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25 17:35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尺度商業
文 | 劉振濤
這家萬億規模的銀行,遭遇了自律調查!
近日,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下稱「銀行交易商協會」)發佈一則工作動態,稱加強對廣發銀行等發行人的自律調查,協會正進一步查實,對存在違規行為的發行人堅決予以懲處和打擊。
廣發銀行為何會遭遇自律調查呢?這與其近期擬發行的350億的二級資本債項目有關。
公開資料顯示,近期,廣發銀行擬發行的二級資本項目公開選聘發行服務商。廣發銀行公告的選聘結果顯示,這些發行服務商收取的服務價格頗低,350億的債券,服務商給出的合計承銷服務費只有6萬多,其中有服務機構給出700元的價格。
這幾乎「擊穿」成本的低價引起了銀行交易商協會的關注,隨后,銀行交易商協會對服務機構開展自律調查。而在銀行交易商協會進一步調查發現,發行人廣發銀行涉嫌「引導價格」的情形。
因此,原本指向服務機構的自律調查也就蔓延到了發行人廣發銀行自身。
值得注意的是,廣發銀行發行大規模二級資本債,以及被自律調查的背后,是其急需外源方式補充資本。
服務費率低至0.000012%,
廣發銀行遭遇自律調查
銀行發行債券補充資本是常用的外源方式,通常發行銀行會選取部分金融機構作為發行服務商(主承銷商),方便快捷發行。
2025年6月16日,廣發銀行供應商服務平臺發佈採購公告,就2025-2026年度二級資本債券發行服務機構(主承銷商)選聘採購項目進行競爭性磋商採購,擬通過採購選定的服務機構不超過6家。
2025年7月10日,廣發銀行供應商服務平臺公佈了採購的結果,中國銀河證券、中信證券、國泰海通證券在內的6家金融機構中標,成為服務商。
細看中標服務商給的報價服務費,中信建投證券最高為35000元,中國銀河證券和興業銀行給的最低報價服務費700元,6家服務商合計的預估服務費為63448元(包含了6%增值税)。
廣發銀行2025-2026年度二級債券發行項目的金額為350億元。如果按照合計的63448元來估算,350億元債券發行的總服務率約為0.00018%;如果按照每家機構平均承銷58.33億元左右估算,最低報價700元的服務商,服務費率低到了0.000012%。
據媒體報道,2022年,廣發銀行也曾為260億二級資本債公開招聘服務機構,當時也選聘了6家服務商,分別是中信證券、國泰君安證券、光大證券等6家。6家機構的報價服務費率在0.000046%至0.0002%之間。
當時市場就有媒體報道,廣發銀行的債券承銷商報出的費率太低了。這次廣發銀行350億債券的承銷費率與2022年相比,又進一步走低了。
6家金融機構給出的低服務費率立刻引起了銀行交易商協會的關注。
2025年6月16日,銀行交易商協會發布了《關於加強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承銷規範的通知》,其中第三條為「承銷機構不得以低於成本的承銷費率報價參與債券項目競標。發行人、承銷機構應按照商業約定履行付款義務,不應拒絕支付或拖欠費用。」
顯然,廣發銀行這350億中標的承銷商撞到了「槍口上」。7月11日,銀行交易商協會下發通知,對中國銀河證券、中信證券等在內的6家主承銷商啟動自律調查。
湊巧的是,在銀行交易商協會進一步調查中發現,發行人廣發銀行涉嫌存在引導價格等情形,協會正進一步查實。將加強對發行人相關行為的規範,對存在此類行為的發行人堅決予以懲處和打擊。
目前,銀行交易商協會還在調查中,具體的結果還有待后續知曉。不過,廣發銀行供應鏈服務平臺卻撤銷了債券服務商承銷中標的結果公告。
業績下滑,
資本充足率不及行業平均
廣發銀行發行350億二級資本債,側面反映了廣發銀行的資本充足度需求,需補充資本。
資料顯示,廣發銀行成立於1988年,是12家全國股份制性質商業銀行之一。2024年年報顯示,截至2024年末,廣發銀行的總資產規模達3.64萬億元,同比增長3.70%;總負債為3.35萬億元,同比增長3.72%;總貸款及墊款為2.13萬億元,同比增長2.90%。廣發銀行的規模在持續擴張。
然而,在擴張的過程中,會消耗銀行大量的資本,銀行需要不斷地補充資本,以提升資本充足率,保證日常的經營擴張發展。
2024年年報中提到,廣發銀行2024年合計發行了760億的資本債券,確保自身資本充足率穩定。2024年末,廣發銀行的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4.86%、11.65%、9.67%。
廣發銀行表示,2024年末公司的資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達到了歷史高位。
不過,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佈的數據顯示,2024年末,我國商業銀行的平均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5.74%、12.57%、11.00%。
廣發銀行大規模發行債券補充資本,但是與行業平均水平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
廣發銀行的資本充足度還有提升的空間,而爲了保證公司日常經營發展,抵禦風險,廣發銀行也還需補充資本。
銀行補充資本的方式分為內源和外源,內源就是依靠銀行自身的業績盈利能力,留存收益進行補充,外源方式則包括IPO、定增、發債等多種方式。
從內源來看,廣發銀行近年來內生增長動力略有不足。2024年年報顯示,全年廣發銀行營業收入為692.37億元,同比下降0.63%;實現淨利潤152.84億元,同比下降4.58%,營收與淨利潤雙雙下降。
拉長時間,2020年至2024年,廣發銀行的營收增速分別為5.52%、-6.98%、0.33%、-7.29%、-0.63%;淨利潤增速分別為9.79%、26.53%、-11.15%、3.16%、-4.58%。廣發銀行近5年來營收與淨利增速波動較大,整體呈下降的趨勢,營收連續兩年下降。
內源補充資本動力不足的情況下,就需要廣發銀行加大外源方式補充。
廣發銀行曾在2009年開始IPO上市計劃,2011年,該行正式啟動「A+H」股同步上市計劃,由中信證券和高盛高華證券擔任輔導機構。不過由於股權結構複雜等問題,「A+H」的上市計劃被擱置。
2016年,廣發銀行成為國壽集團的成員公司,因戰略調整上市被中止。2019 年,廣發銀行又提出 「三至五年內實現公開上市」 的目標,但2021年輔導備案終止,顯示上市準備工作實際停滯。
2025年,國壽集團提出了「333戰略」 ,明確打造三大新上市平臺的目標。儘管未直接點名廣發銀行,但作為國壽集團旗下唯一未上市的銀行板塊,廣發銀行很可能是其中一員。
IPO融資補充資本的計劃長期沒有實現,發行資本債成爲了廣發銀行重要的外源補充資本方式。2024年,廣發銀行就合計發行了760億資本債券補充資本。
可見,發行資本債對廣發銀行來説是急需重要的事項。
廣發銀行這次遭遇自律調查,是否會影響其后期債券發行,廣發銀行以及6家承銷商后續的自律調查結果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