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24 16:19
(文/解紅娟 編輯/張廣凱)
嬰兒監護器HelloBaby的母公司聚智科技想要去港股上市了。
7月23日晚間,HelloBaby的母公司聚智科技向港交所提交招股書,匯富融資有限公司擔任獨家保薦人。這已經是聚智科技第二次向港交所提交招股書了,此前聚智科技曾在2025年1月7日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在6個月等待期滿后招股書失效。
晶捷互動創始人品牌戰略專家陳晶晶表示,HelloBaby 是中國中小企業品牌出海的典型案例,依託「單品打爆」策略切入細分市場,通過海外電商渠道實現從代工到品牌的躍升。「從資本市場角度,企業具備較高的毛利率與規模優勢,具備一定估值吸引力,但高度依賴美國市場與亞馬遜渠道,低價策略也壓縮了長期溢價空間。」
在陳晶晶看來,聚智科技赴港上市有望為擴張提供資金支持,但能否實現品類拓展、渠道自主與品牌升級,實現更快增長仍是關鍵考驗。
九成收益源自海外
公開資料顯示,聚智科技是一家母嬰電子產品製造商,主力經營嬰兒監護器,旗下擁有HelloBaby品牌。
招股書顯示,2022年至2024年止年度,聚智科技分別實現收入約1.91億元、3.48億元及4.62億元,后兩年同比分別增長82.67%和32.76%;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0.35億元、0.63億元和0.94億元,后兩年同比分別增長82.11%和49.21%。
聚智科技將業績增長歸因於自有品牌在美國銷售嬰兒監護器(尤其通過亞馬遜)所產生的收益增長。
需要指出的是,和海馬爸比、小米母嬰監護器不一樣的是,HelloBaby走的是國內生產、國外銷售的出口路線,其內部生產設施及倉庫位於中國湖北省黃岡市武穴市,但主要銷售市場卻在海外,特別是美國。
數據顯示,2022年至2024年,聚智科技來自美國的收益分別為1.08億元、2.47億元和3.49億元,分別佔總收益的56.8%、70.9%和75.5%,佔比持續提升的同時其對美國市場的依賴程度逐年加深。
事實上,聚智科技超9成的收益都來自海外。數據顯示,2024年,聚智科技來自北美(美國、加拿大)的收入為3.74億元,佔總收益的80.7%;來自歐洲(德國、法國、英國、其他)的收入為0.75億元,佔總收益的15.8%。
可對比的是,2024年,聚智科技來自香港的收入為963.7萬元,佔總收益的2.1%;來自中國內地的收入為204.1萬元,佔總收益的0.4%。
當然,想要叩開海外市場大門,聚智科技也是擲下重金了的。
數據顯示,聚智科技2022年、2023年及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以及截至2025年4月30日止四個月的營銷及廣告開支分別約為1700萬元、2930萬元、4590萬元及1680萬元。
這筆費用的大頭用在了亞馬遜平臺上。
聚智科技表示,公司主要通過全球領先的第三方電商平臺(尤其是亞馬遜)銷售產品。「與2022年相比,我們於2023年花費在亞馬遜贊助式廣告上的營銷及廣告開支大增約136.8%,而於2024年的相關營銷及廣告開支則較2023年進一步增加約75.1%。」
廣告效果可謂立竿見影。
招股書顯示,聚智科技旗下產品在亞馬遜的廣告瀏覽次數及廣告點擊次數急速增長,截至2022年、2023年及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以及截至2025年4月30日止四個月,旗下產品的廣告瀏覽次數分別達到約2.38億次、4.44億次、5.7億次及1.25億次;廣告點擊次數分別約為0.8百萬次、1.8百萬次、2.6百萬次及0.8百萬次;轉換率分別約為9.1%、12.7%、13.2%及12.8%。
得益於此,截至2022年、2023年及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以及截至2025年4月30日止四個月,聚智科技來自亞馬遜的銷售收益分別約為1.63億元、3.16億元、4.42億元及1.30億元,佔相應年度總收益約85.4%、90.8%、95.6%及86.6%。
與此同時,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中國嬰兒監護器出口美國市場高度集中,五大出口商佔2024年總出口量(透過在線及線下銷售)約90.8%。在線出口銷售板塊更加集中,2024年五大出口商的市場佔有率高達約96.2%。
按2024年中國出口至美國的嬰兒監護器數量計算,聚智科技冠絕所有經營在線銷售的出口商,佔據38.7%市場份額。按出口美國的嬰兒監護器數量計算,聚智科技在其他出口商中排名第三。
中美貿易戰
一方面,是HelloBaby在美國名聲大震,另一方面,卻是HelloBaby在國內鮮為人知。
例如,在小紅書這個潮流種草的熱門陣地上,關於HelloBaby的帖子不超過10個,其中還有部分為用户發帖出閒置;另外,在淘寶平臺,也僅有一家代購店提供相關商品代購服務。
不可否認的是,做出口生意無可厚非,但在中美貿易戰的大背景下,聚智科技所需承擔的風險就多了起來。
2025年2月1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發佈多項貿易限制相關行政命令,指示美國政府針對中國進口商品新增10%關税,自2025年2月4日起生效。自2025年3月4日起,中國進口商品的適用關税上調至20%,並自2025年4月10日起進一步增加至145%。
隨后,中美兩國政府於2025年5月在日內瓦舉行經貿會議后,關税下調至30%,自2025年5月14日起為期90天。
聚智科技直言,截至最后可行日期,公司銷往美國的產品將會面臨最高30%的關税。「中美兩國政府於英國就(其中包括)關税議題展開進一步磋商,美國針對中國進口商品設定的關税合計可能達到55%,其中適用於嬰兒監護器產品的税率為30%,惟須以美國政府正式公佈爲準。」
聚智科技坦言,美國針對公司旗下產品實施的貿易限制、貿易壁壘及保護政策(如關税)可能會對我們的毛利率、業務、前景、經營業績及財務狀況造成重大不利影響。「由於我們銷往美國市場的產品須繳納額外關税,預期2025年的銷售成本將會增加而產品整體銷售量將會減少。因此,我們截至2025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經營業績及盈利能力將受到負面影響,且董事預期本集團截至2025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純利亦將減少。」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聚智科技表示截至最后可行日期,新增關税生效后並無受到影響,但其業績卻已經出現了增收不增利的局面。
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4月30日止四個月,聚智科技錄得收益約1.5億元,較2024年同期的1.42億元增長約5.63%;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0.28億元,較2024年同期的0.33億元下滑15.15%。
爲了將美國關税對未來業務的潛在影響降至最低,聚智科技決定上調產品定價。
在美國徵收關税前,聚智科技旗下產品於美國市場的定價介乎每台約70美元至80美元,而在美國徵收關稅后,定價已上調至每台約80美元至100美元,升幅介乎約10%至25%。
「我們已上調產品定價,導致產品銷量下降。」聚智科技無奈道。
從目前來看,聚智科技還能夠喘一口氣。招股書顯示,截至2025年4月30日,聚智科技貯存於亞馬遜及沃爾瑪倉庫內約266,000台嬰兒監護器不受美國政府新增關税所影響,並足以維持向美國客户銷售約三至四個月。
另外,考慮到美國關税的變化難以預測,聚智科技密切關注市場狀況,例如追蹤關税發展、市場趨勢及主要競爭對手應對美國關税的措施。於2025年6月,其計劃於90天關税寬減期內向亞馬遜及沃爾瑪的美國倉庫付運約60,000台嬰兒監護器,根據聚智科技在美國市場的過往銷量記錄,估計該等嬰兒監護器足以支持向客户銷售接近一至兩個月。
但問題是,關税寬減期之后呢,聚智科技又將何去何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