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7-24 15:42
智通財經APP獲悉,瑞銀於近日發佈研報稱,該行長期以來一直超配銀行股,並在戰略上繼續維持這一立場。該行指出,銀行股有以下支撐因素,但一如既往需要挑選正確的地區和個股。
1、宏觀層面
(1)對衝民粹主義上升:瑞銀表示,其最擔心的宏觀問題之一是,民粹主義導致財政日益不負責任(去年是120年來首次,所有主要發達國家的執政黨均失去政權或議會多數席位)。該行估算,要將美國的政府債務與GDP比例穩定下來,需要財政緊縮佔GDP的3%。而銀行相對於其他行業在債券收益率上升時表現更好(當通脹保值債券收益率上升時,它們是表現第二好的行業)——銀行股的表現與收益率曲線陡峭化密切相關。
(2)歐洲/英國和日本的強勢貨幣:銀行股在歐元或日元升值時是表現最好的行業之一。而在美元走弱時,新興市場銀行表現優異。瑞銀表示,其目前仍然看空美元。
(3)私人部門貸款增長回升:歐洲私人部門槓桿水平異常偏低,但正在顯著回升中(特別是法國和意大利的企業貸款)。瑞銀的宏觀模型顯示,按照PMI、德國國債收益率和歐元的估值,歐洲銀行股目前正好符合公允價值。不過,該行預測PMI和歐元將進一步走強,英國和日本銀行股在相同變量下顯得更便宜。
2、估值已計入經濟顯著放緩
在歐洲和美國,銀行股的市盈率(P/E)約比其長期均值低10%。瑞銀認為,在歐洲,11.6%的股本成本過高,相較於美國(8.8%)過高,應當最多為10%。要實現目前已計入的約10%-14%的每股收益(EPS)下調,需違約損失率上升20個基點或利率降至1%以下——這兩者都要求經濟出現嚴重放緩,而這種情況似乎不太可能。自「解放日」以來,瑞銀將2025和2026年全球GDP增速預期維持在2.9%和 2.8%。
3、銀行股應當被重估的理由
(1)本輪衰退中銀行抗壓能力更強:原因包括壓力測試、對高風險貸款的高資本要求以及嚴格監管等,導致銀行未進行高風險放貸。瑞典的經驗表明,在經濟衰退期(GDP下滑 2.4%、房價下跌12.5%的2022年第三季度至2024年第一季度),不良貸款並未明顯上升,銀行股表現反而優於大盤。
(2)非宏觀逆風顯著減弱:例如,去槓桿基本完成(事實上,巴塞爾協議Ⅲ正在被放松);訴訟和罰款減少,因為銀行不再因宏觀經濟背景受到批評(與金融危機后不同),其風險控制大幅改善。
(3)被破壞風險下降:例如,三年前市場擔憂新興科技對銀行業的衝擊,但如今這些「顛覆者」面臨更嚴監管,且部分已被傳統銀行收購。
(4)併購整合加速:多個地區明顯加快了整合步伐。
(5)銀行已成為「新消費必需品」:目前大多數傳統消費品行業反而受到異常衝擊,銀行則展現穩定性。
瑞銀表示,在所有主要行業中,銀行擁有最好的收益率和每股收益增長組合(歐洲的總收益率為8.3%,美國的總收益率為7.2%)。
在戰術層面,瑞銀表示,(1)銀行板塊並未過於擁擠。根據該行的擁擠度數據,銀行板塊在全球29個行業中排名第8,在歐洲排名第9。(2)盈利預期修正向好。在該行的歐洲評分卡中,銀行板塊盈利修正排名第2,全球範圍內排名第5(共27個行業)。(3)並未嚴重超買。該行指出,目前銀行板塊超買程度為1個標準差,在該水平下,通常三分之二時間內銀行股表現優於大盤。(4)銀行板塊在全球PMI新訂單與支付價格指標中表現最佳。
不過,瑞銀補充稱,8月和9月是歷史上市場表現最差的月份。該行預計短期會有盤整,但仍維持MSCI AC World指數年終目標為960點。
瑞銀表示,其全球銀行研究團隊推薦以下銀行:
歐洲/英國:BAWAG(BAWAY.US)、荷蘭國際集團(ING.US)、渣打銀行、巴克萊銀行(BCS.US)、Intesa(ISNPY.US);
美國:第一資本信貸(COF.US)、Citizens Financial(CFG.US)、KeyCorp(KEY.US)、信達金融(WTFC.US)、韋伯斯特金融(WBS.US)、SouthState(SSB.US);
其他地區:Bradesco(巴西)、Piraeus(希臘)。
瑞銀解釋稱,其自上而下的分析標準為:(1)聚焦於利率已接近降息周期尾聲的國家(如歐洲、日本),或利率處於異常高位、預計將降息的國家(如巴西)。(2)聚焦於貨幣強勢國家的銀行(如歐洲/英國和日本)。(3)關注其評分卡中表現良好的國家(評分指標包括估值、客户槓桿與住房估值):南非、意大利、西班牙、英國和印度尼西亞得分最高。
瑞銀稱,其全球股票策略團隊的偏好則是:
(1)零售銀行:歐洲如 ABN AMRO、NatWest、Intesa;
(2)部分新興市場敞口:因美元走弱及該行預計美聯儲到2025年底將降息1個百分點,因此超配巴西銀行與渣打銀行;
(3)美國投行:如摩根大通(JPM.US);
(4)日本銀行:雖然該行未覆蓋,但從自上而下分析表明非常有吸引力。
瑞銀稱,其對美國銀行偏好較弱的原因包括:(1)預計美國國內需求將從2025年第二季度到第四季度急劇放緩(同比增速從2.3%降至0.5%);(2)利率可能比市場預期下行更快(美聯儲到年底降息1個百分點,而市場預期為50個基點);(3)美元疲軟相對不利(因銀行國際化程度不及標普成份股公司);(4)美國銀行股的股本成本相較歐洲不具吸引力,唯一支撐是監管放松和資本過剩。該行美國研究團隊預計,如果對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GSIB)的資本要求下調100個基點,將對ROTCE(有形股本回報率)帶來約140個基點的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瑞銀表示,其篩選出市場共識為「賣出」但具備盈利上修趨勢,且被該行評級為「買入」的銀行包括:加拿大國家銀行、阿布扎比第一銀行、ABN AMRO。