駛航空器運營合格證(OC),成為全球首個獲得中國民航局全適航認證(此前已獲型號合格證TC、生產許可證PC、單機適航證AC)四證的載人eVTOL企業;7月,峰飛航空V2000CG凱瑞鷗成功獲得AC,由此已獲全航空器適航認證的「三證」。

另一方面,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國內 eVTOL廠商已經收到了超過1400架的意向訂單。

作為低空經濟產業的核心產品之一, eVTOL今年的訂單持續起量,標誌着低空經濟進入商業化爆發前夜。

據中國民航局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低空經濟規模突破5060億元,同比增長34%,預計2026年有望破萬億(年複合增長率約25.6%),2035年市場規模或達3.5萬億元。

萬億級的低空經濟市場,為鋰電池企業打開了廣闊的市場空間。

池企業競逐萬億空域

低空領域對電池的性能要求遠超電動汽車,因此對電池技術提出了「三高」要求。

能量密度至少要400Wh/kg以上。傳統鋰電池300Wh/kg的能量密度已達極限,而eVTOL想要實現300km+商用目標,需提升至400Wh/kg以上。

安全認證要達到航空級。國家化學與物理電源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技術總監余華強曾指出,符合電動汽車安全標準的動力電池,要求可能是熱失控不起火不爆炸,但是在飛行器上不一定能適用,因為飛行器有二次災害,一是飛行器墜落有高空落的風險,二是墜落引發的起火。

高功率放電。eVTOL垂直起降瞬時功率需求達兆瓦級要求的高功率放電。有分析指出,5-12C的高功率放電,可以幫助飛行器應對更加複雜的環境和工況,如強風、強雨、緊急情況下迫降。

此外,還有成本壓力、快充與循環壽命矛盾、電芯熱管理、環境適應性等諸多挑戰。

而挑戰往往意味着巨大的機遇,頭部電池企業已展開低空經濟領域的技術卡位。寧德時代、中創新航、瑞浦蘭鈞、欣旺達億緯鋰能(維權)、比克電池、孚能科技國軒高科等眾多電池企業都在加速佈局,並與下游企業形成了深度綁定。

寧德時代:為峰飛航空定製輕量化電池包,並且還是峰飛航空的戰略投資者。

孚能科技:為小鵬匯天供應高壓動力電池,併爲時的科技E20 獨家供應第二代半固態電池。

億緯鋰能:為小鵬匯天提供下一代原理樣機低壓鋰電池。

中創新航:已助力小鵬匯天「陸地航母」飛行體在黑龍江-20℃環境中完成近百項極端測試。

國軒高科:與億航智能聯合開發46系列圓柱電芯,適配EH216-S多冗余動力系統。

從各企業披露的配套情況來看,半固態電池目前主導低空賽道,未來將逐步過渡到全固態。

國內主要十家低空出行企業配套電池供應商

整體而言,低空經濟的發展高度依賴電池技術進步,同時也將驅動電池產業變革。除了載人交通領域,物流、應急等多元低空需求正加速迸發,未來幾年,隨着半固態電池的量產、全固態電池的示範應用,以及政策法規的持續優化,將推動中國低空經濟從「概念驗證」邁向「規模商用」。與動力電池企業而言,需在技術研發、跨界合作、場景落地三端協同發力,方能在萬億級市場中搶佔先機。

活動預告

NEW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