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25 05:00
(來源:新華日報)
(楓橋街道供圖)
□ 本報記者 陳悦勤 通訊員 潘瑩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鍾聲到客船。」提起蘇州高新區楓橋街道,人們常想到《楓橋夜泊》。然而,這座僅34平方公里的江南小鎮,更是實力雄厚的工業重鎮。匯聚7000余家企業,其中規上工業企業277家,世界500強及行業龍頭21家,高新技術企業396家,上市掛牌企業8家,還承載着20萬居民的安居夢想。
企業家緣何頻頻「投票」?人才何以來了不走?記者走進楓橋,探尋答案。
有一種歸屬叫「業」泊楓橋
走進蘇州紐威閥門股份有限公司,只見一臺臺自動機械手上下左右靈活移動,翻轉、組裝零件。「產線連軸轉,今年一季度我們的銷售收入同比增長超14%。」紐威閥門總工程師周桂林説,搶抓新能源、核電、海洋工程等領域快速發展的契機,企業正在加大特種閥門、高端閥門的研發生產。
紐威閥門是國內工業閥門製造領域龍頭企業,是已連續20年蟬聯中國最大、世界知名的工業閥門製造商。周桂林説,落户23年以來,楓橋為企業對接資源、組織招聘、送人才補貼,服務始終相伴。「大大小小的需求,都被看見、被關注。這樣的貼心服務,給了我們放手去拼的底氣。」
很多在楓橋拼搏的企業家和人才,都有與周桂林相似的感受。「無事不擾,同時又有求必應。」楓橋街道相關負責人説,這些年來,街道從「細」字着手,及時響應企業訴求。企業的需求在哪兒,服務就跟進到哪兒。
需要更多高技能人才,是許多企業眼下的共性需求。但要引人、留人、培養人,光靠企業一方的力量還不夠。楓橋街道便聯合蘇州技師學院創新設立「楓橋街道技能專班」,為區域企業定向培育專業人才,同時還開展了多次企業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培訓會,累計幫助企業自主培養了3000余名高技能人才,完善了技能人才培養、評價、使用、激勵機制。
行走在楓橋,可以感受到,在這里,構建營商生態,只有參與者,沒有旁觀者。綜合行政執法部門實行「一工地一檔案」管理制度,為每個在建工地配備專屬服務專員;楓橋街道總工會攜手便民服務中心勞動社保科,開展企業民主管理專題培訓;楓橋街道非公委開展「鏈·海棠」賦能產業鏈系列活動,針對性為企業送培訓、送服務;便民服務中心設立蘇州高新區首個「税務服務驛站」,打造「15分鍾便民辦税圈」……街道上下都把營造良好營商環境,當作一個系統性工程,攜手託舉,讓企業和人才「業」泊楓橋更舒心。
有一種服務叫無微不至
由於轄區工業企業眾多,楓橋街道生活着大量的企業職工、流動人口。對於楓橋街道來説,服務好這一羣體,提高職工的幸福感和歸屬感,是做優營商環境的一道必答題。
一直以來,楓橋街道在這方面下足了功夫,也想出了不少好辦法。全國首個「分佈式」管理集宿區社區木橋社區的成立就是個典型案例。楓橋街道整合了包括木橋公寓、景山公寓在內的17個集宿區,把公安、綜治、司法、社工等服務力量都拉進來,「組團」服務職工。這樣一來,不僅對流動人口的治理更便捷了,服務品質也得到了大幅提升。
營商服務「優」無止境,如今,楓橋街道還在不斷升級職工服務「菜單」。大到就業創業,小到出門辦事,針對這些與職工息息相關的環節,楓橋街道無微不至部署了一攬子舉措。
7月22日中午,楓橋街道便民服務中心里,在周邊企業工作的徐先生趁着午休時間,「絲滑」辦完了身份證業務。「以前都要請假,現在只需要中午吃飯的功夫,就能把事辦了,真方便!」
徐先生的便利體驗,正得益於楓橋街道便民服務中心針對企業職工等羣體推出的「午休不打烊」服務。自今年3月以來,楓橋街道便民服務中心已在午間時段接待了800余人次,受理了包括社保繳納、醫保證明打印、身份證辦理等多項業務,大大提升了企業職工的辦事體驗感。
在促就業方面,楓橋街道還依託10個「家門口」就業服務站,一邊提供就業諮詢、個性化幫扶服務,一邊辦招聘會,今年已累計舉辦7場招聘會,提供超1000個就業崗位。
有一種信任叫投了再投
馬運路298號,力生新能源科技產業園拔地而起,這座總投資5億元、總建築面積達16.6萬平方米的現代化園區,正全力招引科技龍頭企業,致力於打造集「辦公、孵化、研發、生產」於一體的產業集聚高地。
產業園的建設方蘇州力生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此前長期以瓦楞紙箱紙板、裝潢印刷品為主營業務,為知名品牌提供配套服務。
眼看着當地積極發展新興賽道,力生能源的思路豁然開朗,決定主動轉型,將原有廠區升級為以汽車零部件為主導產業的現代化產業園區,從「傳統包裝」邁向「高端製造」,進軍更為廣闊的市場。
不只是力生能源,很多企業都用行動投下「信任票」。島津儀器在楓橋街道兩次增資擴產,在楓橋打造了島津製作所最大的海外生產基地;鐵姆肯公司工業傳動中國區基地暨GVBK(貝卡)新工廠開業……政企「雙向奔赴」,共同培育出更加繁茂的「產業森林」。
如今,在楓橋街道,智能製造、生物醫藥和高端醫療器械、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低空經濟產業百花齊放。不久前,阿特斯、蘇州中設建設、晟成光伏、紐威閥門等4家企業入選「2025蘇州民營企業100強」,阿特斯、晟成光伏、紐威閥門、天孚光4家企業入選「2025蘇州民營企業研發投入100家」名單。
「營商環境是一項系統性工程,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楓橋街道相關負責人説,將繼續落實百日攻堅四大專項行動,以更大力度和更實舉措,擦亮「才聚高新、業泊楓橋」營商環境品牌。
產業蓬勃向上,創新活力奔湧,生活便利適意,這樣宜居宜業的楓橋,讓人怎能不想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