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世邦魏理仕李凌:服務在穗企業「坐廣州、賣全球」

2025-07-24 18:54

南方財經記者魏彤  廣州報道

「城市,因合夥而生生不息;未來,因合夥而更可期。」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廣州賽區執委會相關負責人在首批廣州「城市合夥人」發佈活動現場説。

今年,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將首次由粵港澳三地聯合舉辦。廣州以此為契機,創新推出了「城市合夥人」計劃。不同於普通的賽事贊助,廣州「城市合夥人」計劃通過辦展辦會和各類社會宣傳活動,市場化供給和公共服務領域運營創新等舉措,進一步降低城市運營成本,加快構建「市場+資源+應用場景」的資源合作與招商引資新模式。

可以説,「城市合夥人」更着眼於城市與企業的長期合作共贏。

不久前,首批15家城市合夥人企業名單發佈,包括戰略合作伙伴、超級合夥人和城市夢想家三類。名單中既包括世邦魏理仕、德勤、滴滴集團等現代服務業翹楚,也有新經濟、新興支柱產業和未來產業以及在智慧城市建設、綠色環保等領域為廣州城市發展貢獻力量的企業代表。

其中,世邦魏理仕(CBRE)作為一家全球性的地產服務與投資公司,已經深耕廣州近30年,參與過城市區域重大發展規劃與招商引資工作,見證了廣州從「千年商都」向「國際樞紐」的蜕變。

日前,南方財經記者專訪世邦魏理仕中國區總裁李凌。他表示,廣州面向全球發起的「城市合夥人」計劃,是一個企業與城市共成長的戰略契機,亦與世邦魏理仕的業務範疇深度吻合,這次合作不僅是一份榮譽,更是一個將國際經驗與本土實踐深度結合的寶貴機會。

世邦魏理仕中國區總裁李凌/受訪者供圖 世邦魏理仕中國區總裁李凌/受訪者供圖

建立「專為廣州」的服務網絡 

南方財經:CBRE是基於何種考量與契機,決定成為廣州「城市合夥人」的?這一決策背后的戰略規劃與長遠目標是什麼?

李凌:大型體育賽事往往是城市發展的關鍵轉折點,包括2008年奧運會對中國經濟文化帶來的促進、2010年廣州亞運會帶動珠江新城CBD崛起,近年杭州亞運會、成都大運會等都印證了「賽事經濟」對城市IP、產業升級的深遠影響。

當前,中國商業地產市場正面臨着結構性調整,廣州憑藉「12218」現代化產業體系、開放包容的營商環境,以及十五運會帶來的全球流量,正成為外資佈局的新高地。藉助本次全運會賽事的舉行,廣州將會加快建設成為中心型世界城市。

我們近年幫助了眾多跨國企業落户廣州,這些企業看中的正是廣州的產業鏈效率、人才儲備和創新生態。成為「城市合夥人」,是CBRE將全球資源與本地需求深度綁定的戰略選擇——不僅助力 「再造新廣州」,也為CBRE在中國市場的長期發展錨定支點。

南方財經:作為首批廣州「城市合夥人」,CBRE將如何利用好自身國際影響力,與當地政府、企業及其他相關機構進行有效協作形成合力?當前已有哪些合作計劃?

李凌:CBRE的角色是成為政府、企業與國際資源間的溝通橋樑。我們主要從兩個維度助力十五運會的成功舉辦和廣州的長遠發展。

一方面,CBRE將發揮 「城市智腦」作用。借勢十五運會熱潮,計劃發起CBRE「十五運」&「十五五」主題系列沙龍,協同城市規劃、舊城改造、產商招引、場館運營等各領域的專業機構和市場資源,切實為廣州帶來行業提振和資源聚焦。同時,結合廣州古今交融、中西合璧的獨特城市魅力,CBRE將聯動一批地標性存量或在建項目,充分挖掘在地文化,助力打造一系列面向全球賓客的、極具廣府特色的消費場景和服務設施。

可持續發展方面,CBRE將持續協助商業地產加快綠色化進程。針對賽后場館的可持續運營問題,我們將推動「場館+」模式落地,如「場館+商業」、「場館+文旅」等,讓體育經濟真正成為引領城市發展的新動能。

另一方面,CBRE將繼續發揮「招商引擎」的作用。賽事期間,核心商圈將迎來大量觀賽人流,CBRE將利用全球網絡優勢,同步為各大商圈引入首店及旗艦店,讓到穗觀賽的全球觀眾親身領略「食在廣州」、「旅遊消費在廣州」的城市魅力。

十五運會不僅是體育盛會,更是產業升級的契機。CBRE將重點關注在廣州戰略指導下的「12218」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尤其是其中的21個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結合重點項目進行更加精準的資源推送,協助政府對接國際企業,促進研發中心、區域總部等優質項目落户。

CBRE將建立「專為廣州」的服務網絡,聯通全球其他辦公室,更高效、更有針對性地開展屬地招商引資工作,為廣資企業提供「點對點」服務,成為廣州企業新一輪成長的重要「加速器」,讓企業的在穗總部不斷升級和擴容,做到「坐廣州、賣全球」。

消費動能從「規模增長」轉向「質量躍升」

南方財經:CBRE在全球商業地產服務領域擁有豐富的資源與經驗, 在廣州將如何實現資源整合與優勢互補,以達到更好的合作效果?

李凌:商業地產的本質是「連接」,在CBRE,我們常説「全球化思維,本地化行動」。儘管市場存在周期性調整,但科技互聯網、新型消費、物流倉儲、生命科學園區等新經濟地產正成為資本新寵,而廣州在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大灣區供應鏈樞紐的地位,與這一趨勢天然匹配。

CBRE將從引入國際標杆案例經驗、發揮產業洞察能力、調動全球資源三個維度推動資源整合。

CBRE深度參與過紐約、東京、倫敦、新加坡、中國香港等世界級特大城市商業設施的規劃和招商工作,也深度參與過中國多個城市的賽事經濟規劃,還曾協助華潤深圳大運場館升級為「微文旅生態商業」項目,這些經驗都可以應用於廣州的實踐。

同時,國內消費轉型正推動零售物業從「單純購物」轉向「體驗式社交空間」,廣州可借十五運會契機孵化更多「商業+科技+體育IP」的創新場景。

此外,CBRE曾為廣州引入過眾多跨國知名企業和國際品牌落户,未來將重點引入與城市升級、賽事經濟契合的優質品牌資源。在近期接觸的跨國投資者中,不少將中國市場的「研發創新效率」視為關鍵投資邏輯,而在十五運會的國際曝光之下,我們將助力廣州吸引更多關注新經濟領域的外資。

南方財經:你對於CBRE與十五運會合作的未來成果有何預期?此次合作將為CBRE在中國市場的發展帶來哪些新的機遇與啟示?

李凌:十五運會恰逢中國商業地產市場「價值重構」的關鍵節點。短期看,賽事將加速廣州商業基礎設施的迭代;長期看,它將成為檢驗城市「運營能力」的試金石。

十五運會的成功不僅是賽事本身的精彩,更在於它如何為廣州留下長期價值。希望通過CBRE專業服務與資源整合,幫助廣州在「賽前、賽中、賽后」全周期實現商業繁榮、產業升級、資產增值,讓這場國際盛會真正成為城市高質量發展的加速器。

通過深度參與十五運會,CBRE不僅能強化「城市發展夥伴」的定位,更將積累「大型賽事賦能城市」的中國方案——這對我們未來參與成渝、長三角等區域的高能級項目具有戰略意義。

從市場機遇看,中國消費動能正從「規模增長」轉向「質量躍升」。廣州本土茶飲品牌出海、跨境電商樞紐建設等,都預示着新消費與供應鏈的深度融合。相信十五運會的成功舉辦,將在城市升級、城市更新、招商引資、消費振興等方面為廣州帶來顯著的促進效益。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