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衞星化學預計淨利潤27億 高端材料全鏈條縱深佈局

2025-07-25 17:40

慧正資訊,衞星化學正以核心技術突破與全產業鏈佈局為雙引擎,加速推進高端新材料國產化。在7月22日投資者問答活動中,衞星化學展示了其在覈心技術與產業化領域的進展。

60萬產能佈局光伏領域 推進POE工業化裝置建設

國內化工行業面臨「低端過剩,高端緊缺」的結構性問題,高端聚烯烴自給率僅為65%,高端聚乙烯、POE等產品高度依賴進口,其國產化難點在於高性能催化劑、聚合工藝及共聚單體等技術壁壘。為此,衞星化學已組建高水平研發團隊,提前佈局突破關鍵技術。

針對投資者關於公司POE光伏膠膜材料切入多晶硅輔材領域的詢問,公司明確指出:POE(聚烯烴彈性體)作為關鍵封裝材料在多晶硅組件領域的應用前景廣闊,具有優異的電氣絕緣性、耐候性和抗離子遷移能力,適用於極端氣候下的光伏組件封裝。

衞星化學強調,其自主開發的乙烯四聚高選擇性制高純1-辛烯技術已攻克POE核心原料的"卡脖子"難題,形成顯著技術壁壘。目前,公司POE工業化裝置正在加緊建設,力爭儘早投產以緩解國內POE高度依賴進口的局面。同時,在連雲港α-烯烴高端新材料產業園建設項目第二階段規劃中,明確包含3套20萬噸/年POE裝置的產能佈局。這一戰略部署將直接服務於光伏產業鏈,滿足新型電池技術對高性能封裝材料的升級需求。

韌性增長與供應鏈護航雙輪驅動

在技術攻堅持續推進的同時,衞星化學展現出強勁的財務韌性。公司發佈的2025年半年度業績預告顯示,預計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7億元至31.5億元,同比增幅達31.32%至53.20%,基本每股收益0.8元至0.94元。2025年上半年,面對美國貿易戰及乙烷出口限制等嚴峻挑戰,衞星化學表示通過積極制定環境應對方案、優化產能結構與技術創新實現降本提質、深化客户合作精準把握市場機遇三大核心策略實現逆勢增長,充分彰顯複雜環境下的持續盈利能力。

據悉,7月2日,美國商務部正式終結乙烷出口限制,衞星化學的供應鏈風險徹底解除。公司依託與ET合資運營的Orbit平臺,作為中國乙烷進口主渠道之一,協議供應量高達15萬桶/天。此外,2024年,衞星化學新增8艘ULEC乙烷運輸船租賃,2027年交付,屆時其運營的VLEC船隊規模將達14艘,穩居全球第一,為原料穩定供應及全球競爭力提供堅實支撐。

高端材料全鏈條縱深佈局

除光伏材料外,公司在高附加值領域同步加速擴張。2025年1月6日,衞星化學在嘉興南湖區開工年產9萬噸丙烯酸及10萬噸精丙烯酸項目,總投資4.4億元。項目佔地3.8萬平方米,投產后預計新增年產值13.6億元、税收1.95億元。目前,由中國化學裝備科技公司承製的衞星化學股份有限公司9萬噸/年丙烯酸和10萬噸/年精丙烯酸擴建項目塔式換熱器(結晶器)已經順利發運,主要用於通用丙烯酸提純高純丙烯酸和加工高吸水性樹脂(SAP),為高端樹脂佈局築牢原料根基。

緊抓上游原料優勢,衞星化學於1月18日在總部正式簽約年產30萬噸高吸水性樹脂(SAP)項目,董事長楊衞東親自主持儀式。該項目總投資12億元,將新建5.6萬平方米生產基地,建成后成為國內重要的SAP產能佈局。這種具有松散網絡結構的親水性高分子材料,可吸收自重數百倍的水分並保持優異保水性能,廣泛覆蓋國內90%的嬰兒紙尿褲、成人失禁用品及女性衞生用品三大領域。

行業數據顯示,全球SAP市場規模已從2021年的128.9億美元向2028年180億美元的目標穩步增長,年均增速約5%,屬於快速成長的朝陽產業。自2011年本土企業突破技術瓶頸以來,衞星化學與萬華化學等龍頭企業共同推動行業進入投資高峰期。當前全球現有及規劃產能超500萬噸/年,本次30萬噸級項目的落地,將進一步強化衞星化學在國內高端化工新材料領域的領先地位。

綠色轉型塑造可持續未來

衞星化學正加速推進綠色低碳轉型戰略,同步佈局氫能產業與環保材料升級。依託原料端富氫優勢,公司積極構建氫能全產業鏈體系。2024年連雲港基地建成日充裝90萬NM3氫氣平臺,可輻射周邊300公里區域的光伏及氫能企業。平湖基地三期PSA裝置順利投產后顯著提升制氫能力,配套高壓氫氣外輸管網已全面施工。未來公司規劃氫氣年產能達40萬噸,致力成為華東最大氫能供應商,並通過發展氫基化學品實現產業鏈協同,打造綠色低碳示範基地。

在材料創新領域,公司投資2.659億元實施水性乳液技改項目,將年產能優化至16萬噸。該項目包含10萬噸建築塗料用苯丙乳液、4萬噸包裝裝飾用純丙乳液及2萬噸醋丙乳液,其中淨味型產品佔比達30%。技改后預計新增年產值12.9億元,推動全廠總產值突破41億元。

衞星化學指出,水性高分子乳液作為環保材料需求持續攀升,此次調整通過優化配方拓展應用場景,在降低殘單含量的同時提升生產工藝適應性,既滿足市場對綠色產品的高標準要求,又強化了企業全球化競爭能力。

此外,公司創新性地將生產過程中捕獲的二氧化碳轉化為鋰電池關鍵材料碳酸酯,實現碳資源循環利用。這一系列舉措正推動衞星化學沿着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的新型工業化道路穩步前行。

公司的可持續發展實踐亦獲權威認可,成功入選福布斯中國可持續發展工業企業TOP50,Wind ESG評級於7月22日躍升至最高等級AAA,彰顯市場對其長期發展潛力和責任擔當的高度肯定。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