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25 09:32
派代老邢致信劉強東
劉強東重回京東業務一線后,頻頻現身公眾視野,京東方面也動作不斷,在外賣、短劇、酒旅、汽車等多個領域都有佈局。然而步子邁得太快,就免不了要遭受質疑。
近日,派代網創始人邢孔育(老邢)發佈了一封公開信,以劉強東老朋友的身份,就京東最近的一些事情,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老邢説:「京東現在最不應該碰的恰恰就是外賣,而是應該直接重壓即時零售,做網上的胖東來。」
圖源:派代老邢
至於原因,老邢列出了三點。第一,京東之前乾的是實物電商,而餐飲外賣屬於服務類,二者跨度很大。
第二,在外賣領域,京東是嬰兒,美團是泰森,要想打贏美團,實在不容易。
第三,外賣業務這種平臺模式不是京東的優勢,是美團和淘寶的優勢,京東的強項是自營。
他表示,京東現在要做的,就是學習胖東來模式。現在即時零售領域產品質量參差不齊,食品安全和假冒偽劣問題讓許多消費者感到擔憂。而京東應該利用好自身優勢,來解決即時零售領域的食品安全問題。
「干嘛非要跟興哥和馬老師去搶哪些湯湯水水的生意嘛!假以時日,你跟兒孫吹牛逼時説,爺當年就把祖國的食品安全提前了10年,和我跟興哥馬老師干了一仗,把很多夫妻老婆堂食店給干倒閉了,你説哪個更拉風、更有成就感。啥叫天選之子,老劉你要是干安全食品這事,你就是天選之子。」他這樣道。
他還提議:現在叮咚買菜和朴朴超市發展非常迅猛,京東要是能收購它們,在此基礎上主打食品安全、擴大品類、採取前置倉+中心倉混合的模式,應該很不錯。
談完外賣問題,老邢又發表了自己對京東進軍短劇行業的看法:「別干短劇,干創始人IP。」
他猜測,京東做短劇,可能就是爲了流量,但這不如劉強東做企業家IP效果好,雷軍就是個典型例子。
他言辭懇切地表示:「在這幾大電商平臺的創始人中最適合做創始人IP,也就你和馬老師了,當下你甚至比馬老師更有優勢。你這些年的很多正能量的行為,讓你身上的這個標籤非常突出,這個標籤跟當下社會的情緒比較呼應。加上你對普通大眾的感同身受,這個也比其他友商更有優勢了。」
最后,老邢建議老朋友「趕緊砍業務瘦身聚焦」。他認為京東現在業務太多,四處佈局就像天女散花,反觀阿里和美團都在割肉出清、聚焦重點,所以京東最好也要及時調整。
值得一提的是,老邢在長文最后,還提到了拼多多:「拼多多干即時零售是必然,但是,從哪切入,跟京東關係很大。如果京東能果斷壓到即時零售,而拼多多是從外賣切入,有拼多多和阿里在外賣上牽制着美團,對你有利。」
整封信看下來,老邢作為劉強東的老友,確實是很關心京東的業務發展,分析了不少事。他的許多觀點,噹噹網創始人李國慶也十分認可。李國慶專門點贊,並評論道:「完全和你一個想法。」
圖源:派代老邢
劉強東四處佈局,京東有自己的節奏
以旁觀者的視角,我們無法斷定京東走的每一步路正不正確,但劉強東作為商業大佬,對於行業的變化和京東的方向,一定是有自己的獨到理解的。這一點,從他前段時間的一次講話中就能體現。
今年618前夕,在京東一次分享會上,劉強東主動解釋了很多事情,迴應了一些質疑。他表示,京東並不是一個多元化的公司,他們所有業務都是服務於供應鏈,包括現在做的外賣,也是爲了服務生鮮供應鏈。
「大家看到的是跟興哥(美團創始人王興)的外賣之爭,老百姓點餐,但其實我們做的是背后的生鮮供應鏈,這是我真正想要的。前端賣飯菜我可以永遠不賺錢,我靠供應鏈賺錢是可以的。」劉強東坦言。
圖源:新浪科技
而京東做外賣的下一步,就是做酒旅,這都是爲了供應鏈。劉強東還特別提到,現在酒旅行業平均毛利是60%,但京東工業只需要20%,也就能夠把京東客户成本降三分之二。
説回外賣業務,劉強東稱:「我認為外賣市場很大,而且再過一個月之后,我相信今天在座的各位朋友能看到,我們外賣其實很快就出來一個跟美團完全不同的商業模式。所以,我們從做第一天開始,已經在做很多項目。我們也期待這種商業模式能夠真正徹底解決食品安全問題,而且能讓消費者買到高性價比的又安全的食品、食物。」
正如劉強東所説,最近,京東正式推出首家自營外賣門店「七鮮小廚」,提供炒菜炒飯、特色小吃等菜品。該門店沒有堂食,採取「自提+外賣」的模式,主打現炒現賣、無預製菜、透明廚房,在餐飲品質和食品安全方面下工夫。京東將其定義為「餐飲外賣市場15年來最大的供應鏈模式創新」。
圖源:京東黑板報
這幾天,京東還宣佈正式啟動「菜品合夥人」招募計劃:用10億現金為1000道招牌菜尋找合夥人,品牌餐廳、個體廚師,均可報名。
京東解釋,這一模式主要是通過招募合夥人,一起研發好吃的菜品,上線到七鮮小廚;再通過七鮮小廚全國範圍規模化開店,把菜品賣到全國各地,平臺將會菜品合夥人提供持續的銷售分成。
圖源:京東黑板報
很顯然,京東十分清楚自己的優勢在於強大的供應鏈整合能力,能夠做好自營模式,這正是它與美團、餓了麼等外賣業傳統巨頭形成差異化競爭的關鍵所在。
外賣行業傳統的平臺模式能很好地連接廣大商家與用户,但在食品安全、菜品品質、履約時效等問題上,難以做到一致性的服務保障。而京東選擇親自下場做自營廚房,核心就在於對供給到配送全鏈路的深度掌控,真正把外賣變成一門可以工業化、標準化運營的供應鏈生意。
這就不禁讓人想起京東多年來堅持自建物流、做自營電商,儘管前期投入巨大,但經過多年發展,這套模式已經為京東帶來了穩定的客流和可觀的營收。即使進入外賣市場,也要實行「重資產、重投入」的策略,京東,還是那個京東。
不難想見,在酒旅、醫美、短劇等方面,京東可能也會延續一貫的思路,在供應鏈方面下更大工夫,拿出更多創新。
所以説,京東「天女散花式」的多元化業務佈局,實質上是爲了夯實供應鏈這個根基,讓京東在新的消費環境中擁有更多場景、更強觸達和更高效率。這種表面發散、本質聚焦的打法,纔是京東舉棋的真正邏輯。
對於行業而言,京東這條鮎魚入局、參與競爭,不失為一件好事。各大平臺根據自己的節奏,側重不同的賽道,進行差異化競爭,給商家、騎手和消費者帶來更多選擇的空間,也有望推動市場環境變得更加理性、健康、有序。
作者 | 千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