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26 01:34
踐行「國家礦產安全」戰略踏出新步伐
颱風過境,天朗氣清。2025年7月24日,由中鋼國際全資子公司中鋼設備有限公司EPC總承包建設的中礦國鏈260萬噸/年智能混配加工項目投產,一個綠色環保、多功能、智能化的"西南地區鐵礦石智能混配加工基地"應運而生。
中國礦產資源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姚林,黨組成員、副總經理高曉宇,廣西柳州鋼鐵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總經理閻駿,柳鋼集團廣西鋼鐵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總經理韋軍尤,中鋼國際工程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總經理趙恕昆,中鋼設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賈建平等出席投產儀式。柳鋼集團總經理助理、廣西鋼鐵黨委書記、董事長金闖主持儀式。
01
服務國家戰略
強強聯合攜手共贏跑出+速度
該項目是中國礦產(全稱"中國礦產資源集團有限公司")與柳鋼集團(全稱"廣西柳州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優勢互補、強強聯合的成果。雙方依託柳鋼防城港得天獨厚的物流優勢,在廣西共同打造了這一智能化加工基地,其核心定位以服務柳鋼集團為主,同時輻射周邊鋼企及西南腹地,為西南地區鋼鐵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這也是中國礦產子公司中礦國鏈首個落地的混礦加工項目。
項目規劃建設混礦加工能力500萬噸/年的精混加工生產線,分兩期實施,其中I期建設規模為260萬噸/年,II期240萬噸/年,最終滿足可以根據鋼企燒結生產原料需求和不同礦種的品質屬性,將多礦種的鐵礦粉通過智能配礦和強力混合,達到適用燒結生產的需求標準。
中鋼設備有限公司(簡稱"中鋼設備")憑藉自身的冶金全流程技術服務能力、特別是礦物加工領域的領先技術和豐富工程經驗,在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成功中標中礦國鏈260萬噸/年智能混配加工EPC項目。項目於2025年2月28日開工,7月24日投產。中鋼設備僅用4個月的高效施工提前77天完成項目建設,成功打造了集先進技術裝備與節能綠色於一體的高質量生產線。
項目的建成投產,是中國礦產與柳鋼集團深化央地合作、攜手共贏發展的重要里程碑;可以增強柳鋼集團和廣西鋼鐵核心原料的本地化保障能力,降低運營成本,提升市場競爭力;同時,也為中礦國鏈自身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姚林
中國礦產黨組書記、董事長
智能混配加工項目是柳鋼集團加快向海圖強、推進高質量轉型發展的重點項目之一。項目的投產,不僅能顯著降低鐵礦石採購的綜合成本,為鋼鐵企業降本增效提供有力支撐;更從根本上改變資源獲取和利用的模式,大幅拓寬可利用資源的邊界,減少對單一優質礦源的過度依賴。
——閻駿
柳鋼集團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總經理
中鋼國際在礦物加工領域,積澱了行業領先的技術服務能力和工程經驗。感謝中國礦產與柳鋼集團的信任與認可,中鋼國際以高效施工跑出了'質效雙優'的'加速度';以自主可控技術賦能企業降本增效,以產業鏈協同完善西南鋼鐵供應鏈體系,以合作共贏築牢國家礦石供應鏈安全屏障。
——趙恕昆
中鋼國際副董事長、總經理
02
技術賦能高質量發展
保障區域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
中鋼設備採用正向三維設計,並運用強力混合工藝,使用立式強力混合機混礦作業,較傳統工藝具有"佔地小、投資少、控制靈活"等優點。同時,以"少人化、集控化、一鍵化"為設計目標,中鋼設備應用了多項專利技術,建立以全鐵、脈石等關鍵參數的配礦計算模型、成本最優配料計算模型、料量自動分配模型、動態補償模型等,將4-6種具有價格優勢的小礦種鐵礦粉通過智能配礦和強力混合,最終形成定製化、標準化的混礦產品,為柳鋼集團本部、廣西鋼鐵基地開展定製化綠色冶金爐料綜合服務,實現降本增效目標。
創新點1:產品性能測算
依預設的配料方案即各種物料配比,結合物料成分及理化性能,自動計算混合料產品理化指標。。
創新點2:配礦成本優化
根據各種原料的理化指標和價格,以及預設混合料產品理化指標,自動規劃成本最優的配礦方案。
創新點3:料量自動分配
傳統配料控制採用"配比設定 + 下料量 PID 調節" 模式,控制邏輯簡單;但無法依據物料理化性能波動,實時調整配礦作業方案。
本項目採用自主研發的AI創新模型,智能配料控制機制,精準選擇、實時調整原料配方,實現各種原料配比閉環控制以精準匹配預設產品指標。
礦產資源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隨着260萬噸/年智能混配加工項目的投產,中鋼國際在依託先進技術構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礦產資源保障體系道路上,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貢獻了新的成果。
這樣的探索和實踐仍在持續深化。作為領先的工業工程技術和服務公司,中鋼國際擁有從礦業到冷軋終端產品的全流程冶金技術與工程服務能力,更將始終以創新為核心驅動力——用更多先進技術和裝備,為綠色低碳轉型賦能;以更加開放完備的數字化解決方案,持續描繪鋼鐵行業靈活高效、可持續發展的未來圖景。
更綠更高效更精益:中鋼國際開啟400萬噸帶式焙燒球團產線智慧運營之旅
(中鋼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