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25 09:28
近期受資源端擾動及反內卷政策預期影響,碳酸鋰呈現強勁反彈態勢,周五早盤,碳酸鋰主力合約高開高走,日內漲幅超6%,逼近8萬關口。
7月7日,宜春自然資源局下發文件,指出當地8座礦山存在越權辦理登記手續的問題,要求9月30日前補報礦種變更儲量覈實報告待專家評審。其中一座礦山的採礦證將於8月上旬到期,市場擔憂在補充材料的窗口期內面臨暫時停產的風險。
7月17日,上市公司藏格礦業旗下的藏格鋰業收到政府通知要求停產。公司正推進開採手續辦理,待完成后申請復產。該公司2025年計劃碳酸鋰產銷量1.1萬噸,上半年預計產5350噸、銷4470噸,此次停產預計影響月供應900-1000噸。
7月17日,力拓2025Q2的生產報告正式公佈了Mt Cattlin鋰礦停產的消息。
7月18日,市場傳聞九嶺鋰業暫停銷售碳酸鋰,持續3個月。
7月21日,江特電機子公司宜春銀鋰新能源有限責任公司將於7月25日停產檢修26天。
江西、青海相繼出現鋰礦審批問題,疊加國家層面推進反內卷工作,市場擔憂鋰礦審批趨嚴。正信期貨表示,江西鋰礦審批系歷史遺留問題,相關礦山的採礦證能否順利續期,目前尚無明確結論,最早可能要等到10月份正式落地。
混沌天成期貨指出,一旦江西鋰礦因採礦證問題大規模停產,碳酸鋰供需格局將迅速轉為緊平衡甚至缺口,價格中樞預計上移。對下半年的平衡表進行推演,預計若8座礦山9月30日起停產,2座礦山續期失敗,預計每月減少碳酸鋰產量1.26萬噸,下半年若無其他來源補充,國內碳酸鋰會維持供需缺口。
自「反內卷」提出后,市場圍繞相關政策預期的炒作持續發酵。結合政策導向與行業動態,碳酸鋰行業雖暫未被官方直接列為 「反內卷」 專項治理對象,但其面臨的產能過剩、低價競爭等問題,也被納入反內卷炒作。
6月1日,工信部提出,加大汽車行業「內卷式」競爭整治力度,堅決維護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
6月27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6月27日表決通過新修訂的《反不正當競爭法》,自2025年10月15日起施行。
6月29日,《人民日報》在頭版發佈金社平署名文章《在破除「內卷式」競爭中實現高質量發展》,點名光伏、儲能的內卷「亂象」。
7月1日,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提出「依法依規治理企業低價無序競爭」。
7月8日,發改委等三部門提出,推動園區建立用能和碳排放管理制度,深入推進企業能效碳效診斷評估,加強重點用能設備節能監察和日常監管,淘汰落后產能、落后工藝、落后產品設備。
7月14日,中共中央發佈關於加強新時代審判工作的意見中提到,強化對壟斷和不正當競爭行為的規制,維護公平競爭秩序。加強破產審判工作,推動完善市場主體退出制度,促進資源優化配置。
7月18日,工信部總工程師謝少鋒在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上表示,鋼鐵、有色金屬、石化、建材等十大重點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即將出台,工業和信息化部將推動重點行業着力調結構、優供給、淘汰落后產能。
7月19日,工信部等三部門聯合召開新能源汽車行業座談會,部署進一步規範新能源汽車產業競爭秩序工作。
7月24日,國務院國資委在京舉辦地方國資委負責人研討班,會議要求,要緊緊圍繞「三個集中」,優化國有資產增量投向,調整存量結構,帶頭抵制「內卷式」競爭,加強重組整合,推動國有資本優化配置,形成新的國有資本佈局結構。
7月24日,國家發改委、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佈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修正草案(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的公告,完善了低價傾銷的認定標準,以規範市場價格秩序、治理「內卷式」競爭。
基本面來看,據Mysteel,今年1-6月我國碳酸鋰累計產量39.5萬噸,同比增長39.6%,維持較高的供應增速。據調研,進入7月,江西一體化大廠繼續爬產,四川地區此前檢修產能已復工,青海地區產出平穩,預計我國碳酸鋰月產量7.91萬噸,環比增長7.1%,國內碳酸鋰供應維持相對高位。
進口方面,1-6月我國碳酸鋰累計進口量11.8萬噸,同比增加11.3%。最新數據看,6月智利出口至中國碳酸鋰規模為1.02萬噸,環比增加6%,同比下降41%,對應7月我國碳酸鋰進口量較低。
受供應過剩影響,碳酸鋰社會庫存持續攀升。截至7月17日,碳酸鋰社會總庫存達14.26萬噸,周環比增加1827噸。其中,冶煉廠、下游和其他環節的庫存分別為5.80、4.13和4.33萬噸,冶煉廠去庫,其他環節和下游庫存小幅增加。社庫已超越去年8月高點,整體延續累庫趨勢。冶煉廠、下游和其他環節的庫存較去年底分別增加2.22、0.62和0.66萬噸。
在以舊換新政策的擴圍及車企產品快速迭代的驅動下,新能源汽車銷售維持亮眼表現。據中汽協,1-6月我國新能源車市場累計銷量693.4萬輛,同比增長40.3%。結構上,1-6月純電動汽車和混動汽車的銷量分別為443.9和249.4萬輛,同比分別增長47.1%和29.1%。
據CESA儲能應用分會數據庫不完全統計,今年1-6月新增投運新型儲能項目裝機總規模達21.9GW/55.2GWh,功率和容量同比分別增長69.4% 和76.6%。6月,國內新增投運新型儲能項目裝機規模共計2.33GW/5.63GWh,同比-65%/-66%,環比-71%/-72%,主要受「搶裝」節點前移至5.31影響。
近期鋰價反彈主要受資源端擾動及反內卷政策預期推動。基本面而言,供應維持相對高位,需求略好於市場預期,預計8月下游排產環比增加4%-5%。因進口數據回落,7月供需矛盾有所緩和。但隨着鋰價反彈,進口數據大概率回升疊加代工產能恢復,中期延續過剩格局。目前的不確定性因素主要是江西礦證審批結果及反內卷政策走向。10月正式落地前,相關消息難以證實或證偽。反內卷方面,目前政策明確指向新能源汽車領域,而碳酸鋰作為其上游原料,是否被納入反內卷範疇存在不確定性。若江西鋰礦續期平穩落地且碳酸鋰未被納入反內卷的範疇,鋰價將回歸中期過剩的基本面。反之,鋰價可能仍有一定上行動能。
近期供應端擾動的主要風險在江西8座鋰礦資源審查與兩座鋰礦許可證續期問題,由於碳酸鋰長期供需寬松的環境下,國內上市礦企已出現賬面虧損,藉此時機整治之前鋰資源緊缺時監管相對寬松的合規問題,甚至進一步進行資源整合,既能改善礦企收入,規範行業發展,也不會導致下游缺少原料。因此江西鋰礦許可證續期失敗的可能性存在。一旦江西鋰礦因採礦證問題大規模停產,碳酸鋰供需格局將迅速轉為緊平衡甚至缺口,價格中樞預計上移。考慮到碳酸鋰價格低於60000元/噸或引起澳礦減產,成本端存在支撐。建議逢低做多碳酸鋰近月合約。做多風險主要來自礦山採礦證或順利續期;鋰資源全球分佈較為廣泛,價格上漲后,其他渠道供應量或上升;去年下半年新能源汽車銷量、鋰電產量的基數較高,下半年需求端增速或出現顯著下滑。除基本供需數據驗證外,后續主要關注兩個時間節點與對應事件結果: 8月9日,到期礦山許可證能否續期; 9月30日8座礦山提交儲量報告后,再次審批的結果。
金瑞期貨表示,市場小道消息傳聞較多,市場對某大廠江西瓷土礦的停產預期增強,該礦山在8月上旬採礦證面臨到期換證,鋰資源採礦證審批困難影響其開工,礦山存在停產可能性。該礦山年產10萬噸,倘若真實停產,則對供需平衡影響較大。基本面上,本周產量下降485噸,庫存增加550噸;供給擾動較多,8月供給量預計環比下降超7%,需求逐步修復回暖,8月供需有望實現去庫。價格方面,基本面邊際改善,倉單量較少,盤面價格易受到消息炒作而大幅波動,預計短期內碳酸鋰價格居高震盪,價格區間69000-80000,考慮當前估值已使礦端利潤較厚,估值水平偏高,建議謹慎操作。
供給端擾動形成利多,青海第三輪中央環保督察追責問責鹽湖資源無序擴張,直接導致藏格礦業等企業停產整頓,而江西、四川等地鋰鹽廠也因環保壓力實施檢修。受「反內卷」提振宏觀情緒影響,以震盪偏強看待,關注宏觀擾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