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25 22:55
大會現場
■本報記者 廖小濤 宜賓報道
7月24日至25日,2025(第二屆)產融合作大會在「萬里長江第一城」宜賓拉開盛幕。圍繞「健全多層次金融服務體系,支持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的核心主線,來自國家部委、金融機構、產業龍頭等千余名代表齊聚長江首城,共探共商金融賦能實體經濟的有效路徑。
大會承辦地宜賓,作為國家產融合作試點城市,探索實踐「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的宜賓方案,成為大會關注的鮮活樣本。
成果展示聚焦「宜賓答卷」
2025(第二屆)產融合作大會由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主辦,以「產融聯動創新 合作共創價值」為主題,旨在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全國新型工業化推進大會精神,圍繞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大決策部署,聚焦實現新型工業化關鍵任務,進一步凝聚深化產融合作共識,激發產融合作新動能,切實服務地方經濟,加強對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金融支持。
本屆產融大會重磅發佈了「支持新型工業化創新金融產品矩陣」「中試保融通」綜合金融服務方案、「創新積分制2025」等系列金融「工具包」,並簽約了一大批圍繞產融合作的國家級、省級重點項目。
大會還聚焦數字技術創新提升產融合作能力、金融支持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融合發展等方向,通過「頭腦風暴」,剖析數字技術在優化金融資源配置、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金融服務效率等方面的實踐路徑。
尤為引人注目的是,大會設置了「成果展示」專場,系統呈現產融合作政策體系的頂層設計思路、試點城市的創新實踐成果、金融機構的全周期服務模式,以及重點產業鏈的金融護航舉措等,立體化展現金融服務體系支撐新型工業化建設的繁榮生態圖景。
東道主宜賓的成果展示中,既有頂層政策設計的思路解讀,也有「科創貸」「碳賬户金融」等具體案例,更有金融機構護航產業鏈的實踐成果,生動呈現了一幅「金融活水灌溉產業田」的「宜賓答卷」。
大會組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產融合作大會作為國家級盛會,其落地意味着宜賓的產融合作實踐得到了全國層面的認可。
產融合作在宜賓有巨大空間
宜賓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南翼中心城市、長江經濟帶重要節點城市,是四川工業大市,工業總量穩居全省第二位,連續三年入選全國先進製造業百強市,也是第二批和第三批國家產融合作試點城市。近年來,宜賓持續探索「以產興城、以融促產、科技賦能」的新路徑,產業藍圖不斷躍遷。
近年來,宜賓積極搶抓國家「雙碳」戰略機遇,搶佔綠色新能源、數字經濟新藍海等產業風口,推動產業結構向「一藍一綠」轉型,聚焦強鏈韌羣助力優質白酒、動力電池、晶硅光伏、數字經濟等四大千億產業集聚成勢,聚力「智改數轉」賦能機械製造、輕工紡織、能源化工、建築材料等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深耕場景建設推動新型儲能、數字能源、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等未來產業破局起步,連續入圍全國先進製造業百強市、全國數字經濟百強市,入選全國第二批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城市。
四大主導產業中,優質白酒產值早已突破千億元,正邁向世界級優質白酒產業集羣;動力電池連續兩年產值超過千億元,全球每十塊電池就有一塊「宜賓造」;晶硅光伏實現彎道超車,建成全省最完備的光伏產業鏈;數字經濟引進了字節跳動、騰訊等150家頭部企業,智能終端年產量佔全省的比例超過了50%,這兩大產業預計將在3至5年內邁上千億元新臺階。
未來產業中,快速拓展的儲能、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新賽道,今年均有望突破百億元;還在積極拓展通用人工智能輔助駕駛、低空經濟、具身智能等新賽道。
強勁的發展后勁,也吸引了資金、資本對宜賓的關注。接受記者採訪的四川省科創投資集團副總經理張志強表示:「集團目前在宜賓投資了十多個項目,投放金額超過20億元。下一步,宜賓也會參與人工智能基金,圍繞宜賓的‘4+4+n’的產業發展來進行產業佈局。」
據悉,「全球一流動力電池產業集羣」「國家級晶硅光伏產業集羣」「中國儲能產業新高地」等新興產業集羣,正在宜賓這片熱土積聚成勢。產業的強勁動力和發展后勁,迎來金融需求的「大爆發」,為產融合作提供了巨大的空間。
產融共舞「組合拳」精準發力
產融合作的核心,是讓金融真正服務實體經濟。宜賓打出一套「政策+產品+平臺」的組合拳。
政策上,《產融合作試點實施方案》《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若干措施》等文件相繼出臺,通過擔保補助、貸款貼息等「真金白銀」的支持,撬動金融資源向企業傾斜。產品創新上,針對科創企業「輕資產、高風險」的特點,推出「科創貸」「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等金融產品;為綠色項目打造「碳賬户」低息貸款,目前全市共有6家上市企業,市值總計超過5000億元。
破解「融資難」,宜賓形成超過60億元的基金合作矩陣,成為全國同類城市中產業基金投資最活躍、佈局最完整的城市之一;破解金融「精準滴灌」難,宜賓搭建「宜融通」金融服務平臺,服務全市52萬個市場經營主體,常態化舉辦產融對接會,累計幫助600多個項目對接超過千億元融資,讓企業和金融機構實現「精準對接」。
中國銀行四川省分行副行長侯建國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在產融合作方面,中國銀行四川省分行對四川製造業的貸款額度,高於全省銀行業平均貸款額度兩個百分點,達到了9%。中國銀行四川省分行將進一步支持四川的產業發展,在宜賓,則主要是光伏電池、動力電池等產業。」
產融共舞,成為推動宜賓經濟高質量發展,尤其是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的關鍵引擎和核心支撐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本次大會上,一系列戰略合作、試點基金、合作項目簽約,將助力推動製造業轉型升級、推動AIC股權投向產融聯動的創新領域,尤其是四川省18個重點產融合作項目現場簽約,為天原集團、絲麗雅集團、新能源汽車創新中心、和光同程、三江綠城等企業注入金融「活水」,將更有力地推動四川製造業高質量發展。
宜賓市表示,以此次大會為契機,將全力建設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和製造強市,讓產業與資本在這片熱土上持續「共舞」,為探索「科技—產業—金融」良性循環貢獻更多宜賓智慧和方案。
來源:《金融投資報》 http://jrtz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