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資金動向 | 北水爆買港股近202億港元,加倉中國人壽超9.5億港元

2025-07-25 18:49

7月25日,南下資金淨買入港股201.84億港元,創今年4月22日以來單日淨買入額新高。

其中,淨買入盈富基金72.8億、恆生中國企業14.35億、中國人壽9.54億、中芯國際7.81億、小米集團-W 7.7億、美團-W 3.3億、三生製藥3.15億、騰訊控股1.19億。

淨賣出快手-W 6.66億、藥明生物1.97億、國泰君安國際1.16億。

北水關注個股


中芯國際:天風證券表示,2025年,全球半導體增長延續樂觀增長走勢,2025年AI驅動下游增長。同時,政策對供應鏈中斷與重構風險持續升級,國產替代持續推進。二季度各環節公司業績預告亮眼,展望三季度半導體旺季期,建議關注設計板塊存儲、代工SoC、ASIC、CIS業績彈性,設備材料算力芯片國產替代。

小米集團-W :7月25日,雷軍發微博談到小米人工智能物聯網開發平臺,他表示,小米人工智能物聯網開發平臺已和350多所院校合作,未來5年預計培養50000多名學生。我們將持續推動中國物聯網行業實現高質量、健康發展。

美團-W:美團-W近日在上海召開外賣行業高質量發展懇談會。在懇談會上,多家全國連鎖品牌、上海本地餐飲及個體商户表達憂慮被迫參與價格戰、外賣客單價下滑7到10元人民幣(下同)、到手收入減少15%及補貼一停顧客可能減少消費等。與會專家呼籲,價格戰導致中小商家生存空間被壓縮,同時大量資源消耗在補貼中,抑制行業創新能力,建議保障中小商家的公平競爭機會,避免惡性價格戰。

三生製藥:中信證券發佈研報稱,2025年以來政府多次提出優化藥品集採、支持創新葯等相關政策,同時商保創新葯目錄出臺在即,醫藥政策環境向好。第十一批國家藥品集採開始藥品信息填報工作,中信證券認為第十一批國家藥品集採規則和價格降幅有望得到優化,反內卷不再錨定最低價,嚴格管控質量,科學選擇集採品種。

騰訊控股:美銀證券發佈研報稱,將騰訊控股2025年調整后淨利潤預測下調2%,2026年預測則基本保持不變。該行維持騰訊現金流折現法推算的目標價631港元,重申「買入」評級,主要考量其優質的基本面、貨幣化程度不足資產的長期增長潛力,以及人工智能領域的上升空間。

藥明生物:消息面上,藥明生物發佈業績預告,預計上半年收益將增長約16%;利潤及歸屬於公司權益股東的利潤同比分別增長約54%和56%。摩根士丹利發佈研報稱,藥明生物上半年表現較預期好,由毛利率按年擴張3.6個百分點推動。該行認為毛利率擴張主要歸因於服務項目增加及利用率提升。

國泰君安國際:國泰海通證券首次迎來子公司整合動作。根據最新公告,國泰海通證券董事會審議同意了國泰君安資管吸收合併海通資管及相關工作方案。同日,國泰君安資管公司名稱變更名為「上海國泰海通證券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