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山姆經典紙面巾,每年都偷偷減重了 | BUG

2025-07-25 08:44

  文|《BUG》欄目 羅寧

  中產最愛的山姆,每天都有新輿情。

  在社交平臺上,曬山姆「品質差」似乎成了潮流。而《BUG》欄目發現,這類品質下降的問題其實3年前就有出現。例如其經典壓花紙面巾,在價格不變的情況下近四年的克重在「悄悄」下降——從曾經的144.8g/包降低至如今的132.9g/包,降幅近10%

  與之對應的是,過去一年,山姆超市在中國銷售額達到近1000億,這意味着山姆可以日入2.74億元沃爾瑪中國總裁兼CEO朱曉靜也曾公開承諾:嚴選商品、會員至上、致力於提供市場上「別處沒有」的選擇……

  但如今的局面是,品質難以保證,會員要求退費,衞龍、盼盼等大眾超市的品牌也走進了山姆。如此看來,朱曉靜的承諾似乎成為「空談」。

  熟悉山姆供應鏈的相關人士向《BUG》欄目透露,山姆對於價格壓得過低,廠商沒有利潤的情況,可能會出現商品品質降低情況。供應商為維持與山姆的合作,以及保住其他重要渠道的入場券,不敢直接退出或大幅漲價。於是,部分供應商可能選擇「偷工減料」,在不改變產品名稱、外觀設計的前提下,暗中降低原材料品質、減少克重、厚度、改變工藝等,以達到降低成本、維持微薄利潤的目的。

  山姆通常不會主動提及這種質量變化是在成本壓力和維持低價形象之間選擇了默許」,該人士説道。

  案例1:紙巾偷偷減重

  「山姆紙抽隱形降成本,讓消費者買單」,用户東來化名向《BUG》欄目反饋稱,自己多年來一直使用山姆紫色抽紙,雖然價格沒變,但紙張現在用起來變得又薄又軟。

  她曾稱重過2024年和2025年的同款抽紙,發現重量從138g/包下降到了132.9g/包,而另一位網友則發來了2022年和2023年的稱重記錄,同樣的抽紙重量分別顯示為144.8g/包和136.2g/包。可以看到,這款抽紙重量從2022年到2025年呈現下降趨勢,並且2025年相比2022年減少了11.9g,降低了8.2%。

  (圖片來自用户東來)

  「現在一包比原來少了11.9g,為什麼沒有告知顧客?」東來提到,自己在發現這一問題后曾向山姆客服詢問説法,但客服只提供退貨退款,儘管當時客服表示將向上級反映情況,但至今也未給出任何回覆。

  在她看來,山姆的做法辜負了用户的信任,「我懷疑偷偷降配是常態了。」她認為,這種「偷偷摸摸」的行為,每年都能為山姆「摳出」不少利潤。

  案例2:牛奶變質,負面評價不顯示了?

  花費119.9元山姆超市購買新西蘭進口牛奶的家長海風化名向《BUG》欄目反饋,「7月19日購買,前面總共喝了三瓶,沒發現問題,第四瓶一喝發現酸臭味,剪開一看變成豆腐狀。」

  在他展示的視頻當中,被剪開的牛奶盒中,牛奶的確呈現豆腐塊狀。他表示,這些產品都要到2026年纔會過期,對於這樣的變質問題,山姆超市賠償1000元,但他希望廠商能夠查清楚質量問題,並在問題徹底解決前下架該商品但截至本次發稿,該產品依然在山姆超市售賣。

  他説:「最可怕的事情是,我在山姆官方App寫的評論根本沒有出現在評論區,意味着我們能看到的評論都是經過篩選的。」

  圖片來自用户海風

  此外,類似的山姆超市牛奶變質問題並非個例,在小紅書等社交媒體上,很多消費者近期都遭遇了牛奶脹袋、發酸、結塊等食品安全問題。

  案例3:奇亞籽新款營養變少了

  《BUG》欄目調查,山姆超市近期還出現了產品更換包裝后品質或等級下架的情

  例如有機免洗奇亞籽,新款商品相比舊款Omega-3脂肪酸、蛋白質、膳食纖維成分降低;其中,Omega-3脂肪酸從18.5g/100g降低到14.0g/100g,膳食纖維從32.8g/100g降低到31.3g/100g,蛋白質從20.3g/100g降低到19.7g/100g;但能量、脂肪、碳水化合物反而增加

  現在的產品,營養變少了,脂肪反而多了」,消費者們質疑該產品更換供應商。

  針對上述問題,《BUG》欄目向山姆官方進行求證,但截至發稿官方暫無迴應。而客服的回覆則是「感謝您對我們商品的關注,您的反饋會為您記錄,謝謝您的支持。」

  供應鏈人士揭祕:山姆壓價,供應商只能「偷工減料」

  產品品質問題頻發背后,山姆究竟遭遇了什麼?

  據熟悉山姆供應鏈的相關人士向《BUG》欄目透露,山姆如今對商品的最低毛利率要求更加明確和嚴格執行,如品牌商品需達20%以上,MM商品15%~20%。這並非全新的要求,但執行力度可能更強。

  他分析諸如上述紙巾質量下降,牛奶變「酸奶」等問題后直言,山姆對於價格壓得過低,廠商沒有利潤的情況,可能會出現商品品質降低情況。而山姆偷換商品概念,降品質核心原因還是供應鏈成本壓力傳導,山姆利用其巨大的採購量,不斷向供應商施加降價壓力。當壓價導致供應商利潤過低甚至無利可圖時,供應商面臨困境。

  在這種情況下,供應商為維持與山姆的合作,以及保住其他重要渠道的入場券,不敢直接退出或大幅漲價。於是,部分供應商可能選擇「偷工減料」,在不改變產品名稱、外觀設計的前提下,暗中降低原材料品質、減少克重、厚度、改變工藝等,以達到降低成本、維持微薄利潤的目的。

  這就是所謂的「偷換商品概念,降品質」。

  他認為,山姆通常不會主動提及這種質量變化。這可能是尚未察覺,內部質檢標準未更新或執行不嚴也或者是在成本壓力和維持低價形象之間選擇了默許。

  此外,談及為何好麗友、衞龍、盼盼等商品上架山姆超市引發用户反感這一話題時,該供應鏈人士指出,山姆長期以來塑造的形象是「嚴選」「高品質」「健康」甚至是「中產專屬精選」。當這些大眾印象中可能不夠「高端」「健康」的品牌進入山姆,部分會員會覺得這與山姆的品牌定位和自身對山姆的期望值產生了衝突,感覺「掉價」了。會員看到品牌名,第一反應是聯想到普通商品,而非山姆的特定版本。外加上述品牌在會員認知中屬於大眾商品,品牌定位和山姆嚴選健康等理念有衝突,也因此引發「眾怒」。

  該人士指出,這些品牌儘管對山姆提高利潤率有所收益,但長期來看影響了山姆的品牌價值。這也印證了山姆為何近期下架了好麗友相關產品。

  首位中國籍女CEO,讓山姆中國區日入2.74億

  根據沃爾瑪公佈的2026財年第一季度業績,第一季度中國市場淨銷售額達到67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80.77億元),同比增長22.5%,可比銷售增長16.8%,電商業務淨銷售額增長34%,其銷售增長主要源自山姆和電商業務。此外,山姆超市中國區業務增長被重點提及,沃爾瑪首席財務官約翰・戴維・雷尼在財報溝通會上表示:「中國山姆會員店的會員收入增長超過40%,會員數量在持續增加。」

  具體到山姆超市的整體銷售額,據媒體報道,在今年的2025年沃爾瑪投資大會上,沃爾瑪中國總裁兼CEO朱曉靜宣佈,8家山姆店單店銷售額突破5億美元,這一數字不僅遠超傳統大賣場單店3億—5億元的年銷售額,甚至逼近北京SKP等頂級奢侈品商場的業績。而2023年,山姆也僅有3家門店年銷售額突破5億美元。此外,朱曉靜預計,山姆中國2024年銷售額將突破1000億元,成為沃爾瑪中國近70%銷售額的來源。而這也意味着,2024年山姆超市在中國幾乎以日入2.74億元的速度狂奔。

  朱曉靜曾在沃爾瑪投資大會上説:「山姆的會員制模式之所以能持續增長,核心在於‘嚴選商品’帶來的獨特價值——會員支付的年費,本質上是為‘高品質、差異化商品’買單。」她還表示:「山姆的商品策略始終圍繞‘會員需求’展開,從選品到供應鏈,都致力於提供市場上‘別處沒有’或‘更好’的選擇。」

  然而,此番表態看來似乎「口是心非」。

  如今,山姆超市在小紅書等社交平臺引發的負面輿論依然在持續發酵,在黑貓投訴 【下載黑貓投訴客户端】平臺,有關山姆的投訴達到11639條。天眼查App風險信息顯示,山姆關聯公司上海真如山姆超市有限公司、沃爾瑪(浙江)百貨有限公司寧波清河路山姆會員商店等現存多條行政處罰信息,處罰事由包括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生產、銷售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製售不符合質量標準的商品行為及其從屬等。

  公開資料顯示,朱曉靜現任沃爾瑪(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總裁及首席執行官、百勝中國控股有限公司獨立董事、達達集團董事,是沃爾瑪中國29年來首位中國籍及女性CEO。2020年5月加入沃爾瑪后,通過數字化渠道變革、聚焦山姆會員店等戰略,帶領中國區銷售額增速達22.5%(遠超全球2.5%),2024年沃爾瑪連續三年領跑「中國超市百強」榜首並首次登頂「中國連鎖百強」。

  專家:一家獨大山姆其實很焦慮

  在行業分析師張書樂看來,山姆真正的口碑不是中產超市,而是通過高品質自有產品達成「別處沒有的商品」。這纔是山姆和其他商超競爭的存活之道,也是消費者黏性的穩定劑。

  而在如今,這種穩定愈發不穩。一方面,在本土超市品牌今年以來的「胖改」風氣下,商超品質為先、服務升級以及爆品策略開始逐漸受到主流消費羣體認可,包括胖東來、永輝超市、物美等持續在社交媒體引發討論證明了這一點。而在冰山之下,山姆過去的優質人才與供應商也轉向了這些國內商超

  張書樂認為,山姆的「口碑危機」揭示了會員制零售模式的脆弱性——當其核心的「獨家嚴選」價值被稀釋時,會員對高昂年費的認同度會迅速下降。付費會員購買的不僅是商品,更是對品牌信任和獨特體驗的期望。而在當下,山姆的焦慮已經不僅只是各大線下商超,外賣大戰帶來的即時零售市場大孵化,也將影響它未來。

責任編輯:楊賜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