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24 18:57
智通財經APP獲悉,今年4月,英特爾(INTC.US)新任首席執行官陳立武在他的首次財報電話會議上告訴投資者,扭轉這家陷入困境的芯片製造商將「需要時間」。但才過了三個月,投資者的耐心似乎已所剩無幾。
誠然,自3月陳立武上任英特爾首席執行官的消息公佈以來,英特爾股價上漲了約19%,但與其競爭對手相比顯得黯然失色。例如,英偉達(NVDA.US)同期股價飆升了近50%,AMD(AMD.US)股價更是上漲了64%。因此,當英特爾於本周四公佈財報時,其CEO必須用清晰的盈利和收入增長路線圖來説服市場,證明未來股價能夠實現顯著增長。
Rational Equity Armor基金經理Joe Tiga)表示:「我希望這次財報能給我們一些答案。」「英特爾仍有很大的機會,但我們已經削減了持倉,轉向其他芯片股。」
陳立武接替前任帕特·基辛格(Pat Gelsinger)出任英特爾CEO的消息曾一度令投資者興奮不已。但隨着時間推移,市場情緒逐漸轉涼。雖然陳立武已開始削減成本,但他尚未為這家在市佔率和新廠建設上遭遇雙重壓力的公司制定新的明確戰略方向。
華爾街預計,英特爾第二季度營收將同比下降7%至119億美元,每股虧損0.31美元。該公司則預計,最快要到明年年中才能恢復盈利並實現營收增長。
陳立武承諾將削減運營支出,並在今年減少約20億美元的資本支出。但目前英特爾只告知了大約4000名員工(佔總員工數的4%)他們的職位將被裁撤。華爾街對此的看法是,這還遠遠不夠。
Lynx Equity Strategy分析師KC Rajkumar在一份研究報告中寫道:「即將到來的財報最關鍵的是,英特爾能否給出一個可信的盈虧平衡路徑。這不僅僅是削減成本的問題,營收也必須增長。」
對英特爾而言,最關鍵的機會是能否從人工智能(AI)基礎設施建設浪潮中獲利——這可能是半導體行業史上最大的商機。然而,該市場目前被英偉達主導,英特爾若想切入,將面臨巨大挑戰。投資者還希望看到兩個信號:一是大型客户正在簽約使用英特爾的代工服務,二是英特爾自研芯片正在重新奪回市場份額。
目前,市場對英特爾的前景依然不樂觀。在彭博追蹤的52位分析師中,只有4人給予英特爾股票「買入」評級,42人建議持有,6人建議賣出。他們給出的平均12個月目標價為21.93美元,比英特爾周三收盤價23.49美元低了將近7%。
投行Bernstein的分析師Stacy Rasgon在7一份研究報告中總結了英特爾當前所面臨的問題嚴重性。她表示:「現在英特爾的財報數據還有意義嗎?」「新產品能否逆轉市場份額的頹勢?還是一切已經太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