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24 19:02
轉自:桔子財經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蔡宇丹
7月23日,賽迪顧問發佈了《2025中國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研究》(以下簡稱《研究》)報告。2025賽迪百強縣中,千億縣數量增加到62個,山東沒有新增千億縣,但GDP超過900億的「準千億縣」增添3家,進位動力充足。
研究指出,2025賽迪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百強區域分佈不均,東部地區優勢明顯,江蘇、浙江、山東三省表現突出,分別佔25席、15席和12席。山東、江蘇、浙江、福建、河北等省均已形成不同模式的百強梯隊,其中江蘇、山東兩省百強縣梯隊建設良好。
此次,山東共有12個縣入選2025賽迪百強縣,數量與去年相同。排名前50位的頭部縣域中,山東有7個,比去年增加1個,招遠由2024年第51位前進2位,晉升第49位。山東排名第一百強縣龍口由2024第8位晉級至第7位,江蘇太倉由2024年第6位后退兩位至第8位。
GDP達到千億級別,對縣級市而言不僅是經濟實力的象徵,更是圈層突破的重要標誌。記者注意到,2025賽迪百強縣中,千億縣數量增加到62個,山東沒有新增千億縣,但GDP超過900億的「準千億縣」新添3家,進位動力充足。它們是:招遠(49位),2024年GDP達到916.3億元;諸城(56位)2024年GDP達到901.3億元;平度(67位),2024年GDP達到950.13億元,距離千億縣只有一步之遙。
記者注意到,賽迪顧問《2025中國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研究》中的「2025賽迪百強縣」排名並非按照經濟總量大小排位,像2024年GDP為1069.6億元的榮成排名第40位,高於壽光(GDP為1081.9億元,第44位)、鄒城(GDP為1104億元,第47位)。GDP高於招遠、諸城的平度,排名卻低於這兩座縣域城市。
今年6月,賽迪方略縣域經濟研究中心就《2025中國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研究》指標體系召開專家研討論證會。與2024年四大維度、27個評價指標相比,2025年版本較往年版本更加凸顯對共同富裕、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以及鄉村全面振興等關鍵領域的覆蓋與評價。
該《研究》報告指出,除超強縣、千億縣外,大城市周邊縣、陸地邊境縣、沿海縣、工業大縣、農業強縣、文旅名縣依託獨特的區位優勢和資源稟賦條件,迅速發展。這一趨勢從日前齊魯人才發佈的《2025年山東就業市場人才發展半年報告》中對山東百強縣的就業市場分析體現出來。
這份報告對12個山東百強縣上半年的崗位需求量進行分析,可以看出,縣域經濟對人才的吸納能力差異顯著,龍口、膠州、榮成位列前三,合計佔比達38.21%,凸顯沿海地區在縣域經濟中的核心地位。
從縣域就業市場對人才的吸引力來看,2025年上半年山東就業市場求職青睞度縣域排名顯示,壽光、滕州、曹縣位居第一梯隊,三地佔比總計近10%,反映出這三個特色產業突出的縣域在吸納就業方面的強大能力。
從供給角度看,這些縣區依託智慧農業、製造業及電商物流等特色產業,構建了多元化的就業平臺,不僅提供了大量崗位,還有效滿足不同羣體的就業需求,尤其受到返鄉青年和再就業女性的青睞,就近就業趨勢的不斷增強。這種就近就業趨勢體現了縣域的宜居性,增加了縣域經濟的活躍度。廣饒、平度等百強縣受限於單一產業結構,在這個排名中佔比偏低。
人口和就業是縣域發展的核心要素之一,縣域就業求職青睞度排名,從一個側面體現了縣域高質量發展的方向,而GDP指標反映的是生產活動,賽迪顧問2025年百強縣榜單中,有的縣域排名高於GDP排名,有的低於GDP排名,新的指標體系的建立為縣域發展指出了新方向。
《研究》報告指出,縣域實現高質量發展需處理好縣域發展過程中的十大關係。研究從規模和結構、產業和發展、市場和改革、制度和創新、區域和空間、環境和治理等多個維度闡釋縣域經濟在發展過程中需要面對和處理的各種關係,這也意味着縣域經濟在高質量發展下,面臨更多挑戰。
注:《2025年山東就業市場人才發展半年報告》數據來源基於齊魯人才平臺24.16萬活躍求職者數據(2025年1月-6月),結論基於齊魯人才平臺樣本數據,若與政府統計或第三方數據存在差異,以官方發佈爲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