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什麼是美股代幣化?三大代表性平臺各有什麼特點?

2025-07-24 17:54

登錄新浪財經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評等級

在全球資本市場逐步數字化、邊界less趨勢愈發顯著的大背景下,「美股代幣化」這一新命題正在掀起一場資本、科技、監管多重交織的變革。它將傳統的美股權益「映射」到區塊鏈上,為全球投資者打開新的入場方式,也挑戰着金融制度、合規尺度與產業結構的穩定邊界。本文將對美股代幣化的本質邏輯、行業現狀,以及Coinbase、Robinhood、MyStonks三大代表性平臺做出深入剖析,全景展示這一創新賽道的複雜張力與無限潛力。

美股代幣化:定義、動力與現實

美股代幣化,指的是以區塊鏈技術為底層,將美國上市公司的真實股票或證券(包括少部分未上市新經濟公司股權)映射為1:1對應的鏈上數字代幣資產。用户以數字錢包和穩定幣為操作基礎,在全球無國界的區塊鏈網絡中買賣這些代表美股權益的代幣,而代幣的實際價值和收益權則以平臺在真實資本市場持有和託管的股票為背書。這種模式本質上繼承了ETF和存託憑證等創新金融產品的部分理念,但在技術上實現了即買即用、鏈上流轉、碎片化買賣等功能,將過去只存在於金融中心或者合規券商體系里的投資機會大幅輻射至全球。

美股代幣化並非單一動因的產物,而是科技、產業、投資者需求三重面向的產物。首先是跨境需求旺盛。全球投資者天然有介入美股等核心資產配置的需求,但開户壁壘、監管限制和資本管制是現實障礙。其次是創新金融生態驅動。DeFi與RWA時代,對傳統資產數字化、流動性提升、金融服務去中介化的訴求強烈。再有是碎片化投資和靈活性。區塊鏈技術讓「最小一股」成為歷史,滿足了中小投資者按需靈活配置的訴求。最后是潛在交易效率與成本優勢。理想狀態下,鏈上的結算、託管、轉讓機制等能大幅縮短清算周期、減少結算成本。

儘管技術上區塊鏈可以實現7×24小時交易,但美股代幣的清算與漲跌等本質上依然受納斯達克等傳統市場交易時段限制。多數平臺通常在盤外時段允許委託、掛單,但最終撮合與鏈上結算需等待美股實際結算時間,無法繞開底層清算生態。

美國監管機構SEC對證券屬性極其敏感,推動合規託管、信息披露、投資者權益保護,導致目前絕大多數美股代幣業務僅對非美本土投資者開放,以離岸運營或由第三方向美國本土避險。

龍頭平臺剖析:Coinbase、Robinhood、MyStonks

Coinbase:合規橋樑與資產數字化試驗場

Coinbase長期作為美系最大的加密交易平臺,不僅紮根於數字貨幣,也野心勃勃進軍RWA。2025年Coinbase高調宣佈,已向美國證監會(SEC)遞交了「代幣化美股交易」相關合規申請,試圖為該創新賽道在美國本土打開合法通路。這份申請包括尋求「無異議函(No-action Letter)」或專屬豁免(Exemption),即希望SEC願意對Coinbase推出美股代幣交易這一試點業務「不開刀」。據公司高層披露,Coinbase早已通過子公司持有證券經紀商執照,並儲備了智能合約、鏈上映射、風控稽覈等全套技術力量。

Coinbase的定位是打造傳統資本市場與加密世界的「橋樑」,賦能全球(尤其是美國以外用户)無需本地券商,即可以USDT、USDC等穩定幣便捷參與美股投資。

Coinbase計劃將美股代幣作為合規RWA資產,在鏈上生成ERC20等主流標準化代幣,每一枚均錨定實際託管的美股資產。用户下單時,Coinbase完成鏈下購股、鏈上代幣發行;用户贖回或交易時,則同步實現代幣銷燬與股票出售。

Coinbase具備完善的鏈上數據合規稽覈方案,承諾配合第三方會計公司按季度甚至更高頻次披露鏈上鍊下覈查報告,維護投資者信心。價格撮合機制上,公司計劃引入頂級預言機服務,確保價格同步、信息透明。

如果SEC最終放行,Coinbase將直接與Robinhood、嘉信理財等平臺在零售美股投資市場「硬碰硬」,藉助技術優勢將極大壓縮傳統券商環節,提升撮合效率、降低資金沉澱與微觀結算成本,並讓美股投資真正觸及全球所有互聯網用户。

但監管風險依然存在,美股本土市場對於鏈上權益、去中心化託管以及投資者問責體系的法律細則仍有重大懸而未決。Coinbase能否憑藉先發優勢、「合規中樞」定位在產業洗牌中佔據主位,依賴於監管博弈、託管安全與用户信任體系的持續強化。

Robinhood:老牌券商的鏈上再創業與金融民主化野望

Robinhood以「零佣金」風暴重塑傳統券商格局后,於2025年在歐洲正式啟動鏈上美股代幣交易服務,直接為歐盟各國用户開放超200種美股、ETF和部分未上市公司股權(如OpenAI、SpaceX)代幣投資通道。Robinhood此次出海,主打的不僅是「無門檻碎片化投資」,更是以Arbitrum等二層技術將交易流程鏈上無縫集成,實現從買入、清算、結算、收益分配全鏈路數字化,首創「去中心化分發股票權益」的模式。

Robinhood的鏈上服務支持用户用穩定幣或法幣直接兑換美股代幣,系統自動完成鏈下買股、鏈上發行。其深度整合KYC合規模塊、冷熱錢包、實時撮合及二層加速技術,並計劃在未來推進更多DeFi生態集成,如抵押借貸、組合基金等衍生服務。

這一進程同時打破了傳統券商「盤中撮合、盤后清算」的模式,賦予用户在鏈上自由下單、委託、流通並可自動分紅投票的體驗。Robinhood宣稱,這一創新在很大程度上為數千萬非美投資者提供了公平、高效、低門檻的金融入場券。

Robinhood模式的激進創新也帶來一系列疑難話題和監管潛流。其對未上市公司(如OpenAI、SpaceX)股權的鏈上映射引起了相關企業的公開反對,暴露出權益確認、授權許可以及二級市場流通脱離一級市場治理結構等風險。

同時,如何在鏈上架設合規防火牆,徹底防範洗錢、違規套利、投資者損失追溯等問題,也是Robinhood需不斷優化的命題。公司高層多次表態,希望以技術為槓桿,推動證券法在新金融秩序下的動態適配,並在歐盟等相對包容區先行先試,為美國本土推廣積累樣本。

Robinhood的全鏈上美股代幣服務一經推出,公司市值便出現暴漲,吸引了全球投資者熱潮。在資本市場、技術社區與監管沙盒三方天然博弈的大潮下,Robinhood無疑側重於以C端體驗和金融創新為突破口,從而實現全球證券業務模式的降維打擊,也為未來數字券商Scalability提供了鮮活藍本。

MyStonks:全球領先的合規透明美股代幣平臺

MyStonks是全球領先的去中心化美股代幣及衍生品交易平臺,致力於通過區塊鏈技術打破傳統證券交易的地域與合規壁壘,為全球投資者提供150余種主流美股及ETF的鏈上現貨及衍生品交易服務。自2025年3月上線以來,平臺註冊用户已超過14,000人,用户可使用USDT、USDC等穩定幣進行實時鏈上交易。

平臺採用訂單流支付(Payment for Order Flow,PFOF)模式,將用户訂單發送給第三方做市商撮合,保障交易流動性及效率。2025年5月,MyStonks與全球資產管理巨頭富達(Fidelity)達成合作,由富達獨立託管全部鏈上美股資產,託管規模超5,000萬美元。平臺持有美國FinCEN MSB牌照,積極推進SEC STO備案及鏈上Merkle Tree資產證明機制,計劃佈局歐盟MICAR、英國FCA、新加坡MAS等國際合規市場。

在交易流程中,用户通過自我託管錢包用穩定幣購買代幣,平臺自動完成鏈下美元資金管理與股票購買,鏈上由預言機提供實時價格撮合。交易完成后,資產以Base或以太坊ERC20代幣形式分發至用户錢包,代表相應美股權益,可在鏈上自由轉讓、質押或贖回。所有託管、交易與審計信息公開透明,接受第三方獨立審計,極大提升資產穿透性與安全性。

MyStonks堅持「合規先行、安全至上」戰略,採用多籤錢包、時間鎖、跨鏈橋等多重技術保障資產安全,防範惡意操作和鏈上風險。平臺倡導開放共建和社區自治,中文名「麥通」由全球社區公開徵集選出,體現去中心化治理理念。未來將持續豐富產品線,拓展衍生品及借貸等鏈上金融服務,深化合規及生態合作,推動數字證券投資進入透明、智能、安全的新階段。

產業意義與未來暢想

美股代幣化革命是鏈上RWA浪潮下最具實質突破意味的方向之一。它撕裂了券商賬户體系對普惠資本的自然屏障,讓全球投資者都能按需、碎片地接入核心資本資產,實現用户身份與投資權利的去疆域化和極致便利化。

但毫無疑問,監管困局始終是這場創新的最大「攔路虎」。產業擴張要避免「合規陷阱」,技術成長也須關注託管安全和數據透明——這三家平臺的選擇,正好代表着當前行業的三種主要路徑:合規橋樑(Coinbase)、C端創新(Robinhood)、資產穿透(MyStonks)。未來產業贏家,必將誕生於合規、技術、生態三位一體全能型玩家之中。

而最終市場會告訴我們:美股代幣化究竟是資本全球化新引擎,還是金融監管與技術創新的貿易戰場?答案正由每一次鏈上轉賬、每一份託管證明和每一輪監管博弈慢慢寫就。

編輯:侯宜均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