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25 19:43
2025年以來,A股定增市場明顯走出回暖行情,活躍度持續提升。數據顯示,截至7月25日午間,今年以來已有90家上市公司通過定增募資約7200億元,同比大幅增長588.16%。其中,國有銀行的鉅額定增成為重要推手,中國銀行、郵儲銀行等多家銀行的募資規模位居前列,這與國家支持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補充資本的政策導向密切相關。
那麼,這股定增熱潮背后還藴含着哪些深層邏輯,又將對資本市場和相關行業產生怎樣的影響?
科方得智庫研究負責人張新原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今年以來定增募資增長驅動因素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監管層鼓勵直接融資的政策導向;二是註冊制改革提升再融資效率;三是市場利率下行環境下,上市公司融資需求集中釋放。除國有銀行外,新能源、半導體等戰略新興行業擴產需求,以及部分企業併購重組需求也是重要推動力。
定增募資再掀熱潮
近期,資本市場再掀定增熱潮,多家企業密集披露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預案,為自身發展注入新動能。
7月23日,廣電計量對外披露了2025年度向特定對象發行A股股票預案。據悉,廣電計量本次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預計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13億元,發行數量不超過6713.18萬股,扣除發行費用后分別用於航空裝備(含低空)測試平臺、新一代人工智能芯片測試平臺、衞星互聯網質量保障平臺等項目。
此次定增,廣電計量有三大目的,分別是佈局新興領域,培育新增長點;突破區域產能瓶頸,優化全國戰略佈局;補充流動資金,增強抗風險能力。此外,近年來,檢驗檢測行業企業發展的規模效應愈發明顯,行業內優勢企業通過併購、新設等方式不斷擴大規模,市場集中度逐漸提升。在此趨勢下,廣電計量需進一步增強自身規模實力,以鞏固市場地位,提升競爭力。
除了廣電計量外,海通發展、華豐科技也對外發布了相關預案。海通發展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2.1億元,主要用於干散貨船購置項目。對於此次定增目的,海通發展表示,公司擬通過本次發行募集資金購置3艘干散貨船舶,繼續擴大公司運力規模、優化船隊結構,進一步深化全球航線佈局,提升全球化市場服務能力,為成為國際一流的資源管理型航運服務商而不懈努力。
華豐科技此次定增募資不超過10億元,該公司是我國率先從事電連接器研製和生產的核心骨干企業及高新技術企業,本次發行的募集資金主要用於「高速線模組擴產項目」「防務連接器基地建設及擴能項目」「通訊連接器研發能力升級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均圍繞公司主營業務展開,加大公司新產品、新技術的開發力度,鞏固和強化公司在細分行業的競爭優勢。
銀行定增規模巨大
定增熱潮的背后,是資本市場股權融資的活躍表現。據數據顯示,截至7月25日午間,今年以來已有171家公司投身股權融資浪潮,累計募資金額約達8200億元。其中,定向增發無疑是重頭戲,有90家上市公司通過定增募資約7200億元,同比大幅增長588.16%,其規模與增速在各類股權融資方式中尤為亮眼。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定增市場規模的爆發式增長,與國有銀行的鉅額定增動作密切相關。作為金融體系的核心支柱,國有銀行憑藉其龐大的體量和行業影響力,其單一定增計劃的募資規模往往頗為可觀。
從募資規模來看,在眾多定增項目中,中國銀行、郵儲銀行、交通銀行和建設銀行位居前列,成為拉動市場定增規模的「主力軍」。其中,中國銀行定增募資1650億元,郵儲銀行達1300億元,交通銀行募得1200億元,建設銀行也成功募資1050億元,四家國有銀行累計募資規模高達5200億元。
張新原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國有銀行大規模定增首先將顯著提升其資本充足率,增強風險抵禦能力,為支持實體經濟提供更大空間。對金融體系而言,大型銀行資本實力增強有助於維護市場信心,提升系統性風險防範能力。
從認購對象來看,財政部是本輪銀行股定增認購的「主力軍」。早在今年3月,《政府工作報告》指出,今年擬發行特別國債5000億元,支持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補充資本。而在更早之前的2024年9月,金融監管總局局長李雲澤在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上宣佈,國家計劃對六家大型商業銀行增加核心一級資本,將按照「統籌推進、分期分批、一行一策」的思路,有序實施。
不同行業定增分化顯著
不同行業因業態屬性、發展階段的差異,定增行為呈現出鮮明的差異化特徵,尤其在金融行業與實體行業之間,定增目的與資金用途的差距尤為顯著。
金融行業定增的核心目的,往往聚焦於補充資本實力與夯實風險抵禦能力。比如今年6月,天風證券實施了對湖北宏泰集團有限公司的發行,共計募資40億元。天風證券表示,本次募集資金扣除發行費用后,擬全部用於增加公司資本金、補充營運資金及償還債務,提升公司的抗風險能力和市場競爭能力。
而實體行業的定增則更側重驅動業務擴張與技術升級,資金用途與企業主營業務深度綁定。今年6月,烽火電子正式完成向特定對象發行股份募集配套資金工作,募集資金總額8.9億元。烽火電子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方式,收購陝西長嶺電子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股權,交易對價為11.47億元;同時通過向特定對象發行股份募集配套資金,用於支付交易對價及支持業務發展。
關於金融行業與實體行業定增差異,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柏文喜認為,這反映出金融行業面臨資本監管趨嚴、內生資本積累不足等挑戰,而實體行業則更需要資金用於產業升級、擴大生產規模和技術創新。
(文章來源:華夏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