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25 07:26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劉星彤
今年是中國加入《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40周年。從1987年長城、北京故宮等首批遺產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到近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西夏陵」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中國世界遺產總數達到60項,居世界前列。
「申遺成功」每每迅速點燃公眾對相關文化遺產打卡的熱情。隨着暑期進入后半程,文博遊的熱度只增不減,一場以文化自信為底色的暑期文旅大戲在全國上演。
嶺南文博遊的「沉浸式煥新」
在廣東,文化遺產的體驗性日益增強,深度融入百姓生活。正如廣東省文旅廳博物館處相關負責人指出:「申遺成功推動公眾從認知遺產向體驗遺產轉變。」在潮州古城的國保建築羣中,遊客可在文保活化空間內體驗手打牛肉丸非遺技藝;佛山祖廟的武術研學課,少年們在黃飛鴻紀念館前扎馬步、學獅頭彩繪;廣州博物館聯合五星酒店復原70道「消失的名菜」,孩子們戴上廚師帽復刻民國佳餚,讓歷史的滋味在舌尖甦醒,博物館的沉浸式體驗正在全面革新。
平臺數據顯示,今夏廣東省熱門目的地中,廣東省博物館、黃埔軍校舊址紀念館、孫中山故居紀念館、粵劇藝術博物館、潮汕歷史文化博覽中心、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等文博場館熱度尤高。
這股熱潮中,文創產品的火爆銷售成為亮點。當西夏陵的造型雪糕走紅網絡,廣州陳家祠的文創雪糕同樣購買者眾。此前館方公佈的數據顯示,2024年館內文創銷售約41.8萬件,單日最高銷售額達18萬元,全年文創銷售超1660萬元。博物館文創已成為連接公眾與傳統文化的紐帶,廣州大三學生小何一語道破,「買的不是文創,是一份對傳統文化的敬意」。
嶺南高温還催生了文博遊的形態進化——韶關市博物館將張九齡特展延伸至夜間,觀眾可在唐代銅鏡拓片旁體驗漆扇製作,山風穿堂而過;廣東中醫藥博物館在從化溪流研學基地開展「神農嘗百草」課程,孩子們穿戴防護膠鞋,在硬化田埂中觀察藥草圃,薄荷與艾草的清涼氣息縈繞林間。
在途牛相關負責人看來,博物館數智化浪潮更是將「隔窗觀展」的傳統模式徹底改變。短視頻、直播以及內容種草等社交式傳播的興起,則為博物館推廣引流開闢了新途徑。遊客足不出戶就能領略博物館風采,吸引更多人實地探訪。而網絡上形成的「種草-打卡-二次傳播」閉環,正持續放大博物館影響力,成為進一步引爆文博熱潮的推手。
暑期親子游掀「文化探知潮」
美團旅行數據顯示,7月中旬以來,「西夏陵」搜索量同比飆升156%,「西夏陵博物館」搜索量暴漲超500%,連帶周邊美食搜索熱度顯著上升。上海、烏魯木齊、濟南、鄭州、廣州、宿遷、深圳等城市遊客成為搜索主力。為滿足市場需求,平臺推出「門票+交通+馬車+VR/XR體驗+印刷」組合套餐,一站式服務深度體驗需求。
縱覽全國,文博遊堪稱今夏最火爆的出遊主題之一。途牛平臺最新預訂數據顯示,7月以來,文博場館、歷史遺蹟、非遺文化相關產品預訂火爆,北京、西安、南京、成都、開封、蘇州、洛陽、大同、敦煌等歷史文化名城熱度居高不下。
在這股熱潮中,親子家庭成為絕對的主力。廣之旅國內遊負責人指出,「文化探知」需求今年顯著增長,世界遺產與博物館成為親子游首選。該社順勢推出的「華夏文明史詩」「百年重塑山河」兩大主題系列產品,覆蓋了故宮、兵馬俑、莫高窟及新晉世遺西夏陵等重磅文化地標。其中北京作為核心目的地,表現尤為亮眼——相關線路收客量同比增長10%。近期,該社更組織300人研學團深度探訪故宮與長城,學員們在專家的指導下一起繪製故宮俯瞰圖、參與建築美學課程,並走進清華北大開展交流,學與玩已然渾然一體。
文博遊吸引年輕「特種兵」
今夏的持續高温,催生了「文化+清涼」的複合型需求,並使之成為帶娃的理想方案。廣州本地旅行社推出了將湖北省博物館、三峽大壩與森林避暑巧妙結合的「武漢、神農架避暑森林雙高鐵5天」線路,貴州、雲南的線路則創新融入壩陵河特大橋等現代工程元素,帶領遊客在搭建橋樑模型的體驗中感受科技魅力。據悉,相關「避暑+文博」線路提供了兼具學識與體感的夏日之旅,受到親子家庭的普遍歡迎。
根據途牛統計,80后、90 后親子家庭在今年暑期文博遊用户中的出遊人次佔比超過了50%,成為主力軍——歷史遺蹟、非遺技藝、民俗文化、民族風情、文博場館等文博主題相關的研學產品備受其青睞。
在「特種兵式旅遊」浪潮仍在的背景下,打卡博物館+購買及收藏文創成為「標配」,00后年輕羣體也成為文博遊不可忽視的新勢力。基於途牛用户真實出行數據刻畫的熱門博物館清單,涵蓋了故宮博物院、中國國家博物館、南京博物院、陝西曆史博物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三星堆博物館、河南博物院、廣東省博物館、蘇州博物館、中國大運河博物館等傳統大館。歷史遺蹟中,圓明園、頤和園、長城、天壇、莫高窟、嘉峪關、雲岡石窟、龍門石窟、樂山大佛、懸空寺、承德避暑山莊等也持續吸引客流。上述主題的跟團遊、自由行等打包旅遊產品在今夏預訂火爆。
編輯:鄔嘉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