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25 12:48
(來源:明哥夜談)
1
雖然我以普通投資者的身份自居,但是從內心來説,我認為自己是一個具備一定專業知識、能夠嚴守投資紀律、有着明確風格的投資者。
我從很27歲,剛開始學習投資知識的時候,就已經知道巴菲特的敦敦教誨:
很少有主動型的基金經理,能夠長期、穩定地戰勝標普500指數;
普通人一輩子,堅持不懈地投資低費率的標普500指數ETF,就完全能夠取得不菲的複利式收益,足矣。
從2019年下半年開始,我一直在進行美國股市資產的投資,並且,主力資金就是圍繞跟蹤納斯達克100指數(.NDX)、納斯達克科技市值加權指數(.NDXTMC)的ETF進行。
投資思想和巴菲特的建議是一致的,只不過將他建議的標普500指數ETF,換成了納斯達克100指數ETF,同時我並不是一成不變地長期持有不賣出,而是在可以預測到重大沖擊事件發生之前空倉,在市場恐慌時滿倉且可能再加融資槓桿。
比如,投資我國股市里的納指ETF(513100)、納斯達克ETF(513300)、納指科技ETF(159501),以及美國股市的QQQ(或QQQM)、2倍做多的QLD、3倍做多的TQQQ。
但同時,我也有小部分資金,是瞄準了科技公司個股,以及2倍做多個股的衍生品,比如Google、2倍做多Google的GGLL、Meta、2倍做多Meta的FBL、NVIDIA,等。
我既想驗證一條「守正」的投資大道,也想另闢一條「出奇」的蹊徑。
從過去6年的投資結果來説,兩條腿走路、兩個賬户的結果,都讓我滿意:
但是,我清楚地知道,用來驗證的5年半時間還太短,我作為一個投資者經歷的風雨、挫折還不夠豐富,樣本結果不具有顯著的説服力。
所以,我想將2個賬户的不同策略,放在跨越幾十年時光的時間維度上來競賽,比拼長期賽跑的結果。
我想,這不僅是收益率的比拼,更是2種投資價值觀的較量。
一種是,不相信自己作為一個投資者,能夠持續性地發現異軍突起的黑馬,甚至主動創造黑馬。
我也許能有少數幾次成功的可能性,但是絕對不可能常年、連續、不間斷地發現遠超過納斯達克100指數的股票。
真誠、誠實地面對自己,認為自己可能真不具備點石成金的能力,也無法長期扮演發現千里馬的伯樂角色,無法指導單一上市公司,無法改變單一個股的價格走勢。
但是,相信美國社會的政治和經濟制度,信任納斯達克市場指數的優勝劣汰機制,擁抱美國硅谷包容失敗、鼓勵創新的土壤。
因此,投資的標的,就是:納斯達克100指數的ETF。
具體操作上可以是:
空倉、
本金部分持有、
本金全部持有、
本金全部持有+部分融資槓桿、
本金全部持有+1:1融資槓桿。
決策的主要因素,除了科技公司經營的基本面、財務的表現,就是美國的政治圖譜、宏觀經濟數據、美聯儲的貨幣政策、大國經濟和貿易關係、國際地緣政治(尤其是突發的大規模戰爭)、全球性的公共衞生事件,等。
既相信,納斯達克100指數和科技公司作為一個集體,長期往上發展的趨勢,
也相信,宏觀環境變量的變化,也會在短期改變投資者的情緒、市場先生的軌跡。
例如,在2025年2月初,我忌憚於即將爆發的關税談判、第一大國內部行政體系內有爭議性的裁員和預算縮減運動,選擇空倉等待;而在4月9日的底部判斷形勢即將否極泰來,選擇了對指數ETF滿倉持有且上了1:1的融資槓桿。
我將這第一種策略的賬户,命名為「守正賬户」。既可以直接投資國內跟蹤納斯達克市場相關指數的QDII ETF品種,也可以收益互換的方式間接投資美股的QQQM、QLD、TQQQ,等。
另一種是,相信自己對科技、消費、金融、醫藥等行業的深入研究能力和廣泛涉獵能力,追求超越指數的個股和行業機會,希望能夠在市場先生發現之前捕捉到未來2年內會因為基本面變化,或者被股價被市場嚴重錯殺的潛在上漲股票。
內心的價值觀就是:認為自己能夠超越市場上的絕大多數投資者,具有點石成金的能力,可以指導上市公司們如何發展,可以率先發現未來的10倍股並且在買入之后普及、傳播使得股價更快兑現……
投資觀念就是,假如時光倒流,或者類似場景重現,能夠把握住如下機會:
2023年初至2024年6月份的NVIDIA;
2022年8月初至2025年6月底的Netflix;
2022年12月初至2025年6月底的Meta。
投資的標的,就是一個個具體的上市公司股票,以及具有多倍槓桿效應的衍生品。
具體操作上,既可以本金部分或者滿倉持有個股,也有可能搭配一部分的槓桿。
我願意將這種策略的賬户命名為「出奇賬户」。
既可以在國內市場以收益互換的方式間接投資美股市場的個股和(或)衍生品,也有可能是直接投資美股的賬户,甚至可以被理解為模擬賬户。
未來,當我選擇恰當的時間點公佈2個賬户的狀況時,既會分享交易記錄和思路,也會分享即時的收益狀況。
我不想很快得出較量的結論,更多是記錄個人投資生涯里的所思所想、花費幾十年心思得出的最后結論。
邀請你一同見證。
提升你的投資思維,關心你的財富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