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英特爾Q2營收跑贏預期 新任CEO決心「斷臂求生」

2025-07-25 09:02

財聯社7月25日訊(編輯 劉蕊)美東時間周四盤后,英特爾公佈了第二季度財報。儘管英特爾該季度營收好於預期,但由於減值支出,每股收益(EPS)不及預期。英特爾提供了樂觀的第三季度營收預期,預計在126億美元至136億美元之間,略好於華爾街預期的126億美元。

該公司表示,它計劃年內裁員15%,預計到今年年底公司將有大約7.5萬名員工。

該報告公佈后,英特爾股價最初上漲了2%以上,隨后回吐漲幅,轉為下跌。

image

英特爾股價盤后先漲后跌

英特爾股價在過去12個月下跌了28%,不過今年迄今上漲了13%。截至周四,英特爾的市值為980億美元。其競爭對手AMD的市值最高達到2620億美元。而更令英特爾相形見絀的是人工智能領導者英偉達——后者市值已經超過4萬億美元。

英特爾公佈「及格」財報

財報顯示,在截至6月28日的第二季度,

英特爾調整后每股虧損0.10美元,不及華爾街預期的每股收益0.01美元;

英特爾營收為128億美元,好於華爾街預期的118億美元。

英特爾的產品業務——包括其筆記本電腦和臺式電腦CPU、數據中心和人工智能芯片的銷售——帶來了118億美元的收入,而預期為109億美元。

英特爾仍處於起步階段的代工業務創造了44億美元的收入,而預期為43億美元,增長了2%。該部門旨在為使用英特爾處理器技術的第三方客户生產芯片,但目前仍難以取得有意義的進展。

英特爾表示,第二季度計入了8億美元的非現金減值和與「未確定重複使用的多余工具」相關的加速折舊費用,以及約2億美元的一次性成本。該公司還取消了在德國和波蘭的待建項目,並正在放緩俄亥俄州工廠的建設速度。

「過去幾年,公司投資過多,投資過快,而需求不足,在此過程中,我們的工廠佈局變得不必要地分散,利用率也不足。」英特爾CEO陳立武(Lip-Bu Tan)寫到,「不會再有空頭支票。每項投資都必須具有經濟效益。」

目前,陳立武已經在英特爾採取或正在探索一系列削減成本的措施。據報道,該公司正在關閉其汽車業務,外包其營銷工作,並解僱工廠工人。

仍面臨激烈競爭

英特爾正在應對來自AMD日益激烈的競爭,以及來自高通日益加劇的威脅——高通正憑藉其驍龍X Plus和X Elite芯片進一步進軍個人電腦芯片領域。

英特爾此前曾宣佈,已達成協議,將使用其18A技術為微軟和亞馬遜生產芯片。英特爾前首席執行官帕特•蓋爾辛格(Pat Gelsinger)曾支持18A技術,以幫助公司的製造業務增長。

但據報道,該公司現任首席執行官陳立武正在考慮向客户推廣下一代14A技術。這可能意味着英特爾將面臨18A資產的鉅額減記。

然而,英特爾仍將繼續在其內部產品中使用18A,包括用於消費者和企業設備的CPU。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