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25 13:41
出品:新浪財經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君
7月22日,中國儒意公告稱,公司間接全資附屬公司上海儒意星辰企業管理有限公司(下稱「買方」)、上海萬達網絡金融服務有限公司(下稱「萬達金融」或「賣方」)及快錢金融服務(上海)有限公司(下稱「快錢金融」或「目標公司」)訂立股權轉讓協議。根據協議,買方有條件同意受讓,而賣方有條件同意轉讓目標公司30%股權,現金代價為2.4億元,分三期支付。
交易完成后,中國儒意將成為快錢金融單一最大股東,但快錢金融將不會成為公司的附屬公司。中國儒意表示,收購事項將有助於公司拓展金融科技業務,實現業務多元化,並透過快錢的行業資源、技術能力及政策優勢,為公司帶來長遠的戰略協同效益及潛在的增長機會。
然而,這起看似美好的交易背后,卻隱藏着諸多疑問。據天眼查披露,萬達金融所持快錢金融30%股權目前尚處於質押狀態,對本次收購事項構成實質性障礙。更嚴峻的是,快錢金融在業務合規方面劣跡斑斑,曾被曝光涉嫌為多家「714高炮」平臺提供扣款通道。2022年至今,快錢金融支付牌照持牌主體快錢支付因違反業務管理規定收到央行4份罰單,合計罰沒超1700萬元。
中國儒意接盤萬達金融低價「賤賣」的資產是否過於冒險?
本次交易所涉股權已被全部質押
據官網介紹,中國儒意是一家以科技賦能的流媒體公司,積極佈局互聯網流媒體業務,以服務用户為核心,專注垂直純付費訂閲會員制。
2023年至2024年,中國儒意及旗下公司通過多次股權受讓,獲得了萬達投資100%股權,並通過萬達投資間接控股了萬達電影,由此,這家老牌院線的實控權從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手中,轉移到了影視行業「資本大佬」柯利明手中。
目前,中國儒意的主營業務分為三大板塊,分別為電影、電視劇內容製作,線上流媒體平臺南瓜電影,以及手遊公司景秀遊戲。今年7月18日上映的《長安的荔枝》,出品方中便包括中國儒意關聯公司上海儒意影視製作有限公司。
財務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儒意實現營業收入36.71億元,同比微增1.2%;錄得淨虧損2.07億元,同比由盈轉虧,主要系或然應付代價公平值變動損失11.21億元,經調整淨利潤11.51億元,同比大幅增長120%。
據介紹,快錢金融於2011年首批獲得中國人民銀行頒發的第三方支付牌照,主要為大中型企業提供綜合支付解決方案,同時積極佈局海外,發展數字人民幣,推出跨境收付款、全球收單、跨國人民幣結算、海外購等多種跨境產品,大力拓展跨境業務,為跨境多場景提供綜合支付解決方案。
2014年底,萬達集團以3.1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2.55億元)收購快錢金融68.7%股權,拿下第三方支付牌照,這是萬達集團在互聯網金融領域的首樁併購。2015年,萬達集團成立上海萬達網絡金融服務有限公司,開始佈局互聯網金融領域。2016年10月,萬達網絡科技集團從萬達金融集團中分拆獨立出來,分拆之后,原萬達金融集團旗下的飛凡信息公司、快錢金融、徵信公司、網絡數據中心、海鼎公司、網絡信貸公司歸於萬達網絡科技集團。2017年,關國光等快錢金融原股東悉數退出,萬達實現對快錢金融的全資控制。
金融業務曾被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寄予厚望,其不僅認為「萬達未來價值最大的就是金融板塊,市值有望超過萬達文化及萬達商業」,還提出過萬達「2211」戰略,即以「互聯網+金融」為盈利方向,依託具有萬達特色的商業O2O開放模式,到2020年打造萬億級市值。
然而,這個承載着王健林厚望的萬達網絡科技集團在轉型之路上走得異常艱難。2017年6月,金融監管部門緊急要求銀行排查對部分企業的授信和海外融資,特別是併購貸款、內保外貸業務的風險,被排查的企業包括萬達、海航及復星集團等。在燒了太多錢仍然沒有探索出清晰的業務模式之后,2017年底,萬達網科逐漸停止業務,開始大規模裁員。而原先在萬達網科旗下的快錢、徵信、網絡信貸公司,即互聯網金融業務重新劃分至萬達金融集團。
然而,從2018年開始,萬達集團計劃出售快錢支付牌照的消息不絕於耳,意向買家包括蘇寧、中石化、抖音以及部分外資背景公司等,但均未有后文。
2018年11月,財聯社報道稱,萬達集團已陸續將金融板塊旗下與快錢聯手合作的多個萬達廣場項目,騰挪至萬達商管集團。知情人士透露,正常情況下,快錢計劃轉手,就會陸續清理其早前與快錢聯手合作的萬達廣場。
2020年,市場傳言彼時正處在上市關頭的京東數科(現京東科技)成為快錢新的「意向買家」,甚至進入了審批階段,交易價格約為16億元。但隨着互聯網金融監管環境發生重大變化,京東數科也折戟科創板,此次收購便杳無音信。
2023年5月,據報道,萬達計劃以10億元出售快錢以緩解集團流動性壓力,潛在買家包括字節跳動。對此,字節跳動方面曾迴應稱「只是初步接洽」。不過,收購后續依舊石沉大海。l
2024年6月,萬達金融將快錢金融的全部股權出質給寧波梅山保税港區常盛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出質股權數額達48274.5534萬元,與快錢金融的註冊資本金一致。這也是萬達金融首次出質快錢金融的全部股權。
2024年11月,三家位於青島的合夥企業和杜敏峰、於淑英等自然人進入快錢金融的股東名單,萬達金融持股比例從100%大幅降至30%。今年3月,萬達金融將所持全部股權出質給深圳常盛私募股權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出質股權數額14482.366萬元。
今年7月22日,中國儒意公告稱,公司間接全資附屬公司儒意星辰擬向萬達金融收購其持有的快錢金融30%股權,現金代價為2.4億元,對應估值8億元,較萬達集團初次收購時的估值(約合人民幣33億元)縮水約76%。
屢罰屢犯 合規頑疾何時能治癒?
2025年7月7日,人民銀行上海市分行公佈的行政處罰信息顯示,快錢支付清算信息有限公司(下稱「快錢支付」)因違反清算管理規定、賬户管理規定及商户管理規定三項違規行為,被處以警告並罰款625萬元。
據悉,快錢支付為快錢金融支付牌照的持牌主體。天眼查顯示,快錢支付由兩名股東持股,分別是福州網福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南寧欣桂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而前述兩家公司均為快錢金融的全資子公司。
此次處罰決定於2025年6月26日作出。這已是快錢支付自2022年以來第四次公開領罰,屢罰屢犯的循環背后,這家首批獲得支付牌照的機構正面臨合規機制的系統性拷問。
2022年1月,快錢支付因違反賬户清算管理規定及反洗錢不力(與身份不明客户交易)被央行上海分行重罰1004萬元,時任CEO及副總裁也連帶被罰12萬元。
2023年7月,快錢支付海南分公司因將資金結算至非同名賬户、違規提供「T+0」結算等問題被罰73萬元。
2025年4月,快錢支付山東分公司又因清算管理違規被罰2萬元,分支機構風控薄弱問題暴露無遺。
累計罰款已超1700萬元,且違規類型持續重疊,快錢支付的整改效果令人質疑。2022年領千萬罰單時,快錢支付曾承諾「全面深入自查整改」,但三年后的新罰單表明,整改未觸及根源。
而在更早的2019年,快錢支付曾被曝光涉嫌為多家「714高炮」平臺提供扣款通道。據介紹,714高炮指期限為7天或14天的高利息網絡貸款,是一種新型網絡「套路貸」犯罪,其包含高額的「砍頭息」及「逾期費用」,90%都是以7天期為主,利息方面年化利率基本上都超過了1500%。
在21CN聚投訴平臺 【下載黑貓投訴客户端】上,某投訴人稱,2019年7月25日,其在海王錢包APP上借款3000元,扣除服務費1050元后到賬1950元,借款6天后還款3000元,借款由快錢支付發放,並於7月30日由快錢支付扣款。經計算這筆借款年利率高達3230.77%,變相收取砍頭息后又涉嫌高利貸。
此外,投訴貼中還包括快錢錢包APP為來花花、君子有貸、貸上錢、厚錢包等多家借貸平臺導流,據瞭解這些平臺均存在砍頭息、暴力催收等問題。
據黑貓投訴平臺統計,截至目前,快錢累計投訴量高達9239條,近30日投訴量也有119條,投訴原因集中於「未經用户明確授權擅自扣款」。
今年7月4日,央行發佈《非銀行支付機構〈支付業務許可證〉續展(換證)公示信息(2025年7月第一批次)》。資和信、易寶支付、抖音支付、雲匯支付、匯聚支付、花瓣支付、邦付寶等13家支付機構正式換發「長期有效」的支付牌照。1家支付公司被央行中止續展,5家支付公司主動或被動不予續展。
快錢支付牌照將於2026年5月到期。2016年首批牌照續展時,央行曾明確列出可能導致續展受阻的「十一條」紅線,包括資金挪用、業務停擺、規避監管等情形。快錢因2022年嚴重違規被央行列入「審慎考慮業務續展」名單,此次再犯,牌照續展前景更添變數。
資本可以易主,但支付行業的新生存法則從未改變——合規能力正成為企業存續的真正牌照。留給快錢的時間,正隨着2026年5月牌照到期日的臨近而加速流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