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25 17:02
市場回顧:
本周(2025年7月21日-7月25日),過去一周,A股市場延續震盪上行態勢,主要指數普漲,上證指數創年內收盤新高,均實現連續四周上揚。成交量方面顯著放量,兩市統計區間內成交超9萬億元,日均成交額超1.7萬億元,指數方面。A股主要指數普漲,上證指數、深證成指、創業板指分別漲1.67%、2.33%、2.76%。
ETF方面,在「反內卷」政策將獲推進預期下,市場進一步迎來重大水電工程及基建項目的部署,供給端去化預期疊加需求端政策加碼,權重板塊帶動指數實現進一步上漲,因此本輪成長賽道整體表現依舊強於價值賽道。從上周ETF走勢看,全市場ETF平均漲幅2.39%,得益於建材、稀有金屬等賽道的爆發,股票型ETF本周表現可圈可點,整體漲幅為2.67%。跨境型ETF同樣表現亮眼,漲幅1.90%。
ETF漲跌幅:
漲幅方面,重大利好落地!建材、稀有金屬相關ETF漲幅居前
具體來看,當前市場主線主要圍繞「反內卷」和大基建板塊展開,同時泛科技領域也呈現輪番活躍狀態。稀有金屬、建材等板塊表現強勢!稀有金屬 ETF基金(159671)、稀有金屬ETF(562800)、稀有金屬ETF(159608)等漲幅超11%。
展望而言,在流動性及政策部署為主要驅動因素的行情中,市場樂觀預期正被快速定價,未來市場能否實現進一步上行,一方面需要關注國際貿易、國內經濟政策能否有增量利好,另一方面,也需要關注「反內卷」政策的加力顯效情況。
分析人士指出,近期小金屬市場熱度提升,價格趨勢向上。一方面,部分戰略小金屬的資源儲量有限、開採難度大,供給難以快速調整;另一方面,新能源、半導體和軍工等行業的下游需求正在快速增長。此外,地緣政治因素也導致了供應鏈的不穩定,加之中國對鎢、銻和稀土等資源的出口管制,使得內外部價格差異加大,進一步加深了供需矛盾。在資源稀缺性日益顯著、需求結構升級及政策調控的背景下,未來小金屬的價格有望繼續上漲。
跌幅方面,市場風格轉換,銀行ETF回調
此前漲幅較高的銀行板塊出現明顯回調,這與當前市場的風格轉換與部分資金的「落袋為安」有關,整體行業情緒較之前有所減弱,相關ETF出現震盪。但相關分析師指出,增量政策持續落地穩定市場預期,公募基金考覈評級機制改革落地有望提高銀行板塊配置力度;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環境下,銀行板塊作為紅利資產仍具備強吸引力。
銀河證券認為,信貸增長邊際回暖,政府債仍為社融增長主要貢獻。央行買斷式逆回購增量續作,延續適度寬松貨幣導向,改善銀行負債成本。城市更新為銀行帶來信貸和資產質量改善機遇。銀行基本面積極因素持續積累,業績拐點可期。公募低配有望修復,ETF擴容加速利好權重股,帶來持續增量資金,加速銀行估值重塑。
資金趨勢:
本期(2025年7月21日-7月24日)ETF市場迎來資金繼續保持流入,目前已經連續三周資金淨流入。本期資金淨流入23.78億元,場內資金維持較高活躍度。債券型ETF,跨境型ETF,股票型ETF淨流入居前,分別流入68.9億、54.7億、16.6億。
數據來源:Wind 截止:2025.7.21-2025.7.24
ETF資金流入分化,債券、科技、基建三足鼎立
本期(2025年7月21日-7月24日)ETF資金流入分化,債券、科技、基建三足鼎立,總體來看債券類ETF還是更受大資金青睞。30年國債ETF博時(511130)流入近40億位居榜首,港股通互聯網ETF(159792)、30年國債ETF(511090)以35.24億與22.28億的流入量位居2、3。
香港證券ETF(513090)周成交額破千億元
成交額方面,香港證券ETF(513090)周成交額破千億,達1018.05億元,位居榜首。短融ETF(511360)、銀華日利ETF(511880)、成交額分別為798.46億元與730.57億元緊隨其后,債券類基金場內交投保持較高活躍度。
ETF發行市場方面,下周有4只ETF上市
匯添富國證通用航空產業ETF(159257)該基金跟蹤國證通用航空產業指數,其65%權重聚焦低空經濟核心標的,前十大成分股中有8只為低空經濟概念股;涵蓋「製造-運營-應用」三層生態,既配置硬件龍頭,也納入無人機物流、文旅低空觀光等場景服務商。
從2020年初至2025年6月中旬,該指數實現了近50%的漲幅,顯著超越了國證軍工和空天軍工等同類指數,其年化夏普比率也更高,體現了良好的收益彈性和風險調整后回報。對於看好中國高端製造崛起與未來三維經濟圖景的投資者而言,這無疑是一個值得重點關注的方向。隨着政策紅利的持續釋放和應用場景的不斷落地,通用航空的投資故事,或許纔剛剛拉開序幕。
匯添富國證自由現金流ETF(159276)該基金跟蹤國證自由現金流指數,聚焦A股市場上自由現金流水平高且穩定性好的上市公司,選股時綜合考量行業分佈、流動性、ROE穩定性以及自由現金流、企業價值和經營活動現金流等關鍵指標。
借鑑海外市場,自由現金流策略已形成成熟體系,其核心邏輯是通過篩選現金流穩定、盈利能力強的企業構建投資組合,本質上是對企業基本面的深度挖掘。國內現金流指數同樣展現超額收益,長期回報優於大盤,最大回撤更低,波動更小。因此,綜合國內增長環境與海外自由現金流投資的成功經驗,當前關注自由現金流策略或恰逢其時。
鵬華科創板芯片ETF(588920)該基金跟蹤上證科創芯片指數,該指數從科創板上市公司中選取業務涉及半導體材料和設備、芯片設計、芯片製造、芯片封裝和測試相關的證券作為指數樣本。
業內人士指出,相較於其他主題產品,科技類基金由於受益於政策扶持、產業趨勢明朗,疊加AI、芯片、機器人等細分領域的持續火熱,吸引了大量中長期資金配置意願。因此,近期多隻新發科技主題基金迅速完成募集,提前結募已成為一種「常態化現象」。而在內部經濟邊際企穩,但外部不確定性仍高的背景下,科技創新相關風格或仍是當前環境下較為適合關注的板塊。
華夏上證智選科創板價值50策略ETF(589550)該基金跟蹤上證智選科創板價值50策略指數,是在科創板證券中,經流動性和質量得分篩選后,選取價值、低波、規模得分較高的50只股票構成指數樣本。個股按綜合得分加權,權重上限15%,前五大不超過60%。整體定位於科創板價值策略,選取經營風險及估值水平較低的股票,特點鮮明。
對比之下,「科創板+smart beta」策略,則能夠挖掘科創板股票中更具風格的投資機會。和科創50相比,以申萬一級行業分類,上證智選科創板價值50策略指數以電子(37%)、機械設備(17.1%)和醫藥生物(12.1%)為主,既覆蓋了科創板核心優勢行業,又更均衡,利於抵禦單一行業權重過高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